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穿到北宋当权臣 下(150)

作者: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11:03 标签:爽文 无CP 穿越时空 轻松 基建 历史衍生 七五

  他这是知道小韩相公和老王关系好,不知道的看到他带的两个宣抚判官还以为俩人有仇呢。
  蔡大人此番回京进入枢密院,陕西转运使的位子就空了下来,狄元帅把其他衙门的人事调动说了个遍儿,怎麽把转运使司给漏了?
  新任陕西转运使还没定下来?
  搞不懂,等过几天姚将军回来问问。
  “二郎。”
  姚古还在琢磨他爹升官之後能涨多少俸禄,俸禄多了能不能多给他点零花钱,猛不丁听到他们家老师温声细气的喊“二郎”差点蹦起来。
  怎怎怎怎怎怎怎麽了?
  好端端的干嘛喊的这麽吓人?
  苏老师收好信件,看着比他小好几岁的学生温声道,“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姚古鼓了鼓脸,垂头丧气的站起来,“没有。”
  苏老师清清嗓子,“隔壁吕家五个孩子四子登科,老师不指望你和你哥都考中进士,能考上一个就行。”
  姚古:???
  人言否?
  他哥都在战场上杀的七进七出了还考什麽进士?说来说去他们老姚家能指望上的还是他一个人啊!
  刚还庆幸他不用被“吕家xxxx”蛊毒,转头无良老师就用上了,要不要这麽学以致用?
  吕家兄弟几个的年龄都够当他爹了,把他们放一起是不是不太合适?
  小姚同学很郁闷,他本来就是借取信的机会跑出来的,本以为老师看到信後会把功课的事情忘掉,没想到忙活半天还是得回去写那些糟心的文章。
  科举考试就不能光考贴经墨义吗?文章有什麽好写的?
  他能默写会背诵就证明他会识字会写字,军中能写会读已经是很优秀的人才,何必连写文章也要考?
  不如省下时间去隔壁和白大人学高深武功。
  虽然战场上讲究一力降十会,但是白大人那种漂亮的打法也很吸引人,他也想潇洒的翻墙潇洒的上房潇洒的飞檐走壁。
  有这个写文章的时间他轻功都学会了呜呜呜呜。
  苏景殊摇摇头,将没有自制力的小姚同学赶回隔壁房间写作业,顺便去隔壁和白五爷说没事儿别老带这小子体验轻功。
  武举考试的文化课已经很简单了,让这小子去考读书人的考试他得当场撞墙。
  西夏求和失败安静的和鹌鹑一样生怕大宋有动作,吐蕃董毡部刚去西夏劫掠过又得了大宋的封赏也高兴的很,西北各州都忙着休养生息,看上去暂时不会再起战事。
  所以狄大元帅才能陪乐平公主一起在京城过中秋。
  姚兕回来的时间比姚古猜的晚了半个月,他不是一个人回的京兆府,而是和新任陕西转运使冯京同行。
  冯大人的马车和西北的粗狂格格不入,出行时带的行李装满十几辆大车,长长的车队刚入城就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苏景殊看着那点缀着金玉的车驾,大概知道狄元帅前些日子送来的信件中为什麽没有新任陕西转运使的消息了。
  官家肯定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派这人来!
