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341)
管家此时也顾不得丁同知眼神的威压,焦急地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大人,您快去看看吧,听那些百姓说,这些摊子,是陆知州让人摆的。”
丁同知一脸不可置信:“怎么可能?整个临安府,有余粮的只有我们丁家,陆家开的那个粮铺,早就关门了,怎么可能会有粮?”
“老奴也不知道,但他们真的买了粮回来了!”
丁同知脸色阴沉,一把将管家推开,径直往门口走去。
丁老大也听到了管家的声音,连忙跟了上去,这可关乎他儿子的生死,不会真的让他们破局了吧?
等丁同知他们赶到城门外,城门外那一大片空地上,来来往往站满了人,人群里还有不少用木架子支起的摊子。
其中有两个摊子前面排了很长一队,分别是卖粮食的,和免费看诊的,免费看诊的摊子旁边,还有一个药材摊子,专门给百姓们抓药。
买到了粮食和药材的百姓,拿着东西从丁同知身旁经过,嘴里还感叹道:“这些摊子的价格真良心,尤其是这些稻米,一斤比在丁家粮铺买的还便宜了两文钱。”
“是啊,能省下不少钱呢,我今儿拿的袋子太少了,等回去拿两个米袋,再来排队卖粮。这么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咱们可真有福,知州大人来了之后,不仅搞出了梯田来,连粮价都降了,可比丁家好多了!”
“还让他府中的医师出来免费看诊,今儿买药的钱都少了一半,实在是……”
听着百姓们称赞陆川的话,丁同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们丁家引以为傲的商业垄断,被陆川给破了,小志救不回来了。
接着丁同知一口气上不来,吐出了一口血来,然后就晕了过去。
丁老大和管家慌张地把人扶住,尤其是丁老大,看看眼前热闹的景象,又看看昏迷过去的弟弟,眼中满是茫然。
两人很快把丁同知扶到了马车上,把人送回府中,再让丁家医馆的大夫来看诊。
丁家发生的事情,陆川可不知道,他也没兴趣知道。
城门口的简易生活市场开起来后,听着谢六他们的转述,谢宁非常感兴趣,也想来凑凑热闹。
陆川完全抵挡不住谢宁的歪缠和撒娇,没坚持多久,就同意了把人带出来。
不过城门口的人太多,太拥挤,怕挤到谢宁,陆川便把人带到城墙上,让谢宁远远看着。
能出来走走,谢宁已经心满意足了,也不在乎是在城墙上观看。
谢宁看着排了很长一队的买粮队伍,有些担忧道:“这么多人买粮,我们的存库够吗?”
陆川顺着谢宁的话扫了那边一眼,随后笑道:“我们存库的粮食,足够整个临安府百姓吃到明年夏收,排再多的人,也有粮可卖。”
谢宁点了点头,又看向梁大夫的摊子,梁大夫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一开始百姓们还不信他的医术,不过他说中了几个病人的症状后,就开始有人排队看病了。
反正是免费看诊,又不用钱。
除了陆川安排的十几个主要摊子外,还有附近的百姓,看这里人多又能随意摆摊,便从家里挑了些蔬果干货过来卖,城门口处就更热闹了。
看着这副欣欣向荣的景象,谢宁心里也很开怀,说道:“以后没了丁家的垄断,他们的日子应该会更好吧?”
