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44)
沈回观察着屠海的细微变化,知道他没放心上,这才道:“沈回。”
“好名字。”
屠海随口一说, 其实并不知道这名字好在哪。
他的心思全在那张纸上,盯着字看一会, 又问沈回,“怎么会写这个字?”
人在这种情况下写的字,一般都会有些特殊的意义。
屠海看不出“还”字的特别,便张口问了。
“还”的意思有很多种。
还家, 归还, 还原, 回报, 报复……
于沈回来说,此字还有一个意义。
兄长,沈还。
沈回低眸沉声道:“是故去兄长的名讳。我的字, 兄长教过许多。写字时,难免会想起他。”
屠海了然,并未再追问,心中倒是觉得可惜。
无缘见到比这更好的字。
……
云霞酒楼的一顿饭,吃去凌星一两银子。
屠海并不重口腹之欲,又或是他吃过的好东西比较多,云霞酒楼的菜色没有好到屠海喜爱的程度。
镇子小,好东西也少。
按着凌星前世吃的那些菜色来说,云霞酒楼的菜确实不够看。
但是不耽误它卖的贵。
一两银子,他要起早贪黑卖十几天包子才能赚到。
屠海临走前给了凌星准信,说回去就会安排手下帮忙寻人。
凌星把凌月的外貌特征说一遍,屠海拿纸笔记下后就带着手下人走了。
桌子上菜基本没动,凌星是不好意思多吃,虽然他这具身体挺馋的,但席间也只能忍着,不好露怯。
后面那些菜都被许七带回去了,人家帮忙请人,也不介意菜色被动过,凌星便将其全都给许七。
不能再做凉粉,凌星却不打算少项收益。
他准备在包子摊再加个发糕。
做发糕要糖,也不用特别多,加些进去能吃出淡淡的甜味就够。
白糖价贵,一两要十六文,一斤一百六十文。
红糖一两比白糖便宜六文,要十文。
蜂蜜的价格随着季节和不同花蜜有调整,春夏秋三季,最便宜的花蜜一两是八文,比红糖还便宜两文钱。
但冬季的时候,即便是最便宜的花蜜,也与白糖一个价。
富贵人家爱花蜜更甚红糖,一年四季这东西都不愁卖。
至于贵价的蜂蜜,那是一两银子都有卖的,那些根本不在凌星考虑范围内。
做发糕用麦芽糖的话,甜度不够。
得用蜜或糖才可以。
糖坊街就有个大糖铺,里面什么样的糖都有。街道尽头,就是云霞镇唯一一座糖坊。
也因此这条街才叫糖坊街。
从酒楼出来,凌星去糖铺买糖。
在红糖和白糖之间抉择一番,买了二两白糖。
红糖发糕也很不错,但它加糖的比例太多。同样大小的发糕,红糖需要二两糖,白糖则只要三分之一。
从做发糕的成本上来看,白糖反而比红糖便宜些。
买好糖,凌星又去干货铺子买了三两的干红枣。
白糖加红枣干,共花去四十二文。
回到家已经下午。
地里的土翻的差不多,沈家人今天都在家。
沈呈山和沈归父子俩翻院子里的小菜地,曹满月带着孩子们打扫家里,徐有芳在做绣活。
凌星先将明天要用的面揣上,然后开始做发糕的面糊。
他先做个小点的练练手,取半两的白糖来用。
发糕的面糊做起来不难,步骤与平时弄面差不多。就是最后的状态不太一样,发糕的面糊要更粘稠湿润。
凌星估摸着状态对了,他先盖上竹编的盖子让其发酵。
趁着这空闲,他要洗刷一下蒸笼。
抱着蒸笼到水井边时,发现木盆里面已经打好了水。
以为是家里谁打的要用,转头要询问。
沈归正巧顶着一脑门的汗过来,“哥夫用吧,那是二哥给你打的水。对了,爹叫我来问问哥夫,有没有想吃的菜,看看要不要多翻些地出来种上。”
凌星知道是沈回给他打的水,便直接蹲下着手洗蒸笼,同时问沈归,“家里都会种什么?”
