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躁大佬宠夫郎(242)
丛林直接给邴温故跪下了,“大人,你怎么如此好,这个世界上竟然真有大人这般一心为民的好官。下官又是何其三生有幸才能成为大人的下官,成为大人辖下治理的百姓。”
邴温故扶起丛林,“在其位谋其职罢了。”
主要还是县库有钱,有这么多钱在,邴温故又没有贪墨的打算,当然是花掉了。
难不成都留着,然后他到任走了,都攒着给下任县令贪墨。
邴温故的计划就是在他到任之前把库银花光。功利一些说法,就是怎么能把这些库银变成邴温故自己的功绩。
那么教育不外乎如是。
小孩子们年纪小,尚且看不出来什么。但是这条政策可没针对年龄,只针对户籍。那些在外的学子们和其他县的学子们,若是知道了吉县这项政策,打破脑袋往吉县钻。
三年后的科举,考中的就都是邴温故治理下的政绩了。
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能改变一些人的命运,又能给邴温故锦绣政绩增添一笔辉煌,两全其美。
第118章 无为先生 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堂课
“什么, 去县学读书,不要钱还给发钱?”
丛林带领衙吏去村中宣传,一个村人问道。
“不是发钱, 是得考县学的前几名才能拿到这个钱。”
村人明显没把丛林的话听进去,只听得到钱这一个字。
“到时候不会不给吧?”
丛林生气了,带着些许怒意道:“这可是大人亲口承诺的, 咱们邴大人可是这天下顶顶的好官,怎么会差你这点玩意!你知不知道, 不说旁的,就这县学每开一日就得烧多少钱!”
村人见丛林生气,不敢吱声。
里正道:“行了, 行了,都别在这叽叽歪歪了。咱们邴大人答应你们的事情自然能做到, 操心那些,不如操心操心你们自个孩子到底能不能靠前三吧。”
丛林问道:“可有要报名的?”
“我报, 我报, 给我家几个小子都报上。”
丛林指挥着文吏记录, “你家这报的怎么都是男孩,家中女孩和双儿呢?”
村民不以为然, “女孩和双儿读什么书,早晚得嫁人, 不如早早帮家里干些活,学着做事,到时候嫁到婆家,家里家外一把抓。”
村民这话周围人没一个出声反对,反而看样子还挺赞同的。
丛林低头,就看见几个小姑娘眼巴眼望地瞧着, 那一双双稚嫩的双眼,童真和懵懂还没有退却,却已经学会了成熟和忍让。
丛林心脏骤然一缩,在这一刻终于理解了为什么邴温故会拿出大笔银钱,且把平权当成毕生信仰。
这些女孩和双儿的眼神就是最好的答案。
丛林没有把心中所想讲出来,因为这些人永远不会懂。
丛林只讲实际的,“哦,家里女孩不读书呀,那这上面七个男孩读书,每人每束脩一百文钱,一共七百文钱,交钱吧。”
“啥,你刚才不是说了读书不要钱吗?这咋又要钱了?”
丛林淡定道:“邴大人有命令,得是家中六岁以上女孩和双儿全部上学,家里男孩再读书才能全部免学费,若是不让家中女孩读书,那若男孩想读书的话,束脩正常拿就行了。”
村民撇嘴,小声嘀嘀咕咕道:“女孩读书能有什么用,竟然还叫双儿读书。
这话丛林可听不得,他家大人多宝贝他夫郎,丛林尊敬邴温故,自然对邴温故在意的人也尊敬。
“咱们邴大人的夫郎就是双儿,也是读书人。茶楼里的话本子就是大人夫郎自己写的,人家一本话本子成百上千贯钱,你一辈子都赚不来。”
村民虽然对女孩和双儿读书这事不理解,但是他尊敬邴温故。是邴温故实施人工降雨拯救了吉县的百姓,邴温故是他们的神。百姓们爱屋及乌,对南锦屏也尊重得很。
村民立刻就道:“咱们农家出身的双儿怎么配和南夫郎比,南夫郎那种出身名门望族,生来便高人一等的。”
“南夫郎和大人都是农家出身,甚至南夫郎嫁给大人钱同样大字不识,与你们没什么区别。可是现在却能做锦绣文章,圣人都曾亲口夸赞他写出来的话本子。”
“这咋可能?”
