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196)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范围不限于灵州。
  城里的百姓有城里的说法,部落里的部衆有部落里的说法,说辞不同起到的效果也不同。
  城里的百姓过的殷实,和他们说再多也很难让他们生出反心,顶多会对隔壁宋国心生向往。
  西夏城池不多,绝大部分还是聚族而居的部落。
  官府欺压最先找他们,天灾来临最先折磨他们,朝廷开战最先抓他们壮丁,贵族抢地最先抢他们族地。
  有大贵族当靠山还好,只需要按时给大贵族交保护费,没有大贵族当靠山就是谁来都能欺负。
  今年大旱,城里的米价暴涨,一升米已经涨到百钱,让本就买不起米的大小部落日子更加难过。
  天旱粮食收成不好,地里长不出粮食也长不出杂草,真旱到一定程度连野草树皮都找不到。
  粮食减産,牛羊没有草吃也要饿死,偏偏这时候朝廷又打着修筑水利的名义收钱收粮,他们保命的粮食都不够哪儿还有钱往上交?
  别以为他们不知道交上去的钱最後都被用去修陵寝宫殿了,那些钱但凡有十分之一用到修筑水利上,各部落面对旱情都不至于像现在这麽无计可施。
  汉人的书上写的好: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怎麽着都是死,他们选择拉着人面兽心狼心狗肺的官府一起死。
  盖宫殿盖宫殿盖宫殿,部落里的老人孩子都快饿死了上哪儿有钱给贵族们盖宫殿,阴曹地府里住宫殿去吧。
  天干地旱,粮食减産草地枯黄,牛羊马儿找不到食物大片大片饿死。
  传言官府要增加赋税不是空穴来风,不过这次增加赋税不是为了修建宫室,而是各地战事吃紧朝廷支撑不住了。
  凉州要防备宋军联合吐蕃,盐州丢了之後静塞军司和翔庆军司都要加派兵力,银州方向宋国绥德军和府州麟州虎视眈眈,偏偏这个时候回鹘人打着为回鹘商队做主的名义和西夏过不去。
  四面八方都不安稳,国库的钱哗啦啦跟泄洪似的花出去,不加重赋税日子实在过不下去。
  但是西夏朝廷在民间的名声实在不好,所有人听到要加重赋税第一反应都是上头有大官大贵族要建新宫殿新花园新庄子,根本不信战事吃紧的说法。
  自作孽啊不可活。
  ……
  兴庆府,十四岁的小皇帝李秉常郁郁寡欢。
  他是皇帝,但是即便用尽手段亲政,最终依旧是傀儡皇帝。
  他已经长大了,不需要连吃什麽穿什麽都做不了主。
  如今的大夏内忧外患,母亲还执迷不悟非要重用她的兄弟,父皇汉化推行的好好的,她非要废了恢复党项旧制,现在可好,党项部族被纵容的都能骑到她头上撒野。
  直接让他做主多好,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底下的部族敢和母亲呛声还能敢和他呛声?
  唉,发愁。
  今年已经连着四个多月没下雨,听说外面旱的河都干了,也不知道他的子民们过的怎麽样。
  小皇帝趴在书桌上唉声叹气,宦官过来通报说李清李将军求见。
  李秉常:!!!
  “快请。”
  他母亲把持朝政後把朝中大部分汉人都赶了出去,军中将领不好随意驱赶逃过一劫,但也逐渐被排斥在外。
  李清将军是汉人将领,在他小时候就一直跟在他身边,他喜欢和汉人打交道,宫里那些学识渊博的汉人都是李将军从各地俘虏中挑选出来的。
  这些天他因为亲政焦头烂额,李将军被母亲针对也很不好过,为了不让身边人受牵连他特意将亲信都派出去刺探民情,只要人不在宫里母亲就没法借题发挥。
  没本事执政就把位置让出来,不知道汉人有句话叫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母鸡在清晨打鸣是不祥之兆,妇人掌权颠倒阴阳会导致家破国亡,书上说的不错,他们大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少顷,满脸大胡子的武将快步进来,待小皇帝挥退左右才开始汇报他这些天的所见所闻。
  天不佑大夏,妇人掌权本就容易生乱,如今又有旱灾降临,民间百姓苦不堪言,大小部落中渴死饿死者不知凡几,陛下再不支棱起来大夏就有亡国之兆啊。
  李秉常也很着急,可是他着急也不能让老天立刻下雨。
  梁氏已经掌权好些年,党项部落要麽被他们拉拢要麽被他们打压,他如今孤立无援根本斗不过他母亲。
  这可如何是好?