“按着季节会种葱姜蒜,白菜,空心菜,卷心菜,丝瓜,葫芦瓜,南瓜这些。”
凌星回想着原身的记忆,前朝的时候有往西边和海的另一边通商,带回不少的种子。
禹朝建立时间尚短,内部还有些动荡没稳定下来,通商之事倒是按下没有再开。
不过前世该有的果蔬,这里基本上都有。
就是价格不一。
沈归说的这几样,种子价格都是便宜的。
凌星想吃西红柿和黄瓜,夏季时,要是做凉皮有黄瓜丝在里面也好吃。
西红柿的话,切一切撒上白糖,更是酸甜可口。
他前世小时候,还最喜欢喝后面剩下的汤汁,甜甜的可好喝。
爷爷知道他爱喝,每次都给他留。
想到从前,凌星情绪短暂的低落,很快又深呼一口气,调整过来。
“西红柿和黄瓜吧。”
沈归咧嘴一笑,“娘也说今年种些呢,还有那茄子说也要种。咱家今年是真一点也不缺菜吃。
这两样的种子价格贵,按着以前他家的条件,哪怕是只贵一文,也不会买的。
凌星不怕菜多,他这段时间在镇子里出摊子,对镇子也是有些了解的。
“有多的话,可以带去镇上卖钱。镇子里干什么都要买,瓜果蔬菜这些只有不够卖,没有卖不出去的。”
听说能卖钱,沈归脸色一喜。
之前还发愁怎么攒钱呢,这会被一提醒,脑袋倒是转过了弯来。
他寻思着多开点地,到时候问他爹娘借点钱,地里出菜的话就拿去镇子上卖。
这不比找短工来的强。
沈归急不可耐的跑走,去找沈呈山商量着今年多开些地出来。
在院子里肯定不够,得在山脚下。
院子外的地大是大,就是要防着野兽蛇虫霍霍,也不是个轻松的活。
不过看在四儿子好不容易有点当爹当相公的样子,晓得动脑子赚钱养家,而不是跟在媳妇孩子后面,撒娇耍宝要疼要吃的。
沈呈山很是欣慰,大手一挥就说会帮着刨地。
给沈归乐的合不拢嘴。
……
发糕面糊第一遍发酵好,凌星洗了些红枣,先切下两边的大枣肉留着备用。
枣核两侧的枣肉各自切成枣丁,拌在面糊里面。
搅拌好后,进行二次醒发。
这次时间比起第一次要短许多。
等醒发好后,凌星把前面切下的两侧大枣肉摆在面糊表面。
沈来被凌星哄来烧火,承诺第一块发糕是属于他的。
大陶盆直接放在竹篦子上,盖上锅盖开始蒸。
过了一阵子,发糕蒸好,它的香甜顺着蒸汽往外冒。
沈来鼻子最是灵,他嗅着鼻子闻味道,眼睛紧盯着锅。
“哥夫,好香啊!”
凌星闻味道也觉得不错,他稍微掀开一些看看发糕状态。此时发糕已经整体冒出了陶盆许多,膨发的很好。
“小五可以把火慢慢撤掉了。”
“好!”
沈来逐渐降低火势,灶膛彻底熄灭后,凌星没急着开盖子,而是又闷了一会。
好不容易等到掀开锅盖,沈来探着身往锅里看。
刚往前凑一些,就闻见了枣香还有淡淡甜香。
沈来咂咂嘴,想吃。
发糕白白胖胖的,顶部膨胀出陶盆。表面的枣肉排列整齐,红白相间,看的人忍不住的想抠上面的红枣吃。
沈来看的手痒,恨不得把上面的枣全给抠了。
但他也就想想,不敢真的伸手抠。
凌星向来说话算话,发糕稍微冷一点后倒出来,第一块就给沈来切。
切开的发糕里面有蜂窝状,散发着更浓郁的甜香。
沈来迫不及待的抠下他那块发糕上的红枣肉,经过高温蒸熟的枣肉,更加的细腻香甜。
咬一口柔软的发糕,淡淡的甜香,夹着一些枣味,味道丰富口感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