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115)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谢岩看他高兴,也思考了下,说:“那你把我留着。”
  陆杨问他:“留你做什么?有什么用?”
  谢岩一本正经:“天生我材必有用。”
  陆杨就挨着他笑。
  村落之间的往来比较近,不像县城那样远,马的脚程也快,夫夫俩说笑一阵,进了村。
  上溪村的村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要目接目送他们回来。
  陆林跟傻柱先回了村,不一会儿,谢岩有马车使的消息就传遍了村子。
  他俩赶着马车进村,沿路都有人看。
  陆杨问他们看什么:“我们成亲那天,谢岩还骑马呢,没见你们来看热闹啊。”
  还看马?都挤着抢东西。
  好些人都笑嘻嘻的:“那可不是我们,那天人太多,我们也没顾上看。”
  陆杨哼了声,不搭理他们,眼睛在人堆里找,瞅见孙二喜,喊他:“二喜,我家水缸没有水了!”
  孙二喜没有成天在陆杨眼皮子底下干活,为人反复,傻柱跟三贵两个表现,他就表现,这两个没有上赶着卖力,他就干看着。
  陆杨当众点他名字,要他挑水,他左右看看,只见傻柱端着个碗就跑出来说:“我给你挑!陆老板,我给你挑!”
  孙二喜就也说:“不用你挑,他叫我挑,没叫你。”
  陆杨才不管他们吵架,大晚上的,也没人去挑水。
  他想得好,回家刚进屋,把豆腐和豆渣放好,三贵就急忙忙挑着两担水过来了。
  陆杨:“……?”
  陆杨看看外头的天色。
  没错啊,天黑的。
  “你大晚上的挑什么水?掉河里淹死了怎么办?”陆杨眉头倒竖,凶得很认真。
  三贵缩缩脖子,干笑道:“哪里啊?我哪敢晚上去河边?这是我家水缸的水,我爹说你是体面人,不到真的为难不会开口,说了没水,那就是吃用都难,先挑一担过来,你们先用着,明儿一早,我就给你把水缸满上!”
  陆杨脸色好看了。这有个村长当爹就是不一样。
  “行,你明早再来吧。”陆杨不跟他客气。
  但张大石带领村民作恶讨债,他也不会放过的。
  送走三贵,可以关院门。
  马不比别的牲口,它精贵!陆杨拿豆渣拌干草喂它。
  他们今天提前跟赵佩兰说好了,会晚些回来。
  赵佩兰做饭晚,比着之前两孩子到家的时辰,现在刚好蒸出米饭,菜一起出锅。
  陆杨想吃豆腐菜,正好空出锅,洗洗手,就下油做鸡蛋豆腐。
  谢岩想要当厨神。自跟黎峰见面过后,就爱窝在灶屋碍手碍脚,陆杨给他找活干,让他打两个鸡蛋到碗里,然后拿筷子搅散。
  他说得细,谢岩爱听。恨不能告诉他鸡蛋打那一头更容易碎,更不容易掉蛋壳到碗里。
  哦,打鸡蛋之前,还要洗一洗。
  这呆子,上次让他打鸡蛋,他都不洗一下,敲碎一个蛋,壳掰不开,沿着裂纹敲了一圈,蛋液渗出来,沾到蛋壳外面的鸡屎,打到碗里,都有一点鸡屎灰尘。
  这东西,说实在的,一般家里是不会介意的。
  有的小孩子不知事,还从地上挖鸡屎吃过。可他们是大人了。
  陆杨盯着那碗鸡蛋做了好久的心里准备,实在想吐,把那点灰尘挑出来,也没法子接受,然后加水稀释,蒸出来,让谢岩自己吃了。
  这以后,谢岩打鸡蛋都会洗一洗。再不用他提醒了。
  灶里火大,陆杨铲好豆腐,谢岩的蛋液就递来了。
  洒蛋液简单,陆杨侧让半步,让他家状元郎有点参与感,让他给豆腐淋蛋液。
  谢岩喜滋滋往锅里淋入蛋液,空碗给陆杨拿走了。
  淋蛋液正是火小的时候,他不递柴,蛋液定型要一会儿,陆杨就这会儿的工夫,切了葱姜,挖了一勺大酱,加了点盐,全放到碗里,再用水瓢舀点水加进来搅拌搅拌,一次倒入锅里,炒匀焖一焖,出锅。
  谢岩人还没从灶台边离开,陆杨就把调料碗弄好。谢岩又在心里叫他小旋风。
  这个外号他不敢说出来,要是喊出来,陆杨肯定会揪他耳朵。
  新上一个菜,晚饭开吃。
  赵佩兰今天泡了几朵菌子,切成丝,炒了青菜。菜里没放酱,就用了点盐。看着很清爽。
  余下就是一盘腌萝卜。她做的咸菜不好吃,但农家不缺咸菜,这是陆林送来的一碗。她用两片肥肉炒过,萝卜丁上有油腥,闻着香。
  再把鸡蛋豆腐端上桌,今晚的晚饭可太丰盛了!
