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325)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陆川剥了一颗龙眼吃进嘴里,太甜了,他不是很喜欢,吃了两颗就停下了。
  “你的报纸不是还没开始印吗?没有报纸,你怎么宣传?”陆川说。
  谢宁斜了他一眼,嘴里吐出一颗龙眼核,用手接着扔到陆川额头上。
  “笨!没有报纸就不能宣传了?这不是还有说书先生嘛!”
  陆川捂着额角,恍然后失笑:“对哦,我竟然把说书给忘了,这些天果然是忙得晕了头了。”
  不仅是说书,还可以让人编成戏曲,到乡下去演绎,同时也可以制作梯田的模型,让百姓看看梯田是什么样子的。
  相信他们得知可以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农田,一定会很积极。
  可以卖钱的山货,和属于自己的农田,孰轻孰重,百姓们自己会掂量。


第243章 围观
  “唐郢因此离开了青云门,到外面去历练,接下来他会去哪里?我们明天再细说!”
  年轻的说书先生合上扇子,敲在手心,接过他娘送上来的大茶碗,里面泡着一朵菊花。
  “怎么就说完了?我感觉也没挺多久啊?明小子,你再多讲点呗!”
  “是啊,再多说点,我们可以买你家的茶水,你家也能多赚点不是?”
  “来来来,祁婶子,来碗菊花茶,让小老儿也降降火!”
  “给我也来一碗,这下明小子你能继续说了吧?”
  周围听说书的人纷纷开口,不是催着让祁明多说一段,就是转身让他娘上一碗茶水,期望能让他多说一段。
  云南地处亚热带,常年湿热,这里的花草树木长得茂盛,就算在临安府里,也随处可见几十年的大树,夏日时百姓行走在路上,也能遮一遮阴。
  祁家在靠近城门口不远处开了一间茶水摊子,摊子旁边刚好长着一颗大树,不少来往的百姓,天热时就喜欢在大树下乘凉歇脚。
  祁家的茶水摊子虽然靠近大树,但能在大树底下乘凉的百姓,大多都是普通百姓,相比于买茶来喝,他们更习惯带一个葫芦装水来喝,还不要钱。
  祁明是祁家的小儿子,打小脑子就灵活,被他爹娘送去了私塾学识字,但相比于读书,他更喜欢听说书。
  识了几年字,后来实在是学不下去,他就回了家里帮忙,但家里的茶水摊子生意一般。
  于是他就想了个法子,去学人家说书,然后在摊子旁边的大树底下搭几块木板,站上去说书。
  他还真有点子天赋,听说书的百姓还真不少,一般说到兴头时,他就会停下让大家去买茶水。还别说,就因为他的说书,茶水摊子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之前他说的都是一些话本子上的故事,或者是从别处听来的,他加以修饰,当故事说了出去。
  但一个月前,他被请去了府衙后院,说书的内容就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那本《修仙传》,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男女老少,孩童们更是黏在大树边不肯走,非得让父母扯着耳朵才肯回去吃饭。
  最近夏耕陆陆续续结束,不少乡里人进城来买东西,摊子因为靠近城门,不免吸引了不少进城的百姓。
  围在大树底下听书的百姓越来越多,外三层里三层的,有些人占不到里面的位置,宁愿拿着张叶子挡太阳也要听。
  祁明在大家的催促声里,喝了几大口茶水,稍微解了渴,润了润嗓子,才继续开口。
  “大家别急,好故事不怕晚,咱们等明天再继续!不过看大家这么有兴致,祁某也有个好消息要和大家分享。”
  周围人一听不是要继续说书,俱都有些丧气,但还是没有离开,想听听他嘴里的好消息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吧,一个月前,咱们临安府新来的知州大人到任了。”
  一说到新来的知州大人,乡下来的百姓可就来劲儿了,纷纷开口发表言论。
  “这个谁不知道,我们在乡下,都见着了知州大人,顶着个大太阳,也要来巡视我们种地,可见是个关心百姓的好官!”
