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61)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谢岩酸溜溜的:“你怎么不拿两块好墨锭给我用?”
  乌平之真是服了他,给他也拿了两块墨锭。谢岩这才眉开眼笑。
  席间说说家常。乌平之到府城备考,乌老爷没跟来,在县城守着家业。
  他平常很少说家事,这会儿也跟人聊起来。
  他们家这一脉人丁单薄,他爹爹是难产走的,一尸两命,没救下来,这些年过去,他父亲都没再娶。
  家中叔伯惦记家财已久,时常上门叨扰。乌平之算有出息,读书能考出功名,做生意是把好手,出门应酬没文人酸腐气,家业落他头上,稳稳当当。家中老伙计对他服气,不受挑拨,各处顺当。
  今年他要乡试,叔伯们知道这是大事,没来与他闹腾,但说亲的人一拨拨的。到他走之前,他家屋里都住了十来个小哥儿小姐儿,走的时候,一排人站在门口相送,看得他心中惶恐。
  “他们想趁着我没考中举人之前,让好拿捏的人给我做媳妇夫郎。还说无所谓大小,一起收了都行,反正家里养得起。你们听听,这是什么话?”
  乌平之顾着亲戚情面,还给好脸,后来这些人口无遮拦,提到他爹爹难产的事,又说他没兄弟帮衬,多娶几个是为他好,以后开枝散叶,家里红火。乌平之就不愿意听了。
  临近考期,他不想多生事端,把这些人都晾着了,等八月考完,他回家要把这些人好好收拾收拾。
  敬他们是长辈,他处处客气,养出一群不识好歹的狗才。
  谢岩皱眉,“怎么这样?你爹还在,哪轮得到他们给你说亲?”
  乌平之吃菜,说:“谁说不是呢?手真长。”
  陆杨说:“给他们的手剁了。”
  乌平之呛到了,连声说“不至于、不至于”。
  他再问问陆杨和谢岩在府城过得好不好,“还习惯吗?”
  陆杨还好,他本来就是城里长大的,在市井里才自在。
  谢岩也还成,他有书看,有人辩论,晚上回家,娘跟夫郎都在,哪里都好。
  娘也说习惯。她不爱出门,待在哪里都一样。
  顺哥儿没想到他也要说两句,咽下嘴里的饭菜后,他说:“买菜真贵。”
  陆杨扶额。
  哪有宴请客人的时候,去说菜贵的?
  乌平之不介意这个,转而给陆杨敬一杯茶水。
  “陆夫郎,你辛苦了。”
  陆杨跟他喝了一杯茶。
  茶足饭饱,谢岩领乌平之去书房说话。
  书架已经到位,茶室改过,进门就看见靠墙的两面书架。书架只有格子,没有背板,靠上面的格子,陆杨特地量了尺寸,照着窗户的大小来打。放到屋里不影响光线。
  卧房这里,则是几面小书架,竖长几条,挨着墙放。与茶室相连的小隔墙上,挂着陆杨的画像。
  到书房,陆杨加了两面书架,分别放在里侧的墙面和书桌后。月亮门的八宝格还是书架。只有窗户那一侧,摆个高脚小方桌,放了一盆文竹。
  进书房要经过卧房,这点不好。书架花销多,陆杨舍不得买屏风,就在炕上挂了帐子。放下帐子,看不见炕,稍留点余地。
  谢岩的书都摆出来了,他背后的书架顷刻用了一半。
  地方大,他分格放置。喜欢的书和看不懂的文章,都分堆放置。相较从前都叠着放,这样更方便找书。
  从前的书还没整理,他今年新记的笔记和摘录的文章,都写了年份。书架空格多,他还根据年份占了格子。文章常看常新,这样方便他往前温习。
  娘在家不忙,有空就会给他裁纸,靠里侧墙面的书架上则放了很多稿纸。根据价钱分堆放置。
  谢家写功课,要用好点的纸。教官说不强制,量力而为。谢岩知道是为了留档存放,后入学的师弟们能在静室看见这些文章。他如今受益于前人,也愿意为后人栽树,功课上没小气。
  谢岩很喜欢这个房间,带乌平之逛了一圈,说:“等我夫郎把书斋开起来,他会送我一些书,把书架填一填。到时候我走哪里,都能拿本书看,都有得选了。”
  乌平之说:“就差个屏风了。”