陆川说:“那是自然,没了垄断,临安府的商业环境可以慢慢恢复正常,有了正常的商业竞争,到时候很多东西的价格,也会降到正常的价格。”
临安府的很多东西,价格其实是虚高的,但百姓们不得不买,只能让丁家薅这个羊毛。
少了丁家这个搅屎棍,陆川的商税计划才能实施,规范的商业市场,才能稳定发展工商业,农业向工商业转型的计划才能真正走出第一步。
一夜之间,那些来劝说云大根夫妇撤案的村人都消失了,云家人都惊讶不已,打听之下才知道真相。
云家人回到家中,关上屋门,互相对视几眼,俱都哭了出来,把这些日子的提心吊胆和不甘都发泄了一通。
丁同知本以为能借此让陆川妥协,没想到却是自己被偷家了。
这次不仅没把丁志救出来,家里的铺子还损失了不少银钱。
这些关门的店铺,除了丁家名下的,还有一些是依附丁家的小家族,他们同样损失惨重。
不仅是损失了春节期间的收益,还降低了百姓对他们店铺的信赖,就算重新开门,也没引回多少客流。
丁同知醒来后,知道无法再用商业行为威胁陆川妥协,就让底下的店铺开始营业,可惜效果并不佳。
百姓们生活艰辛,过日子都要计算着来,城门口的东西更便宜,哪怕要走远一些,他们也愿意。
一边是大哥的哀求,一边是不断损失的收益,丁同知养病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在病榻上缠绵了好几天。
但很快他连养病的日子都过不上了,他还没想出解决的法子,就不断有百姓到衙门去告他。
不仅是丁同知,丁家的每一个主子,甚至是丁家的管事,都被告了。
什么欺男霸女、强取豪夺、侵占土地、殴人致死等等恶行,没有丁家没做过的事儿,简直是罄竹难书。
只是之前被丁同知给压下了,受难的百姓求救无门,才让他们嚣张了这么久。
陆川没给丁同知养病的时间,他知道自己叫趁他病要他命,趁着丁同知生病虚弱,丁家无人做主,当机立断把人扣押了。
陆川的案桌上堆了一沓状纸,一张状纸抓一个人,等丁同知反应过来时,牢房里已经住满了他丁家的人,就连他本人也在里面。
有秦公公本人在公堂上坐镇,丁同知底下的那些狗腿子,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看着丁家覆灭。
比如周判官,他们还要极力撇除跟丁同知的关系,以期不要牵连到自己。
陆川也如他们所愿,暂时没有动他们,丁家的势力已经够庞大了,不好一下子动太多。
丁同知是朝廷官员,陆川不能擅自处决,需要上报给云南布政使司,等他们来判决。
但在丁家所有人进牢房的那一刻,百姓们还是高兴得不行。
丁家这座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终于碎了。
第257章 要生
陆川带着府衙上上下下忙活了一个多月,才终于把丁家的案子结了。
在这期间,报社的两个记者一直在跟踪报导,谢宁负责替他们润色稿子,黎星铆足了劲儿为他们做饭补充营养。
忙碌的生活竟意外缓解了陆川和谢宁的焦虑,夫夫俩常常忙得倒头就睡,要不是白玉天天给谢宁泡脚按摩缓解水肿,谢宁几乎都要忘了他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
好在谢宁的身体底子好,就算是这种强度的劳累,也没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否则陆川还不放心谢宁忙活报社的事情。
秦公公自从丁家下狱后,就一直留在府衙后院里,时不时出去晃悠一圈,也不提要回京的事情。
陆川乐得他留下,等他收拾好了丁家,重新整顿临安府的商业环境,正好趁这个机会让秦公公好好看看,好给圣上汇报他的进度。
这天陆川照常受理了百姓对丁家人的状告,听了一耳朵的悲惨事,在丁家人的罪证上,再加一张罪证。
陆川从一开始的忿忿不平,到现在的平静以待,只花了一天。丁家造成的惨事太多了,他同情不过来,只能尽力为他们争取赔偿。
丁家被抄了,抄出来的金银财物众多,其中从百姓手中侵占掠夺来的财物,陆川都让人还了回去,对百姓造成伤害的,也从家产里分了一部分进行补偿。
即便如此,剩下的财物还有很多,一半被陆川交给了秦公公,让他带回去上交给圣上,一半入了府衙的库房,用来建设临安府。
正常抄家得来的钱财,应该交给上级官员,然后层层递交到朝廷。但现在秦公公在临安府,就没必要越过他,让层层官员剥削,到国库时至少要减半。
陆川喊了退堂后,接了旁边书吏递过来的记录本,一边走一边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