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215)
蒸出来的超小馒头软软的,一口的量都没有,吃起来没劲。
烙烤出来的超小馒头就别有滋味了,外皮焦黄香脆,芯子暄软,吃着很香。可以填肚子,也能当做零嘴。
陆杨没细数数量,一起往竹筒里装,分装两筒就行。
到考试这天,他特地起早,又做了芝麻糖饼。
饼子里灌糖,外皮洒芝麻,小火烘烤,和小馒头一样,外皮焦黄,口感很脆,还有芝麻的香。咬一口,热烫的糖汁往外流,总体是烫呵呵的香脆。
这也是给两个考生分的。他俩捎带着,去考场的路上就能吃完,是早饭。
他们半夜就要出发,刚起来的时候没精神,胃口不好,带些糖饼在路上吃。
走一路,醒醒神,就有胃口了。
县试的时候,陆杨状态不好,没能出门看热闹。这回来府城,他就跟着两个考生一起出门,去看考棚外的盛况。
谢岩迷迷糊糊,走路摇摇晃晃,考篮都是小厮帮忙拎着,陆杨给他嘴里塞小馒头,他将就着咬两口。绕过两条街,才真醒了,可以自己吃点东西了。
陆杨把芝麻糖饼拿出来,谢岩一个,乌平之一个。
他俩吃完,又分一回,谢岩一个,乌平之一个。
谢岩咬着饼子,问他:“你怎么不吃?”
陆杨不吃。他心情紧张,他好久没这么紧张了,感受到了久违的胃胀,吃不下东西。
谢岩就把油纸包拿过来,他来分饼子。
他递给乌平之一个,再往陆杨手里塞一个,来回数次,分完了。
他再跟陆杨分饼子。
“你一个,我一个。”
旁观的乌平之:“……”
如果成亲就是过这样的日子,不成也罢。
陆杨却止不住笑,心里甜滋滋的。
往考棚去的路上,行人很多。
街上很热闹,有考生、有家属书童,也有摊贩,还有来看热闹的。人潮涌动,如山如海。
考棚之外,悬挂着很多大灯笼,一些灯笼上写着县名,考生以此排队。
他们五更天之前要抵达,顺着灯笼的方向走,再不济,跟着人潮走,总不会走丢。
越靠近考棚,人越多。
谢岩也紧张起来了,牵着陆杨的手都在冒汗,手心潮潮的。
陆杨捏捏他手,给他擦擦嘴角的饼子碎屑,跟他说:“放宽心,你还小呢,我们就过来看看。等你考完,我们去医馆摸摸脉,这回就当是来看郎中的。”
谢岩听了一阵摇头:“不,不能看看,要取中的。”
他问陆杨:“这儿人好多,你认得回去的路吗?万一走丢了怎么办?”
他总怕失去陆杨。
陆杨听得直笑:“现在不是考虑这个的时候。”
谢岩要考虑的,他没法不想。
陆杨叹气。
真是关心则乱。
“有两个小厮跟着呢,我待会儿跟他们一起回去也行啊。”陆杨说。
而且他是想在考棚外等着的,也就一天的功夫,他随便溜达溜达,跟人聊聊天,就能等到他家状元郎出考场。
在这儿等着会很累,也太吵了。
谢岩想了想,跟他说:“你还是跟小厮们回家休息,等我考完,我就回去找你。”
陆杨了解他,要是一口答应,谢岩肯定不信,夫夫俩一路走,一路拌嘴,眼看着到了考棚外,许多考生都到了相应的县名灯笼前排队了,时辰紧迫,谢岩着急了,陆杨才勉为其难答应了。
“好吧,我回家等你,给你做好吃的。”
谢岩为着让他回家等,还点了几样菜。
陆杨也是答应了。
谢岩这才放心,接过考篮,随着队列移动,听见他的名字,答一声“有”,验过名册,领卷搜捡。
直到目送他拐过走道,不见身影,陆杨还站原地看了很久。
冬去春来,再到立夏,他家状元郎经过数次成长,从麻木变得有生机,从呆板变得灵动,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出击,他如一块蒙尘的金石,洗去泥沙,终见太阳。
晨曦的日光洒下,考棚里一声锣鼓响。科试开考。
陆杨终于送他踏上了这条青云路。
第92章 铁牙兔子
天暖了, 住山下的坏处就有了。
虫子很多,种类多、数量多,意想不到的角落里, 总会安静趴着一只。
陆柳不怕虫子, 他很小的时候就到处捉虫子喂鸡。
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他也吃过虫子。大多虫子都不好吃,吃完还会闹肚子,他后来就只是捉来喂鸡。
陈桂枝担心他不习惯,会受惊害怕, 结果他短促惊讶过后,很是惊喜, 把他捉虫的小背篓和长筷子随身背着,也像个猎人似的, 见了虫子,随时伸筷子夹到小竹篓里。
顺哥儿受娘和大哥嘱托,让他跟着照顾照顾陆柳,结果陆柳比他还彪悍。有些他看了都会怕的虫子, 陆柳还是直接捉。
顺哥儿:“……”
到底是谁照顾谁?