  谢岩点头:“对,我夫郎说家里很少来客,一般就在堂屋坐,不用花这个钱。我觉着也是,我现在就带你到里屋看过。”
  他带乌平之到书桌边坐。屋子大,书桌不用贴墙放置,它能摆得靠前一些,背后是书架,前面对着月亮门。配了两张椅子,面对面的放着。
  谢岩让乌平之坐里面,说:“我夫郎晚上会跟我一起看书,就坐我对面。你坐里面,我坐他的位置。”
  乌平之听他叭叭说夫郎,讲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总会感到好笑。看谢岩如今的变化,知道陆杨的辛苦之处,又摇摇头不笑了。
  他坐到里面,跟谢岩切入正题,聊聊科举的事。
  八月半乡试,还剩四个月的时间。
  他们不是京城直属的府县,需要去省城赶考。
  省城近,但乡试事关重大,最好提前一个月过去,有个突发状况,能有空闲应对。免得急乱乱的出岔子。
  这样算下来,七月半就要走。他们在府城就待三个月。
  八月考完,再是二月后的春闱,也就半年的时间。
  如果谢岩顺利,只在府城待一年,就要搬家去京城了。
  乌平之再次打量书房。只待一年,把房子装点得这么好,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谢岩说:“我夫郎说,我们要算着以后的事,却不能事事都算到。为着明年不知结果的考试,委屈现在的自己,没必要。”
  这样开支大,陆杨会跟谢岩商量。谢岩大多时候都没意见,陆杨还是会来问他。
  谢岩不似从前那般呆傻,他听得出来,陆杨是想要他的学习环境好一些,过得舒坦点。这样布置的房子,看起来要住好久好久,他能少一些压力,不用为明年的考试发愁。
  陆杨跟他说的不是学习的事,而是说,挣钱就是为着过好日子。手里大几百两银子捏着,住所都要将就,奔波一天,回来看着土屋土墙,看着四面灰扑扑的家,天都要塌了。
  乌平之听完这席话,说:“你确实长进了,就是对我不客气。”
  谢岩笑了,给他拿了些笔记过来。
  他前阵子才跟黎峰说过码头势力的事宜,事后跟陆杨谈起,自觉了解得太少,所以言辞干巴。这阵子,他常去静室,还跟同窗们做了交流。
  他口才不好,辩论上发言少。辩论多是盛大先组织,他会预留几天时间,让人准备。谢岩之前都是直接过去旁听,后来也会整理点文稿。材料没他们丰富,这次与他们交流,是聊聊辩论之前,应该怎么准备,要看哪些东西,去哪里搜集例子。
  谢岩不藏私,简要跟乌平之说了,然后把乌平之的功课拿来看。
  他给乌平之留的备份笔记,乌平之看过以后,需要写夹批,写上自己的理解。
  乌平之愿意思考,这方面做得很好。余下就是文章。
  文章一事,过年的时候,谢岩跟他说过,急不得,也不用逼太紧。要松弛有度,要先写再改。乌平之的文章照着日期排序,越往后,文章越流畅。
  谢岩把东西留下,要过几天才还给他。
  “我们家还有一间客房空着,你要不要住下?这样方便聊学问。”
  乌平之不留,理由还是原来那样,他资质一般,学习不如谢岩好,理解不如谢岩快,在一起学习,他会偷懒很多。
  他想着,他五天、八天来一次,赶上谢岩休沐,就到家里留个饭,占谢岩半天时间。
  这样他能及时解惑,又能有自己的思考,对他而言,会比天天跟谢岩一起读书好。
  谢岩稍作思考,点头答应了,说:“那你下次过来,我就把这些都看完了。”
  纯粹阅读,谢岩明天就能看完了。他想做些批注,需要更久。
  乌平之看他一如从前,心中万分感动。
  “都要下场考试了,你还愿意这样耽搁时间,我真是不知说什么好。”
  谢岩让他别说这话,“学问一事,我为你解惑,也是自查自检。我学得明白不明白,全在教你的一字一句间。这对我来说,也是好事。”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