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56)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陆杨想,喜欢读书,就一直读书好了。
  这世上普通小商人多得是,小商人有小商人的生存之道。有靠山最好,没有也能活。
  晚上聊得久,到要上炕睡觉的时候,谢岩才发现他今晚的功课还没做,他一时急了,匆匆拿纸笔过来,研墨时嘀嘀咕咕背着《千字文》静心,一篇背完,他提笔写下题目,稍稍想想,落笔就是一篇文章。
  陆杨动动眉毛。
  人有所长,这话不假。
  他家状元郎是块读书的好料子。
  陆杨先睡了,不等他。
  谢岩做完功课,拿着烛台走到炕边,把它放到炕柜上,上炕吹灭蜡烛,摸索着钻被窝。
  夜里凉,他坐得久,身上是温的,和陆杨热乎乎的身子比起来则凉凉的。
  陆杨都习惯了,眼睛都没睁开,他伸手抱谢岩,帮着掖掖被子,手搭在谢岩腰上,继续睡了。
  谢岩亲亲他的发顶,也睡了。
  次日一早,陆杨起得早,顺哥儿也起来了。
  他们一起包饺子,先煮一锅,给谢岩带到府学去。再煮一锅,自家人吃。
  吃过饭,陆杨带黎峰去看房子。
  他手上没钥匙,找来牙子开门。
  土砖房没得看,实在想看,可以跑远一点,另个街坊有个空置的土砖房,差不多大,能瞅瞅。
  黎峰不用看土砖房,听听格局,说说各屋的大小,他心里有数。也定下了假二进的院子。
  这房子空着也是空着,暂时没人来租,黎峰要晚一个月租下。
  牙子嘴角抽了抽。
  他很想说不能等了,再等等好房子都没有了,看陆杨笑盈盈站一旁,这话没得说。
  已经陆续有考生赶往省城了,这都是怕没房子住的书生们,提前去省城找个地方住下。就近备考,省得到八月里跟一堆人挤着,只能睡大街。
  这时候的房子,很少有人来租,本身就是空置的。
  他答应下来,笑容苦苦的:“你们可不能骗我啊,我给你们好价了。”
  陆杨让他放心:“你给我们把住宅的事情安排妥当,等下半年,我还要找你租商铺的。”
  牙子顿时笑眯眯的,“那我等你好消息!”
  看完房子,他们趁早去一趟码头。
  码头人多眼杂的,没带顺哥儿一起。
  书院远离码头,赶路要走一阵,他们路上没说话。
  到了地方,陆杨先到商铺看看。
  商铺租下,他还没来看过。
  他们这间铺子,已经挂上靠山吃山的幌子,门前摊位上有人守着干菌在叫卖,铺子开着门,几个汉子百无聊赖的坐这儿熬时辰。
  铺子是在集市角落的位置,要说差,也没那么差,这地方离仓房近,往来的人不少。只是买小批货物的商人不用去仓房提货,会少一些客流量。
  铺子后面有小院子,做了个大通铺。
  上一任店主没仔细收拾,黎峰租下以后,各处料理仔细。这铺面贵,兄弟们也珍惜。照着安全屋的规矩来,异味必须清理干净,这样能防止野兽追踪,自己也睡得舒坦。
  再是灶屋和柴房。柴房大,他们没开火做饭,现在是当仓房用。
  还有许多货物堆在了铺子里,黎峰让人拿竹筐分类了,这样好看也好卖。
  陆杨里外看过,走到外头,从仓房那头走过来,再从集市这头走过去,来回看,他们这个摊子真是不起眼。
  山菌生意还不错,靠着回头客,能有点挣头。但这还不够,还要拓客,吸引更多客人的目光。
  来府城的游商,只要去城里吃过饭,就该知道菌子菜。让他们看见山菌,哪怕是散买几十斤的尝鲜,都能带走上千斤的货。
  陆杨又到摊子前看看。
  他们家的摊子不出挑,跟大多数人的摊子一样,是把板车拉到前面,在板车上架着簸箕。簸箕下有一袋袋的货,簸箕上是给人看的散货。
  陆杨说:“这样不行,里里外外都要改改。”
  开铺子的事情,陆杨说了算。
  他回到铺子里,把人都叫起来,让他们先把铺子里的货搬到后院去。
  趁着没客人来,先收拾收拾。
  陆杨不搞复杂,让他们把铺子里洒扫一番。