  冯京来之前已经派人准备好房宅,他行李多带的下人也多不方便住官舍,不过他钱多不怕找不到宅子住。
  “许久不见,看来子安在京兆府待的挺开心。”
  苏景殊讪讪笑笑,规规矩矩的上前行礼。
  姚兕翻身下马,直接把带冯大人熟悉转运使司的活儿扔给苏景殊,他刚升官得去军营瞧瞧。
  嘿,又是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他们西北这次真是捅了状元窝了。
  两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都在京兆府,西北的文运肯定能起来。
  苏景殊目送姚将军走远,等冯京安排好家里便带他去转运使司衙门熟悉情况。
  本朝为了防止结党营私明令禁止应试举子对主考官自称“门生”或者称主考官为“恩师”,但是当届考生对主考官和阅卷官肯定还是比其他官员亲近些。
  他在司农寺时被安排去和小韩相公一起完善募役法就是因为小韩相公是他那一届的阅卷官,只要分歧不是太严重,看在曾经短暂的师生情上也能冷静下来好好说。
  当然,派冯大人这个当年的主考官来陕西当转运使肯定不是因为他,他只是个小小的机宜文字,还没到影响官家调动转运使这等地方大员的程度。
  以他对官家的了解,派冯大人到陕西当转运使单纯是因为他会赚钱。
  纠结的原因也很简单,冯大人太会赚钱。
  寻常官员上任都是怎麽简单怎麽来,能不露富就不露富,就算炫耀也不会炫耀到把房宅车马都折腾成一眼就能看出价格不菲的样子。
  冯大人不一样,他凭本事赚的钱就要光明正大的花。
  不敢见人的钱财大部分来路不明,他冯当世的钱经得起查,既然经得起查凭什麽不让他光明正大的花?
  就……
  挺拉仇恨的。
  还有就是,冯大人和老王的关系非常不好。
  老王主持新法之前俩人的关系还可以,新法开始推行之後就不行了。
  冯大人上疏万言说新法不可行老王在胡闹,老王当堂反驳说冯当世中邪了最好直接把人贬回家种田。
  额……
  这麽说吧,虽然老王因为新政和很多人闹翻,但是朝堂上闹翻之後私底下该怎麽相处还是怎麽相处。
  只有冯大人这里,俩人见面不互怼几句都是对方昨天晚上没休息好脑子没反应过来。
  而新法的推行在路这一级归转运使司管。
  冯大人会赚钱,加分项。
  冯大人反对新法,扣分项。
  冯大人非常会赚钱,加分项。
  冯大人非常反对新法,扣分项。
  如今冯大人已经抵达京兆府,看来在官家心里还是搞钱更重要。
  转运使司的情况很复杂,苏景殊不是转运司的官只能简单介绍一下衙门里的常驻官员,具体情况还得冯大人上任後自己熟悉。
  冯京对这个新差事很满意,虽然王介甫老是和他过不去,但是官家觉得他有本事,不光没有把他贬出京还让他进了枢密院。
  此番西北局势大好,先前被朝中群臣畏之如虎的地方在连番大胜後成了香饽饽,他若是在西北有所建树,过几年回京就有机会进入政事堂。
  到时他和王介甫都是宰相,看看究竟会是谁贬谁。
  “我没记错的话,子安应该是经略司的机宜文字。”冯京笑眯眯说道,“怎麽?陕西转运司人手不够用,还要从经略司借人帮忙?”
  苏景殊心中叫苦不叠,面上还得维持应有的礼貌,“转运司的人手够用,下官只是偶尔过来帮忙。”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他就知道,他就知道这人肯定会问到新法。
  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他说还不行吗!
  苏大人扯扯嘴角露出笑容,直接带冯大人去他在转运司的办公处汇报工作。
  转运司其他的工作他不清楚,新法相关的事情冯大人尽管问,答不上来算他输。
  冯京:……
  倒也不用这麽认真。
  苏景殊将陕西路这大半年来的新法推行成果,或许不能称之为成果,应该说是教训,把陕西路这大半年来的新法推行教训一五一十讲给新任转运使听,说完之後破罐子破摔,“陕西土地贫瘠,百姓生活艰难,下官在新法上有些别的想法,过些天整理成册再交给大人。”
  他知道问题很大,已经在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了,求冯大人不要上来就一刀切。
  小小苏:QAQ~
  冯京哭笑不得,“我又不是不讲道理,不用这麽紧张。”
  臭小子就差直接说“想废黜新法就直接从我的屍体上踏过去”了,再听不出他的言下之意还能得了?
  苏景殊眨眨眼,乐呵呵凑上去,“大人看到了,陕西四路都缺钱,大人有什麽好主意?”
  “缺钱不是问题,只要有足够的人口,银钱自然会出现。”冯大人笑的危险,“小子,眼光放长远些,天下不只有大宋,大宋之外也不只有吐蕃、党项和契丹。”
  干坐着发愁不会生财,边军消耗大没关系,大不了就招募人口以商养军。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