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162)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感觉比昨天回来的时候还吓人。
  狄青确实比昨天还要生气,文臣没上过战场不通兵事说出什麽离谱的话都有可能,他也有心理准备,但是前半辈子都在战场上拼杀的武将说出同样的话他实在冷静不下来。
  韩绛说要深入西夏境内筑城,他可以安慰自己说文臣高居庙堂不懂深入敌後有多危险很正常,但是种谔和折继世,这俩人是被夺回绥州的功劳冲昏头了吗?韩绛不知道敌後多危险他们不知道?这麽多年的仗都打哪儿去了?
  苏景殊狗狗祟祟挪到门口又挪到屋里,听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到底是怎麽回事。
  种将军和折将军……
  嗯,这顿臭骂挨得不亏。
  和他们之前想的不太一样,深入西夏境内筑城的主意并非出自韩相公,而是种谔种将军的提议。
  种将军和折将军擅自出兵夺回绥州後一度被朝臣骂的体无完肤,但是最後官家扛住了来自朝臣的压力,俩人的官职都没有变动,并且因为夺回绥州的功劳得了不少赏赐。
  只是没有升官加爵。
  当时朝中吵的太厉害,没有把他们贬官下狱已经是官家努力的结果,再给他们升官加爵整个朝堂都得翻天。
  虽然很对不起他们,但是当时官家刚登基也不好和朝臣闹的太僵。
  这几年种谔和折继世任劳任怨经营才建成没几年的绥德城,如果没有意外,绥德城很快就能和青涧城一样成为人口衆多商贾纷至沓来的大城。
  等绥德城经营起来,绥州就能以绥德城为中心经营起来。
  没办法,偌大的绥州在西夏手里就是片野地,别说城池了,连像样的村寨都没几个。
  官家一直对当初招降绥州嵬名山没有封赏武将心怀愧疚,没有意外的话应该会在大宋主动攻夏时补上封赏以鼓舞士气。
  现在看来,怕是得换个法子鼓舞士气。
  两位将军许是对当年的事情心有怨言,也可能是想攻下银州让朝中骂他们的人看到夺回绥州的好处,经营绥德城的时候也从未放弃继续收复失地。
  绥德城已经在横山深处,他们选址的时候非常谨慎,直接将城建在无定河边,既方便百姓取水用水也方便屯田。
  朝中那些反对收回绥州的大臣脑子里多少都有点水,不说整个绥州,就只新建的绥德城一座城就能控制无定河以及附近百里的游牧部落。
  没有拿回绥州之前大宋只能望横山兴叹,拿回绥州之後大宋能控制的地方就直接深入到横山里面从此可以和西夏分庭抗礼。
  那麽重要的地方他们凭什麽不要?
  不谈他们辛辛苦苦劝降嵬名山的过程,就问绥州那麽重要他们凭什麽不要?
  好不容易把地盘拿回来不论功行赏也就罢了还要拿他们下狱问罪,他们是什麽很贱的人吗?
  之前有郭逵压着不许他们冒险深入西夏境内,韩绛来了之後种谔被提拔为鄜延路兵马钤辖,俩人一琢磨发现韩相公这是要重用他们,于是深入西夏境内收复失地的计划就又提上了日程。
  先重建罗兀城,然後以罗兀城为中心在西夏境内修筑堡寨六座,如此一来,大宋必能以堡寨群为依靠拓地千里。
  韩相公一听觉得此计可行,仨人一拍即合,然後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小小苏大人避开砸到身边的茶杯渣渣,再看看虽然低着头但是明显不服气的两位将军,又狗狗祟祟的退出去。
  情况不对劲,他先躲为妙。
  院子里的亲卫队目光炯炯看过来,最前面的那位用气音问道,“大人,什麽情况?”
  苏景殊示意他们撤远一点,不要打扰屋里的三位上演全武行。
  “深入西夏境内重建罗兀城的主意是种将军和折将军出的。”
  “难怪。”亲卫队衆人恍然大悟,“接下来怎麽办?”
  苏机宜摇头,“不知道,等元帅出来再问。”
  话音刚落,屋里的动静就停了下来。
  种谔和折继世从屋里出来,表情都不怎麽好。
  苏景殊还在想要不要避一避,种谔已经调整好心情主动上前打招呼。
  苏大人:???