  “长得可年轻嘞!相貌又俊俏,要不是知州大人看不上,我都想把我家大丫送给他当丫鬟!”
  “当丫鬟?你想得美哟!知州大人府里的人,个个都是从京城里跟来的,仪态大方,哪里是一个农家丫头比得上的?”
  “这不就想想嘛!”
  底下人讨论得起劲儿,完全忽略了祁明,他咳了几声,还是没人搭理,他只好大声喊话:“大家安静一下,请听祁某一说!”
  大家这才慢慢安静下来,抬头看向祁明,看他能说出什么好消息来,听着好像还和知州大人有关。
  祁明清了清嗓子,扫视了一遍周围的人,说道:“知州大人这一个月以来,看完了临安府的山林和田地,深感临安府可以耕种的田地太少了。”
  “所以,他想了个办法,可以把一些没那么陡峭的山坡,开垦成农田。他发布政令,凡是百姓开垦出来农田,一律归开垦人所有,而且前三年不用交农税!”
  农田?
  在山坡上开垦农田?
  山上也能种田?
  这怎么可能?
  听到这话的百姓,心里都闪过这个念头,这知州大人,莫不是把种地想得太简单了吧?
  “不可能!”,“山上怎么可能开垦成农田?!!”,“你小子是不是在耍我们?”,“就没见过在山上的农田!”
  一阵沉寂过后,大家都纷纷出言,表示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祁明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安静,等大家安静下来,他才继续说:“知州大人也知道大家没见过在山上的农田,所以他打算,在三天后,也就是初五这天,到城外的李家村去开垦农田。”
  “大家若是有意,初五那天可以去李家村观摩,看看他是怎么在山上开垦出农田的!”
  大家心里虽然觉得不可能,但都有些蠢蠢欲动,万一真能开成农田呢?
  不止是这一处说书点,其他几处能接触到普通百姓的说书点,也是这样的情形。
  一时间梯田这个词,在临安府百姓口中频繁被说起。
  丁同知也从手下人那里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一时不知是什么感受。
  一边觉得不可能,一边又希望传言是真的,真能开垦出农田来。虽然他丁家的田地已经不少了,但谁也不会嫌弃田地少。
  易判官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热泪盈眶,他觉得这个新来的知州是个干实事的。一到临安府上任,先是关心百姓们的夏耕,如今又鼓励百姓开垦农田。
  完全不像上任知州,只知道收受商人的上供,一点儿都不干实事。
  他此刻对陆川充满了期盼,期盼他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期盼丁家这座大山能倒台!
  因为抱着期盼,在初五那天,明明陆川没让易判官跟着去,他还主动跟在身后。
  其实不仅是易判官,府衙里的其他官员,对这个所谓的梯田也很感兴趣,比如游巡检。
  二丫是唐家村的一个小女孩,她家里的田地因为她阿爷生病没钱治给卖了,平时都是靠爹娘去地主家干活养活她和哥哥。
  今儿她照常背着背篓去打猪草,她哥哥则是跟村里的小子去山上捡山货,她在稻田边拔猪草。
  但今天好像和平时不太一样,陆陆续续有不少别村的人经过,她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恰好这时,村里的叔婶也步履匆匆地出门,她把人叫住,问道:“五叔五婶,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五婶说:“咱们这儿来了个新知州,听人说要他在李家村的山上开垦梯田,我们打算去看看,要真是能在山上开农田,我们能种的地就多了!”
  虽然五婶也不太相信,但还是满脸喜色,想去凑一凑热闹,万一真成了,她家岂不是也可以在山上开农田。
  她家比二丫家也好不到哪里去,家里地少,平时也得去地主家干活,才能养活全家人。
  二丫一脸惊讶:“在山上开农田?”
  五婶点头:“没错,我也是听人说的,横竖李家村也不远,就过去看看。”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