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43)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家里的事情,齐管家和白玉打理得井井有条,完全不需要他费心。
  后来想想还是去整理他的嫁妆吧。
  谢宁陪嫁了两个庄子,三个铺子。
  庄子太远,而且每年的收益都差不多,每年收粮时巡查一次便可。
  谢家陪嫁的三个铺子,一个是粮油铺子,一个是杂货铺子,还有一个是书铺。
  陪嫁粮油铺子,是因为他们在北疆的时候,缺粮饿过肚子。哪怕现在到了京城,丰衣足食,还是有隐忧,开一个粮油铺子,以后就不怕缺粮了。
  杂货铺子主要是谢家有货源渠道,可以拿到优质的货品,谢宁不用多费心,只要不被人蒙骗,收益是稳定的。
  书铺是当年谢宁跟连英杰定亲后,谢母特意开的。既然宁哥儿未来的夫婿是个书生,他们武将出身,没有什么文气,开个书铺沾染些书香气也好。
  现在宁哥儿嫁的虽然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但现在的夫婿还是个书生,以后用书从自家书铺直接拿,倒也方便。
  谢宁打算去书铺看看,有什么科举书可以给陆川用,自己顺便看看有什么新奇的杂记。
  和陆川不同,谢宁用完午膳,美美地睡了个午觉,才起身准备出门。
  陪嫁的书铺叫墨雨书铺,名字跟翰墨书局有些相像。
  在大安朝,书局相当于是现代的出版社,书铺相当于是书店,只能代售书籍,没有出版书籍的资格。
  大安朝建国一百五十余年,百姓安居乐业,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话本小说空前发达。
  以前书铺也是能出版书籍的,但书铺竞争激烈,为了抢生意,出版了不少夺眼球却下作的书籍,还有些印刷了传播邪教的书籍。
  整个书籍市场一片混乱,好书烂书混在一起。
  有大儒觉得这样不行,便上书先帝,先帝看完大儒的上书,也觉得书籍市场混乱不堪,不管不行,遂下令官府把那些下作和传播邪教的书籍销毁。
  再令官府管控出版,只有得到官府同意文书的书铺,方可出版书籍。
  慢慢地,能出版的书铺变成了书局,只负责出版批发不零售。
  京城有三家书局,翰墨书局主要出版杂记话本小说类书籍,青柳书局主要出版科举用书和举子名人的诗集文章,最后一家书局是在翰林院名下,主要印刷朝廷文书、邸报以及翰林院编撰的书籍。
  墨雨书铺内,掌柜的正在向谢宁介绍书铺的经营情况。
  “公子,我们书铺分为两个区域,一边卖杂记话本,一边卖科举用书。两边分开,有需求的客人可以往自己想去的区域找书。”
  “还有一些读书人,买不起整本书,我们书铺也设了桌椅,可以让他们在店内抄写,自己抄写的书籍,跟印刷的相比,可以便宜一半价钱。”
  谢宁点点头,陈掌柜打理得不错。
  之后陈掌柜拿来这一年来的账本,谢宁翻看起来。
  出嫁前那段时间的学习,还是有点用处的,至少谢宁能够看得懂账本了。
  不过谢宁算数不行,对账本比较慢,看了一本账本了,他果断决定带回去,在家慢慢核对。
  陈掌柜着人找来这三年的账本,给谢宁打包装起来。
  这是墨雨书铺所有的账本了,这间书铺也才刚开张三年。
  这书铺靠近国子监,除了他家的书铺,整条街上还有两家书铺,可谓竞争激烈啊。
  陈掌柜说:“我们书铺也才开张三年,跟其他两家书铺相比,客量比较少,只能以服务吸引一些穷苦的书生来抄书,所以赚得不多。”
  谢宁点头表示理解,他也不是完全不懂,知道一间铺子生意要好,要么靠新奇来吸引客人,要么靠时间来建立口碑。
  墨雨书铺没有什么新奇的书籍,陈掌柜能经营成这样,已经算是很有能力了。
  谢宁突然想起《珍娘传》,下月初一前翰墨书局便会在各大书铺铺货。
  谢宁问:“最近很受欢迎的《珍娘传》,你可跟翰墨书局预定了?”
