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302)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他们哪儿失败了?他们成功着呢!
  说也说不明白,一句失败就把所有事情概括完了,哪儿有这麽讲故事的,不应该和他们子安一样起承转折样样俱全吗?
  呸!都是假的!
  小赵官家正气着,擡头又看到他那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一面的臭弟弟搬着小马紮狗狗祟祟的进殿,火气上头只想把臭弟弟当妖怪按在地上摩擦。
  赵颢没有感受到来自皇帝兄长的“杀气”,或者说,从小到大被哥哥的“杀气”虐过太多次已经免疫了。
  他不管政务,早朝结束後就去後宫看母亲,听到垂拱殿这边有动静才又急急忙忙找过来。
  政务可以不管,热闹不能错过。
  赵二郎绕开他哥放好小马紮,也不管他的小马紮比别人的椅子矮一截坐着不舒服,放好之後就用气音问道,“子安子安,什麽情况?”
  苏景殊还没说话,旁边的赵顼就冷哼一声,“看猴戏。”
  苏景殊:……
  就、好像把他们自己也骂进去了。
  算了算了,猴戏就猴戏,腿腿高兴就行。
  赵二郎无视他哥那不是解释的解释继续问道,“子安,这玩意儿是怎麽挂上去的?里面的东西还挺清楚?找的变戏法的来变的?外头地方那麽大,变戏法也不能在垂拱殿变啊,多不正经。”
  赵顼顿了一下,心道他应该早点把这臭小子喊过来。
  蠢弟弟的嘴皮子还是有点用的,如果里头的妖魔鬼怪能听到他们的话,这臭小子一个人就能把里面所有的妖魔鬼怪给挤兑死。
  【纵观古代各朝,宋朝无疑是文人地位最高的一代,但是後人对“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士大夫们印象如何?除了才华横溢外估计就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
  【宋朝的党争比之汉唐并不出名,但是士大夫们党同伐异比之汉唐毫不逊色,仁宗朝庆历新政的本意是好的,神宗朝熙丰变法的本意也是好的,可惜朝堂风气实在不好,再好的政策演变到後面都变成新旧两党的互相攻讦,新政变法能成才是见了鬼。】
  【只要新党提出来的旧党就一股脑的反对,只要旧党推崇的新党就铁了心的不行,不是二极管就没法在当时的朝堂上生存。就拿苏轼来说,不合时宜的大文豪部分的反对新法,算是朝中难得的理智派,最後结果就是新旧两党全都不待见他。王安石执政他因为反对新法被贬,司马光执政他又因为想要保留合理的政策继续被贬,别人当官起起落落,他当官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瞧把孩子折腾成什麽样儿了。】
  【遇到和武将相关的事情就更不得了了,所有文人这时候都能放弃成见齐心协力打压武将,好像武将出现在实权位置上能要了他们的命一样。想详细了解的可以去看看狄青之死,那叫一个气死人不偿命。】
  【内不能治国以安黎庶,外不能御敌开疆拓土,也不知道他们斗来斗去到底是为了什麽。】
  刚来的赵小二:???
  “哥,这玩意儿说的什麽屁话?”
  小赵官家碍于礼貌不能说的话被他弟口无遮拦的说了出来,殿中衆人齐齐表示:王爷威武!
  就是就是,说的什麽屁话?
  什麽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他们外斗也内行。
  苏轼怎麽就备受迫害了?明明是那小子安定不下来自个儿要求全天下到处跑。
  还有他们狄王爷!人家活的好好的还没死呢!
