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401)

作者:羽春 时间:2025-02-08 12:0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成长 布衣生活 日常 交换人生

  他们在登高楼定了雅座,是在二楼的大堂里吃,用屏风隔开的位置。
  这里不如一楼吵闹,也不如包间幽静,胜在划算。
  约来的同窗以季明烛和盛大先为主,数次辩论的课题,都是这两人组的局。
  大家都如约过来,落座前,谢岩给他们介绍一番,然后让他们点菜。
  “我夫郎给我银子了,你们随便吃、随便喝,我请的起。”谢岩说。
  季明烛等人都跟乌平之一个样,都互相看反应,眼神刚对上,就笑了起来。
  盛大先说:“你难得这么大方,我就不客气了,上坛好酒吧,登高楼有十年陈酿的状元红,我们来个两斤?”
  大方的谢岩问他:“多少钱?”
  在座众人又是一阵笑。
  小二说:“十年酿的状元红是二两银子一坛,一坛两斤,客官要来一坛吗?”
  陆杨做了大生意,谢岩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他财大气粗道:“要一坛。”
  看众人还在笑,他又说:“不够再加。”
  乌平之打个样,点了个松鼠鳜鱼。这道菜的价格在菜单上排得上前十,他点了,其他人就放得开了。
  今天借着生辰的名义聚一聚,谢岩想问问他们几时出发,到时一起走。
  话没说出口,有人经过屏风,往里探头,认出乌平之,发出很夸张的惊叹。
  “呵!这不是乌少爷吗!听说你早就去了省城,怎么在这里?”
  乌平之回头看去,身体发僵。
  这是他之前结交过的书生,他前阵子不想见客,便推说不在家。
  久不见客的理由,就是他已经走了。没想到在这里遇上了。
  他这样玲珑的人,竟一时无言。
  这人的眼睛看一圈,怪声怪气道:“我道你是真走了,原来是他不想跟我等结交。不愧是商户出身的人,认得些书生,就要掂量掂量价值,用不着的就扔掉……”
  谢岩起身,说:“你是谁?今天是我的生辰酒,我没给你发帖子,你若知理,就不该冲过来说这些扫兴的话。乌平之是我的朋友,你们在我这里让他不开心,你们给他道歉。”
  这人没想到这桌酒不是乌平之请的,一时噎住。
  谢岩身上的文气重,出门前换了好衣裳,他板起脸,五官都是冷的,情绪都没掩藏,生气时,厌恶的眼神压不住。
  这书生被唬住,只会说乌平之是商户出身,是会溜须拍马的人。
  谢岩皱眉道:“我说过了,他是我的朋友,他是什么样的人我很清楚。你以出身论高贵,那我问你,你是什么出身?”
  他喏喏哑然,谢岩非要他道歉。
  谢岩在县城骂过几个秀才,在府学常参加辩论,嘴上功夫见长。面前这书生一句出身答不上来,他还有后话等着,把人说得想跑,他还不让。
  “你给他道歉。你不说,我就让府城所有书生都听听,让他们来评评理,我这几位同窗做见证,好叫大家都知道什么叫出身。”
  乌平之坐着,身体从紧绷到放松,最后也站起来劝和,劝不住谢岩。
  得人一句道歉,乌平之看着那人仓皇逃离的背影,久久没有回神。
  谢岩再让他坐,乌平之还想找个借口告辞。
  商户身份在书生里不讨喜,谢岩早没说,这样闹一场,他再坐下吃席,未免扫兴。
  季明烛离得近,起身拉他一把,跟谢岩一起把他摁到圆凳上坐下。
  “乌兄,不必介怀。实不相瞒,我们家也是做生意的。”
  盛大先等人也点头笑道:“我们几个家里多少有点产业,大家都一样。”
  乌平之眼圈都红了。
  并非所有书生都是坏人,他这些年也遇见了很多好的。
  只是他太贪心,总想多一份人脉,以利诱之,聚到身边的人,自然为利而来,也就瞧不上他。
  今天这个小插曲意外又迅速,在他反应之前,就发生了。结果出乎他意料之外。
  更让他意外的是谢岩的成长。
  他这位好友,不知什么时候,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
  可以组局给他介绍新朋友,也能挡在他面前,为他讨个公道。
  都说谢岩情商低,这时候乌平之也说不清他的情商是高是低了。
  乌平之在这里感动着、酸情着,谢岩逐个震惊:“什么?!你们都是有钱人!那为什么出去吃饭还要凑铜板啊!”
  季明烛笑道:“怎么了?你兜里有银子,还不是抠抠搜搜的花。”
  谢岩抠抠搜搜是有道理的。
  “这都是我夫郎挣的。”
  季明烛他们抠抠搜搜也是有原因的。
  “我们的银子是我们爹娘给的。而且当寒门学子比商户书生方便。”
  谢岩理解了,等小二过来上菜,他眼珠转转,好歹被乌平之拦住了,没说均摊的话。
  今晚还是他请客。
  大家都叫他“谢大户”。


