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332)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陆柳说:“大峰有马,说是他朋友送的。”
  陆柳还没出门,没跟人聊到是抢来的马。
  听他说这话,赵佩兰都回头看了他一眼。
  黎峰在县里说起路上经历时,赵佩兰搭着听了一耳朵。
  她看看孩子,再看看陆柳的笑脸,没多嘴,继续逗孩子。
  陆杨面不改色,也没说是抢的,只说黎峰的朋友真是阔气。
  “我给你哥夫买了一匹大马,可贵了。”
  陆杨这次过来,还带了几身小宝宝的衣裳,是乌平之送的。他们吃完饭,拿到炕上看,一件件摆出来,陆柳瞧着都喜欢。
  小孩衣裳就是大人的缩小版,上下两件。冬季不出门,衣裳没拿厚的,是可以睡觉穿着的小棉衣,还有两件小肚兜。
  陆柳这一个月休息多,没怎么做针线活,见了这几身衣裳,他又手痒痒,想缝缝补补做点什么。
  他悄悄问陆杨:“哥哥,你想不想要肚兜?我给你做一件穿穿?”
  有条件的话,夫郎也会穿肚兜,一般是夏季穿,衣裳薄,胸前不凸。大多都是里衣上面多缝一块布,像打补丁一样。
  陆杨还没穿过肚兜,他问陆柳:“你穿过吗?是不是凉飕飕的?”
  陆柳也没穿过,他就把小孩肚兜放手上比划过,顾头不顾腚的。
  “要么我做一件给你,你穿着试试?”
  陆杨不试,他让陆柳试。
  “你做了,自己穿着试试,觉着好,再给我做一件。”
  陆柳想了想,也行。
  “那你等着吧。”
  他又问起做毛笔的手艺人,陆杨不认得,可以问问罗家哥哥。他答应帮陆柳问问。
  兄弟俩说着话,把小衣裳都叠起来,话题自然转到年后的事。
  陆杨已经确认会搬家,要跟陆柳说一声。
  他给铺面定做了两面幌子,这都拿到手了,一面在铺子里挂出来,一面拿给陆柳。
  幌子上绣着“吃得饱”三个字,绣有很多山货种类。
  以后不管卖什么吃的,铺面里肯定会搭着卖些山货,这面幌子照着来,不会出错。
  陆杨把它交给陆柳,说:“我在府城等你来。”
  陆柳对未来很期待,因为知道要去,日子不远了,听见这番话,没有哭出来,笑盈盈的。
  “嗯,我们晚不了多久,年中时就走,大峰说他会安置好,到时我们过去就有落脚的地方。”
  陆杨想跟他们住一起,之前在府城的时候,还打听过各处房屋的租子。
  去到一个地方,肯定要多待几年。不说扎根了,至少要把生意做顺了,各处稳当了才行。匆匆搬家,就跟游商一样,那就没必要搬家了。
  陆柳还不确定黎峰会找哪里的房子,他跟黎峰说过,想要离书院近的,这样好送孩子去上学。
  “之前在县里说的,不知府城的书院离码头远不远。要是远,就住得离码头近一些。大峰平常去卖货方便。孩子还小,以后还能再搬一次家。或者找个折中的地方。”
  陆杨回想了一下,府城的书院和私塾都讲究环境清幽,离码头都有些距离。
  他们安家,离码头太近不合适。码头附近适合做生意,来往游商极多,那附近有大量的客栈酒楼,暗门子数不胜数。还是要靠近城区一些,同样的热闹,却更加平和,适合普通百姓过日子。
  陆杨说:“这些黎峰都能想到,他到时应该是选离书院近的地方,这边住的商户少,环境好一些。他自己来回路程远一点,但家人住得舒坦。”
  陆柳叹气:“找个两全之法好难。”
  住处难,安置也难。
  都聊到这份上了,再说说两个爹的安置问题。
  陆柳跟黎峰商量过,他们以后会开小铺子,小铺子没有开起来之前,家里还要印书卖。
  到时就让两爹帮他们印书装订,这个活不累,也不用急着赶着印很多,一个月有个一两百本,就够黎峰卖的了。先把人接过去再说。