  【神宗去世,高太後主政任用司马光将新法全部推翻,新党成员尽数被贬。等到高太後去世哲宗亲政,这位一直以父亲神宗皇帝为榜样的少年天子终于能施展抱负,备受打压的新党成员也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哲宗啓用王安石麾下三剑客之一的章惇为相,章惇此人才华横溢且不好相处,认定一件事就一条路走到黑,重回京城第一件事是清算旧党,第二件事就是重新推行将旧党破坏殆尽的新政以及继续对西夏用兵。】
  【神宗年间倾国之力五路攻夏却惨败而归,哲宗朝一改之前的不顺打的西夏不得不求和讨饶,大宋终于在军事上迎来了高光。】
  【政策最忌讳摇摆,如果哲宗能长寿,以他的能力和章惇的强硬或许能将神宗朝未能推行下去的新法完善好,可惜天不假年,哲宗身体向来不好,又因子女接连夭折而大受打击,没过多久便因病而逝。】
  赵顼托着脸,“虽然不知道这是哪个小子,但是可以夸一句臭小子颇有为父之风采。”
  赵颢已经问明白里面说的神宗哲宗都是谁,听到这里不由撇嘴,“您就是听了那句‘一直以父亲神宗皇帝为榜样’才这麽说。”
  苏景殊:……
  现在该关注的是这个吗?
  凑巧就在现场的章惇也想问,现在该关注的是这个吗?
  他觉得他们当年已经很艰难,庆历新政失败後局势愈发艰难,幸好有英宗皇帝力挽狂澜止住事态恶化,不然等着他们的很可能和光幕中说的那样。
  里头那个大宋未免太倒霉了。
  英宗皇帝压根没提估计寿命不长,神宗皇帝伐夏失败後英年早逝,幼年继位的哲宗皇帝病逝的更早,连着三个有作为的皇帝都栽在寿数上,再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了。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实在不行的话把真宗仁宗的寿数分点给哲宗。
  遇到个好皇帝不容易,先遇到再失去的痛苦就更别提了。
  虽然他没经历过里头那位章惇经历过的事情,但是短短几句话也是听的他感同身受。
  为臣者最痛苦的莫过于明君英年早逝,皇帝撒手人寰,大宋还能好吗?
  就算不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数年间帝位频频更替也不是好事。
  【哲宗去世时未留下子嗣,皇位继承人理所当然的从他的弟弟中选,继承人要麽立长要麽立嫡,立贤主观性太强,出现乱子的可能性也越大。】
  【章惇提出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和哲宗关系最近的同母弟简王,另一个是同辈中年龄最长的申王,两个人选都很合理,按理说继位者应该就是从这两位中选出来。】
  【但是章惇提出来的两个人选都被向太後找借口否定,刚升职成为太後的向太後或许是想找个好拿捏容易操纵的皇帝,于是精心的推出了个新人选——端王赵佶。】
  【章惇是什麽反应呢?他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可惜没人听他的。】
  赵顼搓搓胳膊,“朕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赵颢小声嘀咕,“我也是。”
  朝堂和後宫不一样,太後和宰相意见相左,很明显更应该听宰相的意见。
  赵小二这时候不敢说的太明白,且不提章惇宦海沉浮几十年看人的眼光如何,就只一点,他们家皇嫂也不是什麽女中尧舜般的人物啊。
  好的,他再和皇嫂说声对不起。
  小赵官家把光幕和现实分的很清,里头说的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假,但是细细比较又哪哪儿都不一样,不至于因为光幕里的几句话就朝身边人发作。
  简王是谁?申王是谁?端王又是谁?
  他连哲宗是哪个儿子都没弄清楚,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以前没觉得改名有什麽,今後得给儿孙定下规矩,孩子出生後就取一个大名,别动不动就改名换名,弄得想根据名字找人都不好找。
  不过老弟说的没错,在挑选皇位继承人方面章惇比後宫之主靠谱,或者说,章惇比绝大部分人都靠谱。
  ——承天一柱,判断山河。
  这评价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的。
  如果没有猜错,後面要讲的可能比前面还惨。
  赵顼深吸一口气,“子安,我有种不祥的预感,你怎麽看?”
  苏景殊顿了一下,转头祸水东引,“子厚,你怎麽看?”
  章惇也想说光幕里的话弄得他心里发毛,但是皇帝已经说了有不祥的预感他也不能继续自己吓自己,只能稳重的打个哈哈将话题糊弄过去。
  虽然不知道端王是哪位,但是听刚才那意思像是个昏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