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76)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他俩出生后,陆柳天天给他们念,有空就固定个时辰,没空就晚上念,听了半年多,他俩听习惯了,呀呀学舌。
  陆杨问两爹:“你们中午歇觉不?天热,白天长,要睡会儿午觉才有精神。”
  他们都说睡过,陆杨说:“你们脸上手上都没凉席的印子,还说睡过。”
  两爹尴尬。家里穷,做床盘炕都小小的,夫夫俩得侧身挤着睡,多年下来,早已习惯。夏天睡觉,脸上手上都能压出席子印。
  被陆杨戳穿,他们连笑好几下,真是尴尬。再说话,还是老话。
  快要麦收了,他们都习惯了,早上醒得特别早,迷迷糊糊出了门,看见门前的小巷,才发现他们已经不在村里了,不用担心麦子了。午觉则是躺不住。
  陆杨给他们再盛一碗凉粉,让他们吃个饱。
  听说这是豌豆淀粉做的,他在县城没吃过。在县里,他就买过红薯淀粉。
  他都没吃过,两爹自然也没吃过。味道挺不错,他买得多,可以多吃点。
  这里面还拌了黄瓜丝和花生米,数量不多。
  陆杨吃一碗不吃了,到灶屋拿了花生出来剥,打算晚上接谢岩回家的时候,再买点凉粉,加些花生米和黄瓜丝,让人吃爽快点。
  陆杨跟他们说:“该休息就休息,睡不着就躺着,躺着也算休息。你们还要帮柳哥儿熬鱼汤,可别累着了。”
  陆柳抓紧接话:“就是,你们累着了,我就不让你们帮我煮鱼汤了。”
  这哪里行?两爹听了都急了。
  他们几个都为早饭摊子出力,忙得乐呵呵的,不能不要他俩。
  王丰年说:“明天就睡午觉,今天都过时辰了,不睡了。”
  陆杨应下。他是养过病的人,知道睡饱了也养人。
  两爹是劳累过来的,肯定缺觉。要人催着他们,盯着他们,才好补回来。
  这头说说话,贺夫郎又来玩了。
  汤盆里还有凉粉,陆杨盛一碗给他,让他尝尝。
  贺夫郎拘谨,看凉粉裹着红油,闻着香,想想也知道贵,婉拒数次,被陆杨塞到手里,才连声道谢。
  他开口就是:“我还没吃过这种东西,我夫君也没买过。”
  陆杨说:“我们也第一次吃,味道还不错。”
  贺夫郎惊讶:“你们以前也没吃过?”
  陆杨笑道:“我们都是乡下来的,哪能吃过?”
  贺夫郎点点头,捧着碗,还不好意思吃,慢吞吞拿筷子,夹起来又放下的。
  陆杨看他真是别扭,问他:“你不吃辣?”
  贺夫郎就小口小口吃起来。看样子不常吃辣,眼泪都辣出来了,脸和嘴巴都发红。
  陆杨对他小有了解。这种在家闷久了的人,平常也没谁搭理他,对他释放一点善意,随口问一句,他能吧啦吧啦说一箩筐。
  贺夫郎的夫君在府学读书,跟谢岩是同窗。他们是宁县人,家里种了几亩地,门前有一片池塘,养了很多鸭。没来府学之前,生活还算不错,紧巴了些,不这么苦。来了府城以后,贺夫郎一天好日子都没有。
  陆柳给他倒了一碗茶,让他喝了缓缓。
  贺夫郎喝完茶,看看陆柳,又看看陆杨,说:“我分得清你们,哥哥的脸瘦一些,弟弟的脸圆一些。”
  陆柳让陆杨好好听听,“哥哥,听见没有?你瘦一些,要多吃些,多养几斤肉,长胖点。”
  陆杨笑笑应下了。
  贺夫郎吃过东西,想把碗洗了,陆柳没让他动手,把碗筷收到灶屋,留他在外面坐。
  陆杨问过,贺夫郎的夫君叫刘有理,今年不去参加乡试,所以还没赶往省城。
  问他去年的科试考过没有,贺夫郎说不出所以然。
  “我夫君不跟我说学业,他们考试的东西,我都听不懂。”贺夫郎说。
  他每回过来,表现都差不多,开了话匣子,就会叨叨叨说很多,听起来都是苦水。
  贺夫郎跟刘有理是在村里成亲的,那时候起,刘有理就不爱搭理他。来到了府城,更是一天都难得说两句话。
  刘有理连饭都不在家里吃,若是手上有钱,一日三顿都要在外面吃。贺夫郎就要吃少点,做一顿饭,吃三顿,还省柴火。攒出铜板,供刘有理开支。
  自从陆杨他们搬过来以后,刘有理出门的时辰更早,回家的时辰更晚。
  贺夫郎说:“他肯定是学业繁重。”
  陆杨看他是个傻的。
  这明明是不想跟谢岩碰上。
  陆柳都听明白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两爹吃过凉粉,稍坐一会儿就回去了,陈桂枝说要找赵佩兰拿鞋样,两人结伴回屋。顺哥儿还在念《三字经》,很投入。
  贺夫郎四下看看,后知后觉他打搅到一家说话,便说要走。
  陆杨留他,“急什么?下午也没什么事干。”
  贺夫郎说是,叹气道:“浆洗的活不多了,也就你照顾我。”
  陆柳问他:“你不会别的东西吗?可以出门试试的。”
  贺夫郎就会做些家务活,他提过几次要出去卖馒头,刘有理都不答应。说多了,还要打砸一番,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说了。
  陆柳听得皱眉:“又不要他做馒头,他急什么?你卖馒头,攒下铜板,还不是给他花?”