  重新刷墙来不及,他使唤人去买了几张草席,挂在墙面上,把墙壁的斑驳痕迹遮住。
  铺子里很少来商人看货,偶尔会来几个,铺面是他们的,他们要用心。
  陆杨准备在墙上挂牌子,像酒楼饭馆的点餐牌一样,把菌子的种类写出来,另一面,他看看谢岩有没有空闲,带谢岩去登高楼吃菌子菜,把府城出名的几道菌子菜都画下来,挂在铺子里。
  这头先留出位置,草席挂好,就把竹筐搬进来。
  陆杨现在喜欢方竹筐,齐整、不占地。他说了样子,派个人去筐铺里买。
  放地上的方竹筐要大,需要配盖子。放上面的筐则是浅口筐,跟方竹筐的底座一样大,放上面展示用。
  这样能用最少的货,制造出最多的效果。
  铺面门窗也要收拾,提桶水过来洗刷洗刷,然后熬浆糊,等着拿红纸贴招牌。
  门前这个摊子,尤其需要改。
  集市人多,不能烧炉子做菜,万一把别人烫到,麻烦不断。
  他打算把板车和簸箕都做一番装点。有贵人的马车都是布料包裹的,更有的是用锦缎裹着的,他们不用。
  陆杨照着铺面的处理方式,先用一层草席,把车子里外包裹。
  市面上有卖花样草席的,用不同颜色的草,编出个花样来。
  他要请人编个“靠山吃山”的招牌,先找草席,沿着车子压出痕迹,拿笔做标记,看哪一面是展示给客人看的,大大小小的展示位,全要编出“靠山吃山”的字。编不出来,那就后期加工,在上面写字。
  这样不行,那就直接定做个推车,满车都要给他雕出“靠山吃山”的招牌。
  除此之外,簸箕也要改。
  他打算再做几面稍差点的幌子,照着簸箕的大小做,做圆幌子,放到簸箕里铺上。这是巧思,上头有货,没几个客人看得见。但看见的客人,肯定会惊讶。惊讶就会记得,记得他们商号,就有可能成为回头客。
  这两样办完,陆杨就侧头问黎峰:“你跟洪管事熟到什么程度?他能允许我们在这儿竖个旗子吗?”
  黎峰问:“多高的旗子?”
  陆杨说:“不算高,一丈都没有。”
  黎峰:“……”
  这也太高了。
  他不能确定,他会去问问。
  陆杨不勉强:“能办成最好,我看别家不一定有这个关系,我们要是能竖起旗子,才是真拉风。搞不了旗子,就再定做几身马褂,都照着幌子的样式来。要红底的。叫卖不碍事,这样也显眼。”
  先被人看见了,才有后头的生意。
  满铺子的人,都给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们早听说过陆杨,知道干菌生意是他起头的,还没见过他做生意。
  这才来铺子里,风风火火一顿整。事情还没办妥,他们也没见成效,因陆杨笃定自信的神态,让他们都没二话。
  等他们散了,陆杨到外头守摊子看看客流量,黎峰跟他一起。
  陆杨奇怪道:“你怎么也这么听话?你没意见吗?”
  黎峰又不是傻子,“我做生意不如你,做什么要跟你唱反调?”
  这话中听。
  陆杨跟他说:“阿岩说的那些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不用时时记挂。我们现在就是小鱼小虾。码头平常没大事,各家生意顺当。你看那个药贩子,谁招惹他?都好好的。”
  黎峰说:“这事我要再打听打听,另一件事才难办。”
  黎峰说着,顿了顿。
  陆杨看他半天没开口,给他面子,搭着问了一句。黎峰接了台阶,还没开口。陆杨就不耐烦了:“挺大个人,话都不会说。”
  黎峰皱眉:“谁不会说话?你男人才不会说话。”
  陆杨哼哼笑道:“我家状元郎比你会说话,你瞅瞅你那样。”
  黎峰看向别处,深呼吸数次,全当没听见了,把陆杨当男人看,跟他说:“附近暗门子多,我把手下兄弟管得紧。顶不住一日日的叫唤,长期在这个环境里待着,时日久了,他们习以为常,哪天步子顺拐,进了哪扇门,我都不知道。”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