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298)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武将崛起需要契机,苏相和狄王爷交好,後期开疆拓土的武将多多少少都和他有关系,所以很可能不是他不会,而是他要将机会留给需要崭露头角的年轻人。】
  【这麽一想就合理多了,苏相还是那个无所不能的苏相。】
  刘邦啧了一声,“明白了,仙家偏心的不是老赵家,而是这位苏相。光说他厉害也不说让咱见见,不见识见识怎麽知道仙家有没有夸大其词?”
  其他人:……
  虽然他们也很好奇,但是仙家说的都是将来的事情,就算他们偷偷摸摸跑去凡间能看到的也只会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
  前脚偷偷摸摸跑去凡间,後脚被踢回地府劳改八百年。
  正常情况下他们还能找借口闹罢工,被打发去劳改的话连闹罢工的机会都没有,他们不要面子的吗?
  老老实实看热闹就行,不要引火烧身。
  仙家这次讲的是贤臣所以收敛了点儿,下次讲老赵家的皇帝肯定会继续缺德。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们耐心等待便是。
  兴许下次看热闹的时候凡间那位英宗皇帝已经到了地府,兴许下下次看热闹的时候这位备受仙家喜爱的苏相也到了地府。
  到时两个皇帝对比着说,老赵家的仁宗兴许就没脸哭了。
  那家夥的遭遇是挺惨,但是和当皇帝期间干的糟心事儿相比惨也变成了活该。
  乐子在後头,今儿就散了吧。
  光幕中大宋的辉煌还在继续,皇帝们耐着性子等到结束,说不上来心里是什麽感觉。
  可惜老赵家的人都不在错过了这个看他家辉煌的大好时机,下次再来能看到的就没这次友好了。
  不行,得把人骗过来。
  大宋的臣子们依依不舍的看着光幕消失,甚至想从头再看一遍。
  仙家不给他们多讲没关系,他们能根据透露出来的消息来推测未知。
  不怕“天机不可泄露”,就怕只透露一半,这比什麽都不告诉他们还难受。
  第一次看仙家点评都会好些天反应不过来,以前看别的朝代的家夥们念念不忘只顾得看笑话,轮到他们自己的时候才知道这感觉有多难受。
  滕宗谅抓心挠肝了好几天,到底还是没忍住搞事情,“我去找前辈们请教了一下,对凡间念念不忘的病症很好解决。”
  范仲淹和晏殊愣了一下,“怎麽解决?”
  尹洙睁大眼睛,“你想偷偷溜去凡间?”
  “知我者,师鲁也。”滕宗谅摇头晃脑,“放心,我打听过了,咱们悄悄回去看看不是什麽大事儿。”
  亡者无法改变现世之事,他们出现在凡间也没有凡人能看到他们,只能以旁观者的角度看一会儿而已。
  以旁观者的角度观看现世,他们需要的就是这个。
  晏殊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冷静,“据我所知,地府严禁冥官往返现世。”
  “没关系,我和师鲁有办法。”滕宗谅神神秘秘的说道,“咱们和官家他们不一样,上头对皇帝看得紧,除了皇帝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速去速回就没问题。”
  他都能总结出来经验了,可见以前这麽干过的不在少数。
  范仲淹没有直接答应,“你先说说是什麽法子。”
  滕宗谅大手一挥,“简单,请黑白无常喝一顿,前辈们都是这麽出去溜达的。”
  范仲淹:……
  讲真,地府到现在还没崩真的说不通。


第308章
  *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晨曦初露,天色尚早,皇宫门口的御街已经热闹起来。
  今天是三月十五,乃是半月一次的朔望朝参,京城所有有朝参资格的文武官员都要前往皇宫紫宸殿参加朝会,御街两侧的长廊在夜半时分便已经香气四溢烟雾缭绕。
  朝会的时间很早,不是所有官员家中都有厨子,就算家中厨房能时时准备餐食,官员刚起床也未必有吃东西的胃口。
  但是朝会那麽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行,听同僚汇报情况的时候饿晕过去太失礼,怎麽着也得吃点东西垫垫。