  陈掌柜恭敬答道:“属下打听过《珍娘传》的传播,按照其受欢迎的程度,向翰墨书局预定了五百册,应该能卖完。”
  现下的书局出版书籍,会先找书铺谈,书铺再向书局预定书籍,书局按照各大书铺预定的数量,自己估算着印刷,一旦预定了,概不回收。
  有些书卖得好,预定的数量少,再定就没货了,到手的钱都没法赚。有些书卖得差,却定了一大堆,最后砸手里,只能自己承担这个亏损。
  所以要向书局预定书籍,还得有一定的眼力经验,才能赚到钱。
  谢宁刚刚翻账本,大多都是赚的,所以他相信陈掌柜有这个眼力。
  这只限于杂记话本,像是科举用书,店里囤多少,都能卖完,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每年都有人要科举,科举用书每年都有消耗。
  谢宁让人抬着账本,准备回去。
  临出门前,谢宁对陈掌柜说;“翰墨书局把《珍娘传》送来后,给陆家这边送二十本来。”
  陈掌柜应下:“好的,公子。”
  谢宁虽然看过了,但他娘和大嫂还没看过呢,到时候他回娘家一趟,给他娘和大嫂送去。
  陆川到家时,天已经暗了,真真是应了那句披星戴月啊。
  谢宁在正院听下人来报,说大爷回来了,就吩咐厨房把饭菜端上来。
  冬天他们平时用膳比较早,因为要等陆川,饭菜一直温在锅里。
  谢宁一见陆川的身影,便高兴地说:“你可算回来,我都饿了。”
  陆川看见谢宁这么有活力的模样,疲惫的脸上露出笑容。
  陆川感动道:“以后饿了就先吃,不用等我,我以后每天这个时间回来,可别饿坏了。”
  谢宁支吾道:“倒也没有那么饿啦!”
  谢宁有些心虚,他巡视完书铺回来,确实是饿了,但吃了两盘糕点,现在已经不饿了。如果他没吃那两盘糕点,肯定不会等陆川的。
  陆川看着陆续上桌的菜,说道:“宁哥儿先吃着,我去洗把脸再来。”
  他今天可累惨了,五节课,几乎没停过,比他在现代上大学一天满课还难受。
  想到以后每天都要这样,陆川累到没食欲的胃,更加没食欲了。
  陆川坐上桌,见谢宁还没开动,在等着他。
  感动之下给他夹了一块排骨,谢宁夹起排骨开始大快朵颐。
  虽然谢宁现在不饿,但饭菜上来,他还是很有食欲的。
  陆川就着谢宁吃饭的动作,不自觉间吃下了不少饭菜。
  陆川以前不理解,为什么简单的直播吃饭,会有那么多人观看,现在他懂了。
  饭后,撤了碗筷,有丫鬟上了一壶茶,可以解腻。
  谢宁喝了一口茶,说:“夫君今日进学,不知学得如何?”
  陆川苦笑道:“课程时间略长,我已太久没去书院读书,身体承受不来,待过段时间便能适应了。”
  陆川刚回来时,谢宁看他一脸疲惫,竟产生了一丝心疼,只想着让他吃饭休息一会儿。
  现在询问,也不过是想为他分忧。
  谢宁安慰道:“夫君定能适应的。”
  之后谢宁想让他回房洗漱休息,陆川却道:“夫子给我留了课业,明天要交上去,现下还不能休息。”
  陆川用过晚膳,感觉精力又恢复了一些。
  谢宁想了想自己今天也没干什么事,现在还不累,不用那么早休息,便陪着陆川到书房。
  陆川抄写写策论,他就在旁边看杂记。
  书房一片静谧,只有烛火燃烧偶尔冒出的噼啪声,以及毛笔划过纸张的声音。
  陆川写着字,心慢慢静下来,旁边有爱人在陪伴,仿佛一天的疲惫在慢慢褪去。


第34章 骑射
  陆川虽然第一天上学并不适应,但他毕竟曾经是个卷王,当晚抄完三百遍的《蔡仲之命》,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
  其他老师布置的课业只有背诵,陆川在课堂上就已经完成了这些任务。
  只剩下钟博士根据《蔡仲之命》布置的策论题,陆川看过原身之前做过的策论,发现这策论跟现代的议论文有一定的相似度。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