  贺夫郎笑得苦涩,“他说我做饭做馒头都难吃,出去丢人现眼。”
  陆杨剥着花生米,偏过头,翻了好大一个白眼。
  什么难吃,什么丢人现眼,是嫌贺夫郎给他丢人吧。
  陆柳听得生气,“那他怎么不做饭蒸馒头!”
  贺夫郎被他吓着了,“这怎么可以?”
  陆柳气呼呼的,“怎么不可以?我哥夫也读书,还是廪生,能拿廪膳银米回家,还不是给我哥哥做饭吃!”
  一条巷子住着,多的不了解,这种明显的事,贺夫郎稍听一耳朵,就都知道了。
  他还是说不可以,他家男人不一样,不会这样的。
  他摆摆手跑了,回家后,拿了一碗咸鸭蛋过来。
  咸鸭蛋是自家做的。他们家的鸭子下蛋,再做成咸鸭蛋。
  这东西刘有理不咋吃,贺夫郎拿来下饭,平常很少炒菜。他得闲会去集市上转转,捡些菜叶子回来,这时候就吃点菜。事情还要瞒着,不能告诉刘有理。
  送了咸鸭蛋,他又叨咕两句。说他之前还想卖咸鸭蛋,刘有理说府城人不爱吃咸鸭蛋,说这是乡下人吃的玩意儿。
  接碗的陆杨:“……”
  他真是命苦,碰见的全是不会说话的人。
  陆柳的早饭摊子上会卖咸鸭蛋,他张张口,没立即说。
  等贺夫郎回家了,陆柳把凳子拖过来,挨着陆杨坐。
  “哥哥,我要找他买咸鸭蛋吗?”
  顺哥儿也放下了书本,跟个孩子似的,爬到竹床上面,一手捞个崽,把他们扶起来玩。心中好奇,也看向陆杨,搭着问了一句。
  陆杨反问他们是怎么想的。
  陆柳想了想,说:“可以买吧?我现在就是买蛋,自己做的少,不知客人们吃不吃得惯我做的咸鸭蛋。”
  顺哥儿也说可以买:“他太可怜了,反正都是邻居,我们也要不了几个蛋。”
  陆杨给他们颁发“大善人”“小善人”名号。
  大善人是顺哥儿,陆杨说:“你真厉害,可怜就要买他的?”
  小善人是陆柳,陆杨说:“你还不错,知道考虑客人口味。”
  陆杨说:“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你们发善心,能做的事情很多,唯独不该拿生意做善事。把生意折了,就一起当可怜人去。”
  巷子里不好说话,声音都要压低一些。
  陆杨端起盘子,使个眼色,陆柳跟顺哥儿就一人抱个孩子,跟他回屋里说。
  到屋里,陆杨跟他们讲选择一个客商,需要考虑的东西有多少。
  这么小的摊子,一天就卖十来个咸鸭蛋。他们准备买多少?定价多少?
  贺夫郎是可怜,但他明显是有麻烦缠身的人。如果刘有理过来闹,或者在家里跟他闹,搅得家宅不宁,同在一条巷子过日子,他们又该如何自处,应该怎样应对?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