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108)
陆柳还跟陆杨说起他的努力:“我也出去串门唠嗑了,都跟大家说了小铺子的事,但现在就几家人来买酒,干货还没动过。姚夫郎说要小年后才能卖得动,我串门的时候看了,他们嗑瓜子都好节制,有人嘴馋就喝茶,茶喝多了尿多,上茅房都舍不得便宜别家,跑回自家就不会出来了。正好这阵子各家都有些家务没弄完,过了小年,也就只能唠唠。到时就好了。”
他能挣到钱贴补家里,大峰和娘对他也会松泛一些,会让他手里留点银子。到时他做什么都方便了。他惦记着亲人。
陆杨瞧出苗头,给他掐灭了。
“柳哥儿,你先不要想钱,日子过顺再说。”
嫁到黎寨的好处明显,黎家日子摆在那里。
坏处也很明显,黎家母子都是当家做主的人,有老二做坏榜样,陆柳跟娘家人礼尚往来还好,手里捏着银子往外贴补,这会让人心里不爽。一时大气理解,二时大气让他去,时间长了,积怨就深了,到手的好日子就飞了。
陆杨不能这样说,他想了想,教陆柳,道:“做生意呢,是这样,要舍得本,要承担的风险。先拿钱换货,再拿货换钱。卖出去,挣一笔,卖不出去,砸手里。
“生意就是买卖,买入卖出。买好说,拿着银子,哪里都能买东西。卖出去怎么说?要有人,要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无法彻底满足的,富人有富人的需求,穷人有穷人的日子,咱们做点小买卖,就是嘴里的嚼头。
“嚼头是什么?是吃喝。吃喝是一日三餐,条件差一点,一日两餐。一天能吃多少东西?我们做这种生意,就是要沉下心,做好半年、一年才能回本的准备。这阶段是最难熬的,银子花了,迟迟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本钱都套进去了,很多人都会放弃,还有人会埋怨你,怪你做出了坏决定。
“这时你要做什么?你要稳住。有买卖,就有钱财来往。钱流到你口袋,就是你挣来的。这事不能急。”
这话很长,陆柳听得认真,听完在心里回想好久,有些东西他暂时理解不了,先记下了。
陆杨看他脸色怯怯的,又拍拍他的手:“你不要急,还有我。”
陆柳一听这话,眼泪就止不住。喊一声“哥哥”,又有热泪流出。
他心里难受,无法不急。只听陆杨又说:“一年只有一次秋收,急不来。今年的买卖,年底结算。”
陆柳擦擦眼睛:“嗯!”
陆柳和陆杨说起旁的事:“我最近在养兔子,养了好久,大峰说母兔正月里会下崽,我要继续养着。来年还是要养鸡。山货我不会弄,开春娘会教我。我给你们拿一些补身子。”
菌子炖鸡好吃,也滋补。
陆杨答应了:“行,我等着。”
这间灶屋是标准的铺面灶屋布局,和家里的灶屋不一样。
进门,东西两侧都是长条石台,最上面既当桌子又当案板,下方有一条格子放着米面、调料、菜肉蛋、箩筐、碗筷等杂物。
正中间摆着一张方方桌,上面放着生食熟食。陆杨做了布局规划,分四个位置。
第一区放醒发的面团,第二区放还没蒸的包子,第三区放调制好的馅料。第四区是中转,上锅出锅的东西,在这里稍停。
黎峰揉好一团面,依着谢岩的说法,放到了醒发区,在上叠个盆,放入面团,再用小圆簸箕盖上。
他侧目一看,陆柳眼睛红红的,分明哭过,说起话又在笑,想说什么,见两兄弟聊得好,到底没开口,回头又取了面粉继续揉面。
谢岩手上也没闲着,跟黎峰谈价的时候,也在揉面。
他力气小一些,同样的分量,要比黎峰晚揉好。
黎峰还嘲讽了他一句:“再见面了,你也没成厨神。”
谢岩哽住。
他过了会儿,才说:“再怎么,我也是你哥夫。”
黎峰:“……”
年纪最大的他,成了辈分最小的人。