“这可是大人亲口讲的。”
村民不敢质疑邴温故,狐疑地看着自家女娘。
“那行,既然大人说了,我虽然不懂,但是想来,一定有大人的道理。就让这几个女娘跟着读书去吧。”
男人的兄弟媳妇立刻道:“你愿意去,就叫你家里的孩子去。我家没有儿子,我家小丫可不去读书。”
村民为难的看向丛林,“大人,这咋办,我家孩子还能读书还能免束脩了吗?”
丛林点头,“大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不以整个大家算,每房算。”
村民高兴,村民兄弟媳妇暗暗撇嘴,而她的女儿则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隔房姐妹。那几个可以去读书的女孩一蹦三尺高。
村民对几个女孩子道:“你们要珍惜读书的机会,要更加认真,知道吗?”
女孩子们重重点头。
这时候一个老妪推着一个衣着特别破烂的小双儿走出来。
老妪神色畏惧道:“大人,老妇刚才听你说,双儿也可读书,你看我孙子可以吗?”
“可以的。”丛林立刻就道:“双儿和女孩读书,无论家中其他兄弟姊妹读不读书,都给免束脩的。”
老妪立刻就把小双儿推到丛林旁边,因为着急咳嗽了起来,“你就跟着大人去吧,好好读书,知道吗?读书总归是有用的,娘娘不求你像南夫郎那般厉害,能赚钱吃喝钱就成。”
小双儿却紧紧抓着老妪的袖子,“我不走,我走了娘娘一个人怎么办?”
老妪哄着道:“你在家又赚不了银子,不若去读书。邴大人可是说了,考县学第一能得十贯钱的赏钱。你若是真能考第一,不比在家陪着我强。”
小双儿动摇了,最后咬着嘴唇点头,“娘娘放心,我一定能考第一名。”
老妪不过哄着孩子罢了,压根没想过自己孙子能考第一名。
其实把小双儿推出去,她自己也不放心,但是她也没有任何办法,家中实在揭不开锅了。
老妪无儿无女,临老在路上捡到一个襁褓,襁褓之中有一个小双儿。当时小双儿已经奄奄一息,是老妪把他抱回来养着。东家要一口米汤,西家要一碗水,祖孙二人就这么相依为命走了这么多年。
祖孙二人家中无地,就靠老妪平时做工赚点钱活着,这几年旱情,家中那点钱都掏干净了,老妪实在没办法了,才想着让小双儿去上学。实际上,怎么可能不担心他呢。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但是好赖有条件卡着,但凡想家中想男孩读书的,都把家中女孩送来了。
邴温故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这时候农家条件都不好,孩子们真的十分不卫生。邴温故组织孩子们洗澡,然后把头发都剃掉了,无论男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受父母影响,不愿意剃头。邴温故就用新校服诱惑,这些孩子们就愿意了。
不是邴温故非要孩子们当和尚尼姑,而是孩子们头上有虱子,不剃光头不行的。
孩子们来到县学的第一堂课,不是读书,也不是什么人生哲理,邴温故把这些孩子都带去了南锦屏茶楼听评书。
邴温故教给孩子们的第一堂课就是平权,男女双儿三性平等。
同时一起听的还有实验基地和实验田那边的全体工作人员。这算是邴温故给员工们的福利,不用花钱就能听评书,大家都很高兴。
这次的评书中有南锦屏刚写完的新话本子,叫做《燕哥儿娶夫记》。
主角仍旧是个双儿,名叫燕哥儿。他原本的命运该是特别凄惨,同样是被渣男欺骗,养大了渣男和别的女人的孩子。
但幸运的是已经化为地府工作人员的东哥儿先找到了燕哥儿,提前告诉他这个结局。
燕哥儿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知道自己原本命运被渣男害得那么惨,他想要狠狠地报复,让渣男吃他吃过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