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96)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外头有人支应,又是烧水,又是做饭。
  谢岩一身风尘的回来,不敢上炕,只是拖张椅子到炕头坐着。
  他赶考时,路上有积雪。
  回来时,已经夏日,都有蚊虫飞舞了。
  陆杨看他脸上有个蚊子包,伸手给他掐了个十字印,原是笑着的,看他眼底红血丝密布,一张口就忍不住哭了。
  “累不累?在京城都好不?我看你瘦了些,脸上都是皮包骨了。”
  谢岩抓着他的手,贴脸蹭一蹭,笑起来有几分孩子气,眼底有光彩。
  他很少见陆杨哭,见一次,就把自己的眼泪收回去,要为他担着。
  他说:“我考完才感到累,很多事情连着来,我全都不懂,就听使唤,别人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一样样的流程都很繁复,这都要谢恩的,是很严肃的事,笑一笑都要合乎礼仪,合乎规矩,我就跟着来。考试还好,这次考得久,我抓着豆子,摆出好多样子,不觉难熬。”
  陆杨再问他在京城都做了什么,听他细细说来,光是听着,都替他累。
  他们去京城没多久就考试了,这便算了。
  会试结束后,有十多天的等待,他去拜访了几位师兄,拿到了很多书。
  还吃了两场酒,都是跟熟人好友一起。其他时候,他们几人没怎么聚在一起说话,怕影响情绪。他总睡不着,也看不进去书,会提笔画画,经常熬到很晚,有时候画他的见闻,有时候画肖像画。
  要说他没睡觉,他是不认的。
  他考完试,都会躺个一两天。他只是不想闲着。
  谢岩说:“我脑子里乱糟糟的,忙点好。”
  他尤其担心陆杨生孩子的事,心里万分记挂。
  他在京城期间,连跟乌平之聊天时,都不敢提起一句,生怕被勾起忧思。
  陆杨往炕里边挪,想叫他上炕歇息。谢岩摇头,没上去。
  陆杨身子重,不方便洗澡,他这么脏,上去睡一觉,就是折腾人的。
  家里是白天买很多菜备着,到晚饭的时辰,谢岩没回家,就各家分一分。今天谢岩回来晚了,接风酒吃不了,给他下了面条吃。
  热水也烧好了,谢岩吃半碗面条就去泡澡。头发没洗,擦一擦就算了。隔天再收拾。
  陆柳看他要进屋,还说他俩换一换,让谢岩去跟黎峰睡,他来陪哥哥。
  “我哥哥快要生了,这几天都要仔细点。你刚回来,肯定睡得沉,他又不好叫你,还是我来。”
  谢岩婉拒了,他不会睡得很沉的。
  事实上,他们家的两个宝宝很懂事。
  早说快要出生了,等到谢岩回家,结结实实休息了两天,陆杨的肚子才发动。清晨的动静,中午就生完了。两个小汉子。
  整个院子,里里外外都是报喜的声音,婴儿啼哭响亮,压不住欢声笑语。
  谢岩很早就跑到屋里来看陆杨,给他喂药汤。
  深褐色的药汤,在苍白的唇上挂不住色,只在下巴上留下一道褐色的水印。
  陆杨说他:“你手好抖。”
  谢岩确实抖,越想控制,越是抖。
  他说:“净之,你生了两个人。”
  陆杨想笑不敢笑,腹部难受,让他闭嘴,不许说话了。
  他怀孕生子的过程不算难熬,他一直有事情忙碌。夫夫俩分离数月,再到重逢,都抵达了新的路标,要开始新一段的人生。
  这次的生活里,他们多了两个孩子。
  陆杨让谢岩把孩子抱来,他看看,又伸手贴贴小孩的脸。
  他从前想过,如果他有了孩子,他会给孩子们怎样的生活。
  那时候贫穷又不安定,他想不了太久远的事。只敢想温饱。
  现在日子好了,他发现温饱也挺好的。
  他跟谢岩说:“阿岩,我可能当不了严父。我看见他们,就感觉心里软软的。”
  谢岩主动揽责,“没事,严厉的事我来办。”
  陆杨根本想象不出来谢岩严厉的样子,一抬眸,见谢岩脸上挂笑,却有几分冷感,像是性格终于和皮相磨合好,他呈现在外的反差小了。如果是这副皮囊,稍稍冷脸就够了。