  家里有阵子没吃过豆腐,这东西要钱买,和别的蛋、肉不一样,蛋和肉有营养,买来都是抠抠搜搜吃。豆腐就是个菜,一般舍不得买。
  鲜豆腐很好吃,陈老爹做豆腐三十多年,老手艺人,豆味浓香,简单弄弄都好吃。陆杨最近喝药,嘴里淡,才往里加了大酱,以前在陈家,最常做的是清炒豆腐、豆腐炒青菜。或者打豆腐汤喝。
  谢岩对这道菜有贡献,他说:“我打鸡蛋了!”
  赵佩兰当即迟疑。
  她也知道鸡屎的事。
  谢岩:“……”
  陆杨光明正大嘲笑他,然后先吃了一口。
  赵佩兰看陆杨吃了,才接受了这盘菜。
  谢岩:“……”哎!
  饭间,一家人都在。
  他们两口子早出晚归往外跑,吃完饭又要洗洗睡,也就晚饭时间能聊一聊天,说说事情。
  谢岩说了挣钱的事,就乌平之说的那一套,编写个小册子,赶在童生试之前出去售卖。
  “他说我抄书的话,是抄一份,拿一份的钱。还要被人宰。但是编写小册子,是写一份,卖成百上千份。价格我自己定。说这个才是挣钱的事。”
  陆杨不懂科举编书,但他认得个会雕版的手艺人,他认得的这点字还是老爷子教的。
  “这个书难编吗?”
  谢岩对家里没隐瞒:“难。科举无定式,截取一句出来,让人写文章。有时候还会两篇文章里截取句子,首尾衔接,让人写文章。考到如今,能出题的句子都出完了。题目范围太广,我这两年也没注意旁的事情,不知县里有无新政令,也不能去县学看书。”
  可他分明很兴奋。
  陆杨又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谢岩会读书,肯钻研,到生活上显得呆,纸上功夫没人说不好。
  他启蒙短,接触四书五经是五岁时,识字用了三年多,字认熟,就通读完了,后来听经学作文,他也会看往年的程文,以此学习。
  他对书籍求知若渴,同窗写的不入流的文章,被先生批得一无是处的文章,他都当宝一样收回家看。
  他爹是秀才,最早教他作文,就是以科举文章的格式来教。
  那几年,他是在固定的格式里写东西。他不喜欢。
  文章有那么多种表现形式,为什么一定要照着这个格式来?
  什么这样才能考出好名次,他不听。后来他爹找来很多举人、进士的程文闱墨,他就接受了。
  文无定法,但心中有文章,落笔不分定式。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记不清多久,他都在看程文闱墨、同窗文章。
  这些同样格式的作文,甚至能看见相似的题目,呈现到卷面上的内容却完全不同。
  他来回看,反复看,烂熟于心了还在看,逐渐发现好的文章,也就是被朝廷取中的文章,拥有什么样的特点。
  分化到每一个小段落里,就是笔者要表达的东西。以人的手举例,破题就是你猛地甩出巴掌,让人魂惊一颤,立马凝神看过来。后边的话,一段段的,就是一根根收拢的手指头,最后五指成拳,给出重击。
  有巴掌在前,收拢手指的时候自有威势,观者不能掉以轻心,再到重拳落下,这篇文章就成了。
  说起来很虚,没有实际文章做范例,谢岩难说。
  他笑道:“押题吸引人,可以卖很多钱,但不够稳当,我想编写一个册子,讲怎么答题。”
  陆杨还是听不懂,这不妨碍他觉得对此言谈有序的谢岩很有魅力。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