第166章 陆老板!
  七月里, 贺夫郎腌好了两坛子咸鸭蛋。
  陆柳尝过味道,照着三文五一枚的价格收了,统共一百个, 给他三百五十文钱。贺夫郎笑得脸上都有红光了。
  他跟陆柳盘算着, 说:“你抬了价,我多挣了五十文钱,我听陈婶子的,给我夫君二钱银子,留一钱银子做本钱, 再有五十文钱去买点米面,家里没米了。”
  陆柳听着挺有感触的, 做咸鸭蛋需要等待,弄完要腌制二三十天。要是贺夫郎本钱多一些, 就能多做一点,每天做个三十个,每月能进账三两多,刨除成本, 他们吃喝都足足的。
  也不知刘有理脑子里在想什么,好好的手艺,不拿出去挣钱, 只让夫郎浆洗衣裳。
  他跟贺夫郎算了一笔账,让他手里有了本钱,别捏着当死钱, 家里有粮米, 就再去买点蛋和盐,过阵子又能挣一些。
  这次挣到银子了,也跟刘有理好好说说。让他手上松快些, 两口子都省着点,先紧着生意的事来,熬两三个月就好了,到了冬季,咸鸭蛋更好卖,都没什么新鲜菜吃了,他们边做边卖,不说攒出大钱了,至少家中伙食可以好一些,冬季还能买点碳火,男人读书不冷。
  贺夫郎记不住,让他多说了两遍。
  陆柳耐心讲给他听,得贺夫郎一句夸:“你真厉害,我说话就不伶俐。”
  陆柳听着挺挺腰,说:“我哥哥更厉害!”
  贺夫郎知道。陆杨说话一套套的,他两只耳朵都听不过来。
  这头点了鸭蛋数量,贺夫郎也数数铜板,钱货两清了,贺夫郎就回家了。
  陆柳把鸭蛋搬到屋里放着,等着陆杨从外头回来,兄弟俩就去找两个爹,父子四人听书去。
  陆杨去找了玉雕师父。这老师傅是玉石贩子介绍的,手里好几个大活,他的小玉料就够给人盘着玩一玩,不算急单。
  七月初送过去,约莫九月、十月里能拿到。到那时,谢岩的乡试成绩也出来了,正好佩戴玉饰。
  陆柳好奇,问他:“哥哥,你把玉料做成什么样子的?”
  陆杨保密,反问他:“如果是你,你做什么样子的?”
  陆柳想要做观音坠子或者大佛坠子,要么做个福牌。
  他脑子里没那么多弯绕,不懂什么雅不雅的,就想保平安。
  陆杨说他做的东西差不多,具体是什么,依然不说。
  茶楼离得不远,四人进店入座,赶巧,今天还在说《包公案》。
  陆杨笑道:“真好,省钱了!”
  两个爹笑呵呵的,让他们多点两盘糕点吃。
  陆柳要了一盘糖糕。他以前上街特别馋糖糕,在县里要五文钱一块,在府城的茶楼里,四十文钱一碟,统共五块。要八文钱一块。
  每一块都要小一些,样式则漂亮点,用模具做出来的,上头还撒了芝麻。
  陆杨要了一盘芝麻酥糖。小小一碟,拿筷子拨拨,约莫十五六片,有二两重,要四十五文钱。
  两爹要了花生和瓜子。这是茶楼里最常见的东西,不是最便宜的,却是最耐吃的。
  再上了一壶毛尖,四人捧着白瓷杯,看着里面竖立的茶叶,闻闻飘起来的热气,脸上都有笑意。

上一篇:我爹他是九千岁

下一篇:咸鱼和亲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