  陆杨听着愣了下,“阿岩想开书斋,书斋要配刻印作坊,还说让父亲和爹爹到作坊帮忙,平常也就是印印书,做些轻便活计,不用跟很多人打交道,离得近,又累不着。这倒是想到一起了。”
  陆柳听完,愣的时间比陆杨还久。
  大峰说得没错,事情要去办,才知道会遇见什么难题,一直困在原处想,是想不出结果的。
  他之前那样忧愁担心,说出来,才发现很多问题不存在。
  陆柳又看看赵佩兰,陆杨说:“我们一家商量过了,都同意这样办。”
  陆柳也笑了:“我跟大峰商量后,也找娘提过,娘也说好。”
  兄弟俩都想把人带走,事情就好办了。
  等酒席散场,兄弟俩出去帮忙收拾碗筷。
  陆柳才出月子,天太冷了,不让他受冻。陆杨是客人,他搭把手把盘子碗筷收拾归拢就行。
  吃席的媳妇夫郎留了几个下来,帮着一起收拾,人多,各样菜都不剩,洗碗的事很快,余下就是收拾灶屋,还桌子椅子。
  王猛住得近,跟黎峰一块儿搬去还了。
  这头收拾完,一家人又坐到堂屋里,围着炉子和火盆坐着,聊聊天,说说话。
  今天有件事要说,兄弟俩聊过想法,就能跟两个爹说出各自打算。
  陆杨要去府城了,两个爹听着怔了半晌。他们早知道孩子留不住,大伯一家都说,书生有出息,以后就会越走越远,远离家乡。
  他们记得谢岩来提亲时的样子,呆愣愣的,现在比以前活泼了些,看着却很孩子气。他们还以为这件事会晚几年,他们不知道读书人的考试周期,他们卖过炒面粉,知道县试,别的只知道几个名词。
  陆杨看他们怔忪的样子,跟他们说得细致一些。
  说谢岩的读书情况,说他考试的名次,说县学里的书生不友好,又说府学的优势。这些都是二老从前没有听说过的,他们好像踏入了一个从未了解过的世界,知道许多跟种地养鸡不一样的事情。
  陆杨说得细致,他们也懂得了这样选择是必然的。
  他们能理解,他们问陆杨什么时候走。
  陆杨说了大致的日子,最晚不会超过三月,可能二月就差不多了。
  二老都说好,连着只会说好。
  陆杨又说他们去府城以后,会做什么生意养家糊口。说起书斋,他简要带过,讲到刻印作坊,陆杨又一次讲得很细致。一本书印刷出来,经过了哪些步骤,作坊里的人都要做什么,他都说得很详尽。
  陆二保和王丰年不知道他讲这么多是做什么,茫然着点点头:“是、是好复杂……”
  陆杨说:“这样的作坊,要请人来干活。我干爹有手艺,他一家人不够用,以前主要是做雕版和少量印刷样品书籍,我想把你们接过去帮忙。也没什么难的,就是印印书,缝缝书,都是手上的轻活,很简单的。”
  听到这里,二老猛然发觉陆杨是要把他们接到府城去,本能就是拒绝。
  他们去府城做什么?他们什么都不会,过去就是拖累。城里生活,喝水撒尿都要钱,他们不去。
  他们说了不去,又惶惶然看着陆杨,怕他生气。
  陆杨只是笑,“那你们听听柳哥儿的意思?”
  陆杨的态度,大大安抚了他们的心。他们又看向陆柳。
  他们早跟陆柳说过他们的选择,他们哪里也不去,就留在陆家屯。他们想要陆柳把他们留下。
  陆柳也要去府城了,二老的眼泪没遮拦,倏地滴落。
  他俩抬手擦脸,含含糊糊应话,只是说好,去府城好。
  陆柳也跟他们说去府城的安排。他这一年没有往外走,还没去过府城,对于去府城以后的事情,都是跟黎峰商量出来的东西,他只能说个大概,讲不了太详尽的内容。
  他能确定,他会开个铺面卖山货、卖吃的。父亲和爹爹可以过来帮忙。
  他还有两个孩子,家里忙起来,他们能帮忙搭把手。
  他也想把他们接到府城去。
  二老听他说前面,就猜到了后面,在他说出最后决定之前,一直在嘀嘀咕咕转移话题,陆柳没受到干扰,稳稳当当的把他的话说完了。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