  简单的寒暄过後,苏景殊扭头看向他们家元帅。
  什麽情况?
  狄青沉着脸解释道,“去年被李复圭下狱抵罪的种咏是他兄长,若非我们去的及时,种咏可能已经被冤死狱中。”
  种谔兄弟几个能力不及种老将军,但是都是知恩图报的真性情,不用担心他们背後捅刀子。
  苏景殊松了口气。
  他还以为种将军要挑拨离间呢,吓他一跳。
  对不起对不起,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狄青没有多说,让他和亲卫队都去吃饭,吃完饭和他一起去军营看看。
  亲卫问道,“元帅不吃?”
  狄青磨牙,“气都气饱了。”
  苏景殊劝道,“还是吃点吧。”
  人是铁饭是钢,昨天晚上就因为火气上头没吃饭,今天早上再不吃万一饿晕在军营怎麽办?
  狄元帅饿晕在延州大营的消息传出去,韩相公得被西军将士骂死。
  还是说元帅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狄青:……
  算了,他吃饭。
  天色还早,闹剧过後又吃了顿饭才算大亮。
  去延州大营要和经略使郭逵打招呼,韩绛只是想把他调走,京城的调令下来之前倒霉的郭将军还得继续待在延州。
  大概这些天过的实在煎熬,郭将军和他身後的赵机宜精神都不太好,俩人的黑眼圈都重的和国宝有一拼。
  狄青拍拍资历比他老很多的倒霉蛋,“郭将军辛苦了。”
  现在的情况不能怪他们俩,谁来都是这个结果。
  种谔和折继世也不想想,郭将军同样是久经沙场的悍将,他死命拦着肯定有他的理由。
  唉。
  几人骑马前往城外大营,到的时候士兵正在操练。
  郭逵介绍道,“韩相公来到鄜延路後将鄜延路分为番汉七军统一指挥,种将军和折将军分别为一军主将,如今营中只有一军。”
  苏景殊揉揉耳朵,“将军,我怎麽听着有人在哭?”
  “西夏一日不如一日,每月都有番邦部落前来归附,韩相公将前来归附的番邦部落编成番军,且对新归附的将士非常亲厚,军中有什麽犒劳奖赏都紧着番军来。”郭逵的脸色愈发沧桑,“前两天韩相公下了个新命令,他说番邦将士更擅长马战,让汉军骑兵将战马送给番军。这不,里头的汉军骑兵正抱着马头哭呢。”
  苏景殊:???
  狄青:???
  不是,韩相公到底想干什麽?
  招抚番邦是得用银钱犒赏,毕竟是拉拢人心,这钱花的很合理。
  可他让汉军把战马让给番军是不是有点过分?这和指着汉军骑兵的鼻子说他们没本事有什麽区别?


第237章
  *
  苏景殊精神恍惚,“把汉兵的什麽送给番兵?”
  郭逵半死不活,“战马。”
  狄青两眼空空,“把谁的战马送给番兵?”
  郭逵心如死灰,“汉军的。”
  不用俩人再问第三句,郭将军已经自顾自重复了一遍,“你们没有听错,我也没有说错,鄜延路的战马不够分,韩相公让汉军骑兵将战马让给番兵,现在骑兵正在里面和他们的爱马告别。”
  狄元帅张了张嘴正要问什麽,郭将军再次未卜先知,一脸疲惫的回道,“我劝过,但是结果元帅也看到了,韩相公根本不听。”
  大宋的确缺马,游牧部落也的确比大多数汉人擅长马战。
  话说的没错,但是因此让汉军将士将战马让给番军将士就是不对。
  番邦部落愿意归附和他们愿意为大宋尽忠是两回事,秦凤路为了防止番兵复叛将他们部落里的青壮年全部打散编入各军,只留老弱妇孺归原部落首领管理。
  他们鄜延路可好,直接将前来归附的番邦部落全部编入番军。
  不是不能这麽编,而是现在不是让番兵单独成军的时候,至少过个三五年等他们稳定下来再说。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