但陆柳也有害怕的虫子,他怕会飞的大虫子。
这种虫子难捉,往身上扑过来也会很麻烦。
离山下太近, 前边不远的地方,在小菜园附近,更是连着山脚, 地皮都是葱葱郁郁的草地, 那附近还有蛇。
过去摘菜,没注意脚下,可能会踩到一条。
暂时没在家里发现蛇的踪影。
陆柳刚嫁来那阵, 听姚夫郎说了很多,有时候山上还有些小动物下山,偶尔也会有大家伙。比如野猪。
大家伙少见,小家伙加餐。蛇算小家伙。
那时陆柳很害怕,还做了噩梦。
可能是吃蛇吃多了,他现在不怎么怕了。
蛇都不怕了,别的虫子也好说。
当然,冷不丁碰见一条活蛇,他还是会一激灵。
黎峰在家,他就大声喊“大峰”。他不在家,陆柳就会狂喊“二黄”。
二黄有丰富的与蛇斗争的经验,上来一爪子就把蛇头摁住了,要人搭把手,把蛇叉走,或者打七寸。如果没人干这活,它就会把蛇咬死。
被它咬死的蛇,人不吃,也没法卖掉,就会用它专用的小锅,把蛇收拾料理了,让它吃顿好的。
二黄还当陆柳是有意给它加餐,黎峰要带它去山上,它都老不乐意,一步三回头,很不舍得陆柳。
陆柳看了就笑,朝它挥手,让它快快去。
进入夏季,陆柳天天都穿着新衣裳。
旧衣裳的料子,被他拆了,洗洗晒晒,剪成方块布,留着做孩子的尿布。
家里得了许多布料,他一个人的衣裳足足的。
多的布料,他留了一些鲜亮的,尤其是那匹枣红色带小碎花的布料,他特地多留了一些,给顺哥儿做了两件褂子。
一件薄的,很合身,正适合这个季节穿。一件稍宽松一些,先缝好,等天冷了,可以套棉花,下个季节还有新衣裳穿。
这两身衣裳把顺哥儿高兴坏了,天天都要找由头跑出去遛弯儿,别人要是追着他夸几句漂亮、俊俏,他回家的时候眼睛都还眯着,笑得合不拢嘴。
经过姚夫郎家门前的时候,他就会猫着腰,一顿猛猛跑,赶紧躲远点。
陈桂枝跟黎峰母子俩都有衣裳穿,他们的衣服不急。针线活慢,陆柳慢慢来。
因知道他家情况,陈桂枝还让他留些布料,给他两个亲爹做身衣裳穿,把陆柳又感动得泪汪汪的。
家里的事情,他慢慢接手料理。主要是做一些决定。
村中有人情走动,红白事的份子,过节过年的礼,还有一些日常往来的情分,再是家里生意经营时,会遇见的各种事情。
比方说,小铺子开一阵,来赊账的人逐渐变多了。
他们到县里去买东西,肯定不会赊账。但寨子里有这么一家铺子,眼看着他们家红火,手里不差钱,许多人就零零散散的赊账。
陆柳舍不得用的新账本,都被这些人给嚯嚯了,往上记的都是赊账的名字与数额。
他都想好了,一个寨子里住着,家里还要收山货,与人为善是必要的,赊账可以,要定好期限。山里日子过得快,他定好一个月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