  李将军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宋人兵强马壮,不若放弃黄河以南的土地和宋人握手言和。若能得大宋皇帝的册封,太後定会放权。”
  李秉常眼睛一亮,“对啊,国中部族被母亲拉拢,朕还可以找宋人合作!”
  他母亲接连几次对宋示好都被无视,要是他能得大宋皇帝的册封,母亲投鼠忌器也不敢对他太狠。
  宋军强盛,早晚要和大夏争夺地盘,他现在主动让出黄河以南的土地,宋军就不能再侵扰他黄河以北的地盘。
  妙啊!


第255章
  *
  李秉常登基时还是个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儿,梁太後忙着稳住地位没空管他,想着宫里都是她的亲信没有外人便任由小皇帝野蛮生长。
  小皇帝长的一点儿也不野蛮,相反,他和他那英年早逝的亲爹一样都非常喜欢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
  是遗传还是耳濡目染不好说,反正等梁太後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小皇帝已经开始叛逆不听她的管教了。
  她要把小皇帝身边的人都处理掉,小皇帝跟她一哭二闹三上吊,她能掌权主要是依靠皇帝生母的身份,一举一动都被朝堂上下盯着,闹的太难看最终还是她让步。
  不然能怎麽着?她还和不懂事的孩子一样一哭二闹三上吊?
  最终经常陪在小皇帝身边那几个亲信一个都没处理掉,只换了批无关紧要的侍从奴婢。
  即便如此,小皇帝还是和她大闹了一场。
  朝堂上内忧外患,她身边也是内忧外患,简直比刚进宫那段时间还要命。
  偏偏嵬名氏看她哪哪儿都不顺眼,她想在朝堂立足必须依靠这个亲生的儿子,不然非得换个听话的宗亲上位不可。
  李秉常年纪小但是不傻,他知道他母亲心狠手辣起来不会顾及母子之情,闹也是踩着底线闹。
  他的叔伯叔祖们现在都不敢明面上和母亲过不去,使绊子都是暗戳戳的使,皇帝身份和儿子身份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他得谨慎谨慎再谨慎。
  李将军说了,他和母亲这种情况中原出现过很多次,太後冷酷无情的话能把皇帝囚禁起来当傀儡,他只是个傀儡,还没有被囚禁起来,该低头时就低头,避免真的沦落到被囚禁起来的地步。
  呵,那是中原,他们大夏和中原不一样。
  母亲没法在朝堂上一手遮天,他今天被囚禁部族首领们明天就能把他捞出来,根本不带怕的。
  再说了,这不还可以找汉人或者契丹人帮忙吗?
  辽国这几年忙着平定辽东叛乱没空管其他的,宋国兵多将广底气足,打吐蕃的同时分出一点点精力就能帮他解决大部分问题。
  虽然代价有点大,但是不重要。
  若是皇帝都只能寄人篱下,还要那麽大的疆土干什麽?给乱臣贼子添砖加瓦?
  不行,他要找大宋皇帝给他做主。
  小皇帝握紧拳头,现在身边所有人都和他过不去,只有李将军和他的几位汉人幕僚一心为他着想,他必须尽快掌权来保证身边人不被杀害。
  上次他能撒泼拦着,鬼知道母亲下次什麽时候发难。
  说什麽汉人狡诈不堪重用,只有党项人全心全意为大夏着想,母亲自己不也是汉人吗?
  李秉常心里各种念头,只恨自己年纪小不能和父祖一样雷厉风行。
  不管了,先和李将军商量如何和宋人合作,现在想太多没用,只有当上真正的皇帝才有资格发愁怎麽国强民富。
  李清:陛下圣明!
  ……
  皇宫里的事情瞒不过梁太後,李清刚到皇宫就有人去梁太後那里汇报,他人刚离开皇宫,小皇帝和他商量的内容就整理成册送到了梁太後面前。
  梁太後知道她儿子蠢,但是没想到那混账小子能蠢到这个地步。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