  就算官员不吃,随从们候在外面也得找东西填肚子。
  参加朝会的官员熙熙攘攘三四百人,加上随行的车夫随从,每次朝会聚到御街的人不是个小数目,人多生意自然也就来了。
  御街两旁的走廊长达千步,每到朝会都会有许多摊位赶早出摊,水饭、爊肉、干脯、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应有尽有,还有担架子卖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羮、撺肉、等小食的摊贩,南北风味应有尽有,能让来自大宋各地的官员都找到合口味的美食。
  官员在御廊中吃饱喝足踱着步子走向皇宫宣德门,路上遇到熟悉的同僚打个招呼说说这半个月的情况,然後三五成群继续往前走。
  宰相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枢密使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宰执之臣身负军国重任,待遇和寻常官员也不一样,寻常官员在宣德门外下马步行入宫,两府宰执却可以直入宫城。
  羡慕吧?本事换的。
  本朝人才辈出,两府宰相各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力不够出彩都进不了政事堂和枢密院的门。
  官员们进宫参加早朝,随从们填饱肚子後聚在一起说话,忙碌了大半个早上的摊贩们也开始收拾东西歇歇。
  朝会要到中午才结束,他们中午还能再卖一阵。
  卖酥饼的小贩侧着身子和旁边卖粉浆面的摊子说道,“刚才苏相公是不是从咱这儿过去了?那护卫队浩浩荡荡得有三四十人,瞧着都是精壮的大小夥子。”
  “看你那没见识的样儿。”粉浆面摊主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拉着小马紮过去给才来没几天的新人讲当年的宰执仪仗队是如何的辉煌,“想当年,执政宰相的随班足有一百多人,前有腰系金带的朱衣吏引路,中有宰执才有资格撑起的青罗伞,後有禁军将士殿後,所到之处官员百姓皆避道行礼,那才叫一个风光。”
  宰相的官府是紫色的,有一说一他们大宋朝的相公们模样都不差,就算年龄上来了也是出挑的儒雅大叔。
  他们这些老百姓平时最爱看的就是宰相出行,时不时还有胆大的过去送家里种的蔬菜水果,那场面看多少遍都看不够。
  卖酥饼的小贩好奇的问道,“以前场面那麽大?怎麽现在只剩下这麽点儿人?”
  他是从家中长辈手里继承的摊位,头一次在朔望大朝时摆摊还怪紧张的,刚看到三四十人的仪仗队感觉风光的很,一听旁边人说以前的仪仗队足有上百人瞬间觉得三四十人不太行。
  两府相公夙兴夜寐为国操劳,仪仗队风光点儿怎麽了?
  粉浆面叹气,“是苏相公觉得仪仗队人数过多太招摇主动和官家提的,开始时官家还不大同意,是他据理力争才有现在的结果。”
  卖酥饼的小贩立刻改口,“如此朴素无华,不愧是苏相公。”
  日头逐渐升起,御街两侧热闹完渐渐安静,京城中别的地方的热闹却是从清晨一直到半夜,像勾栏瓦舍更是笙歌燕舞日夜不休。
  好一个繁华盛世,好一个热闹京城。
  滕宗谅和尹洙轻车熟路的找黑白无常喝酒然後带着俩不太清楚地府潜规则的家夥悄咪咪回到凡间,就是不知道哪儿出了问题,落脚的时间和他们计划的不太一样。
  他们计划的应该是英宗皇帝刚登基那几年,结果到了之後随便找了个衙门瞅了一眼,发现现在竟然是个没听说过的年号。
  寻常元年?啥寻常?年号寻常?
  不确定,再瞅瞅。
  哦豁,还真是年号。
  听百姓的意思年号是皇帝拍板非要定的,说是他们大宋已经将明面上的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希望今後年年都能和这些年一样繁荣昌盛,让大宋的繁华只是寻常。
  听着很有道理,就是有点不走寻常路。
  据说本来有些老古板不想同意,但是想想他们官家为大宋操心劳力那麽多年难得任性一回,索性就眼不见心不烦。
  大不了就让他再用三十年。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