他俩互相暗戳戳怼一句,然后若无其事把话题绕到正事上。
酱和油的事基本可以定下,但酒铺的丁老板要看诚意。
黎家母子最早确认的就是酒可以拿,第一年,拿不了多,又不好比上次少,所以定下七十五斤,也就是三坛酒。
他们肯拿酒,就好谈酱和油的价。
酱有大酱和酱油,他们平常买大酱多,随便弄一点到菜里,都是咸香味。这是用豆子和盐制的。酱油同理。两个价格差不多,分不同的价位,从五文钱到三十文钱不等。
五文钱的味道淡,陆杨做包子,是买的十二文一斤的大酱。黎峰要拿,是拿八文钱一斤的。
一坛酱三十到三十二斤,不会低于三十斤。老板一口价,两百二十文钱。拿走以后,怎么卖,卖多少,他都不管。
酱油是五文钱一斤,一坛有十斤。可以四十五文钱拿走。
油有好多种,香油、茶油、菜籽油、豆油等等。他们吃菜籽油多,平常买入是二十五文钱一斤,赶上油料欠收的年节,能翻倍涨价。
黎峰小时候,还跟着他爹一起炸羊油。那一年寨子里的人疯了一样的上山猎羊。
油铺老板说交个朋友,有要求,他要一头野猪,死的也行,猪头要完整。
祭祀会用到猪头,阔气的人家会上整猪。家养的猪和野猪又有区别,难得到,更显诚意,也有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谢岩说:“有野猪头,就二十三文一斤卖给你。没有野猪头,十斤便宜五文钱。野猪的价格另外,只有头又是一个价。”
这差别可大了,要看黎峰有没有本事跟他交朋友。
也就是说,今天不宜拿油。
黎峰应下了:“行,他什么时候要?”
谢岩看他答应得爽快,提醒了他一句:“你现在有家有室的,野猪又凶蛮,你不考虑一下?”
猎个野猪,黎峰不用考虑。
有家室,就多带几个人。
宁可少分钱,也要保安危。
黎峰道谢,还是得意,炫了一句:“我也是能挣钱的汉子。”
谢岩:“……”
谢岩说:“还好,要的不急,清明之前给他就行了。”
黎峰急了。
“清明还有几个月,我还帮他养猪不成?”
谢岩也这个意思:“我看这老板没诚意,但丁老板只能跟这个老板拉下价,我们也没法子。”
黎峰想了想,还是听娘的话,有些东西,宁可少挣,不能没有。
日用齐全了,大家才不会频繁到县里赶集。吃喝的东西不能少,别的将就将就能凑合。
他暂时不贪心,十斤少五文钱也行,怎么着都是少,少就是挣。
再就是山货的价,陆林跑了几趟,跟陆杨说完,又让傻柱去了一遍。干货铺子的老板要大量的山核桃和山栗子。
这东西黎寨的人知道,他们平常处理了栗子和核桃,也会送到干货铺子。那边压价厉害,三五文钱一斤收来的货,卖出去恨不能翻三倍,平常都是十二文以上的价格。
寨子里的人不好常来县里,在县里也留不住,就跟别村的人卖菜一样,没法子抬价。
干货处理好说,寨子里的人多少都会弄,就差个地方售卖而已。
陆杨开价十文钱一斤,旁的也比他们卖给别人高。菌子种类多,他有个价位区间,三文到四十五文钱不等。
谢岩跟他说:“话说前头,我们现在没多少钱,还是跟年糕一样,跟着卖跟着结款,你看行不行?”
黎峰不想答应。
答应这个条件,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极大的钱财压力。
他今年花销大,手上也没多少银子。
他往灶台后看一眼,两兄弟不知换了什么话题,陆柳破涕为笑,挨着陆杨贴着,很亲热。
黎峰皱眉思索,陆杨的报价很有诚意。他们自己开个铺子,盈利也就这样了。就当他们白得个铺面卖货,还不用请伙计算了。
“行,今年没几天了,初五开市,我给你们拉两车货过来填铺面。”黎峰顿了顿,又说:“价格都往下降一文钱,两家好好合伙,大家一起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