  可是陆杨说:“我想他们也爱你。”
  谢岩不怕。
  “有你在,他们会爱我的。”


第203章 不散的筵席
  陆杨生完孩子第二天, 谢岩就去崔家见师父,恢复了从前的日常,半天在崔家, 半天在自家。
  师父想给他上课, 他就听着,不上课,他就陪师父下下棋。
  他很不舍得,想着崔大哥和崔二哥都在京城,便试探着问师父要不要上京城去。
  他师父拒绝了, 只说老了,走不动了。
  谢岩是能给他解闷的, 所以又疑惑,为什么当时要劝他今年应考, 而不是再等三年。
  他师父的回答依然是老了。说老了,累了,再久就教不动了。
  他以后会在翰林院熬资历,崔老先生让他随便抓个大学士请教。又说他是三元及第, 不算年岁,都足够瞩目,圣宠来得快, 让他不要怕。
  “刚开始,就写写文书,干点清贵的差事。你在翰林院熬不了太多年, 以后找机会去礼部, 办些讲规矩的事,少些麻烦。”
  谢岩听着眼圈都红了。这一天,师徒俩的棋子捏手里, 落子无章法,都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他听来了很多朝堂之事,对六部的职责划分有了了解。前途正大的,就先翰林,再六部,封大学士,再占一部堂官的名头,可以入阁,做个辅佐之臣。前途偏一点的,可以到处混一混,然后再回翰林院,看能不能熬到院长,这个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却是极为清贵极为重要的职位。国子监不建议去,大多都是权贵之子,他应付不来。
  如果不计较前程,还可以走更偏门的路子,去当史官。三元及第的状元,走史官的路子,是极偏门的。若非犯错、主动调任,很难担任。
  谢岩自知没有办实事的才干,可以稳中取重。先在翰林熬资历,再去礼部办些差事,激流勇退,不占礼部堂官之位,让后来者居上。找机会回翰林院,往大学士上奔。这会很慢,但很稳妥。以他的追求来说,不高不低的官职也够用了。
  稳中求贵的路子是升任最快的。入阁不容易,出阁却简单。来回倾轧,你争我打的,站对地方办对事,顶替一个位置不是问题。
  史官么,就不讲究什么升迁升任、清贵前程了。低调、内敛,不起眼,如无意外,会是非常平庸的一生。
  谢岩想回翰林院。兜兜转转还是翰林院,他喜欢看书修书,这个职位也确实够用了。
  能入翰林的都是很会读书的人,他在那里也能找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聊学问。前程浅了些,对他来说足矣。
  崔老先生点点头,“我想着也是这样。你到时就多找找你二哥,他挺喜欢你的。老大么,就不必去了。他为人奸猾一些。你跟他多打交道,我不放心。”
  谢岩抿唇,说了他上崔大哥家拿了很多书的事,崔老先生没改口。
  “这不算什么,他跟你逗着玩。你以后不用经常找他,过年过节拜访一二就行了。”
  这天,他难得在崔府留饭。饭后,崔老先生让他不用再来了。
  “你上任有日子,抓紧回乡吧,上京之时不用过来,没空见你。”
  谢岩给他磕头,又得了两只长命锁和两对小手镯。
  他眼泪都憋不住了,“我还没给你送过好礼……”
  崔老先生哈哈笑起来,“穷小子一个,不差你那点孝敬。”
  临近分别,他讲了个俏皮话,“你这张嘴,以后会得罪不少人,到外面别说是我教的。惹得起的,就是你二哥教的。惹不起的,就是你大哥教的。”
  谢岩应下了,说:“我去京城上任的时候,会从府城走,到时我带我夫郎和孩子过来看你。”
  崔老先生没应话。
  他今天回家晚了些,出了大门,还回头看了好一会儿。
  他大致能懂他师父的老年生活为什么会这么孤独,人登上过高峰,拥有过足够大的权力,往来便都是利益。他无心应付了。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