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163)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第72章 你别生气
  谢岩去上学了, 日子还得过。
  过一个年,人情走动、打官司、送礼,他们出门一趟, 肉包子没少拿。
  就这半个多月, 卖出去的包子跟送出去的包子持平,基本没挣钱。
  陆杨拿着算盘,手指如飞,越算越心疼。
  他在这一刻,竟然有点理解陈老爹的抠门了。
  这样花钱, 是个人都心疼。
  年节过完,生活再次回归正轨。
  他清点账面银子, 可以制定新年计划了。
  原先攒下了七两银子的束脩,他给谢岩拿了二两银子, 自己手里留了一两。这处银子只剩四两,空着三两的账。
  因最近跟乌少爷接触多,陆杨看出来乌平之对科举一事的上心程度,相信他不会轻易抛下谢岩不管, 束脩的事可以放心了。这银子他攒着,想着租宅子用。
  他手里还有二两三钱银子,是用买猪崽的。
  大伯家给了四百五十文钱, 他已经交付一只猪崽,拿一百五十文钱放入自己的小荷包了。剩三钱。
  两个爹给的二两银子,他还没用。猪崽也用不了这么多。
  陆杨知道家中账务, 想把银子在手里留一阵。等书籍印出来发售了, 他看看要不要追加银两,算两个爹浅浅入一小股,挣一笔银子出来, 把村里那个小破屋子修一修。
  不说拆了重建,歪斜的墙壁、漏雨的屋顶,怎么都得好好整整。开春以后暖和了,有三个季节不用考虑衣物鞋袜,攒攒银子,蓄点棉花、布料,下个冬季,要穿厚实的棉袄,不再受冻了。
  另外,他给陆林留了一只猪崽,陆林已经确定要养。
  还有一只猪崽,等回村,看大伯家推荐哪个族亲,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猪崽。
  这两头陆杨没得挣。
  铺面上的银子数量才四两多。
  竹笋的银子已经结清,后面进账,都是他自己的。
  干货也是,他已经支付过货款,进账也是自己的。
  山菌还没结货款,这阵子卖得不错,菌子泡发以后,洗洗切切炒一炒,不论是炖汤打汤还是炒菜,都是好吃的。
  冬笋之后,山菌的销量也起来了。
  山菌晒干了,不压秤,一斤有好些。
  他根据种类,进货价是四文到四十五文钱一斤,卖出去都有提价。
  进价比外头高,卖价和外头一样。菌子是六文到五十文的区间。
  上回送来的菌子,最贵的是青头菌,六十文一斤,不讲价。
  总数也最少,一起才一斤多点儿。
  黎峰说,这个菌子,寨子里的人都爱吃,一家也没多少,想着卖不出几个钱,自家早都吃完了。余下就这点,几家凑凑就这个数。
  旁的菌子就便宜些,鸡油菌拿价是二十二文一斤,卖价二十七文。这个有六斤多。
  余下是木耳和松茸的数量稍多。银耳又是一个价。
  陆杨的记忆里,松茸贵过一阵,还是一朵一朵的卖。
  那时候他听陈老爹说,有空回村一趟,可以从村里人手里买到便宜好货。因为村里有人跟黎寨人沾亲,能直接在山寨里买。
  现在变了,松茸价格回落很多,还有点滞销,是最后卖完的,一斤才十七文钱。以前他去买,三十文一朵,还不能挑,去晚了还买不着。
  陆杨摇摇头,县城里的富贵人家还是太少了。
  穷人多,买不起,山里的东西又不需要人费心思培育,自然跌价了。
  跌价狠了,上山一趟,捡回来菌子,晒干以后没多少斤两。上山的人又少了。
  普通人家的食谱有限,吃得起的人家少,这些年始终没缺货,价格就没涨回去。
  他有机会,要找乌平之问问,怎么才能认得一些外地的游商,看看他们要不要好山货。
  府城的贵人比县城多,省城的贵人又比府城多,要是能卖到京都,这才真挣钱。
  除了这些,就是最便宜的白蘑菇了。
  白蘑菇有两种,一种伞盖圆圆的,一种是大片大片的。都是一个价,六文钱一斤。这两样走量最快,到店以后,比竹笋卖得快。
  第一次拉来的菌子少,只有四筐。
  后来那个叫三苗的人帮忙送了两次货,补货数量差不多。
  陆杨炒酱也用了一些白蘑菇,这头一起算货款。
  他要给黎峰结算一千三百二十文钱。
  铺子里才补过货,肉、面粉、酱料、油盐都不缺。去掉这部分货款,还有个三两银子在。
  竟然还不错。
  陆杨摸摸下巴,对铺面生意有了另外的想法。
  照他现在的每日结余,干货收入真是洒洒水,卖得多,就攒出个工钱。
  最挣钱的是菜,不论是之前的萝卜白菜,还是后来的冬笋山菌,都很挣钱。
  哪怕是野味抽个半成,也挣了一笔。
  他得利不多,胜在销量大。
  其次就是包子,累人,收获不小。
  过了冬季,菜价会回落,但他们马上就能卖菌子酱了。
  菌子酱利薄,他分成不会多,这一块主要是扶持弟弟。
  但这处扶持好了,他可以拿到更多的山货、野味,不能稳定供应,就定个日子,他要搞个“野味日”,打出名声,让人知道买野味,首选他家。
  除了菌子酱,他还会做鸡蛋酱。
  天暖以后,村民农忙,很少出来卖鸡蛋。
  鸡蛋也会因为天热,不耐放,价格随着季节回落。冬季的高价不会有了,他可以再请人采购鸡蛋。
  陆林就很合适。他又不会下地干活,最近嘴皮子练出来了,到时就让他去收鸡蛋,隔三差五来一趟铺子里。顺道带些时蔬过来。
  鲜鸡蛋拿来卖,卖不出去的,他拿来炒鸡蛋酱。
  以周边邻里对菜的需求来说,鸡蛋应该不至于放坏。
  春季又可以挖春笋了,让弟弟多多收笋子。
  他不会嫌菜少,到时候他也会主动联络县城的饭馆酒楼,还不信卖不出了。
  正好开春播种,让他们也在村里宣传宣传,良田就不提了,自家小菜园就侍弄好,全给种满。
  就那点地,侍弄好了换银子,农忙的时候可以割几斤肉吃,划算!
  这里账目算清楚,陆杨心里盘算不断,过了会儿,他过去盯着干货篓子,对这些瓜子花生真是犯了难。
  突然,他灵光一闪,回屋里,把谢岩收拾出来的、明确不要的,可以拿来糊墙的稿纸拿了一摞到前面。
  他用稿纸包瓜子、花生,一包有个二两、三两左右,包好以后,一包卖三文钱、五文钱。
  他喊陆林:“林哥哥,过来帮我包瓜子!”
  陆林听了声,过来还不大敢拿纸。
  纸墨贵重,他怕这些有用。
  陆杨说都是废纸:“阿岩收拾出来不要的,让我糊墙用,我一直没空闲,这不,刚算账,过了年节,瓜子花生都卖不动了,我想了个法子,把它们散装包好,门口吆喝一声,客人方便买。要他们专门进来称瓜子吃,那可太难了。
  “等有人来买别的东西,我们搭着问一句,五文钱的瓜子买不买。指给他看,再说还有三文钱一包的瓜子。瓜子算价格,一斤比肉还贵,一般人舍不得经常买来嗑,我们就散卖,三文钱、五文钱的,他们听着没那么多,拿起来就能走,也没犹豫反悔的机会。”
  他说起这些事,嘴皮子张合不断,话很密:“下个月有童生试,我到时候让乌少爷也把稿纸留给我,我们得了空就包瓜子花生,到时去考场外头卖,那里肯定有很多人等着考生出来,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嗑瓜子,这都是生意。”
  陆林听他说话,两手不停,耳朵都要竖起来了,“你心思真活,怎么这么多主意?”
  陆杨还有主意呢:“你听说过没有?考场检查吃的,带个饼子都要掰碎了检查,既然如此,那不如直接带粉末进去。我新买回了一批面粉,你会炒面粉吗?炒完以后,我们也分装好,这些就不方便拿稿纸了,我找阿岩的便宜纸来用。他们就进去考一天,带一顿饭垫吧垫吧就行,每一包包个三两炒面粉,卖它六文钱一包!”
  一斤面粉也就这个价。
  陆林停手,给他竖起大拇指:“你肯定会发财的。”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