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古代耽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112)

作者:星懒懒 时间:2025-03-08 11:14 标签:穿越时空 轻松 科举 励志

  谢宁一脸为难:“我真不知道,这些都是荣斋先生在对接,稿子也是他收的,就只收到这么多内容,我是真不知道后续。”
  谢明不信:“不可能,哪有人只写个开头就来投搞的?”
  谢宁转身避开他:“真的,虽然就这么点内容,但故事太过新颖,我们也舍不得放弃,就同意了他每隔几天送一次稿的要求。所以我们报社才会七天才会一期报纸。”
  事实当然不是,《修仙传》的存稿至少能连载二三十期,主要是每天一期需要的新闻稿和时政文章太多了,他们没有那么多优秀的撰稿人。
  但不妨碍谢宁用这个理由搪塞谢明。
  谢明就没把谢宁的话听进去,继续扮可怜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未过门的未婚夫郎,你竹哥哥,跟你一样爱看这些话本小说,若是知道有这么好看的小说不给他寄过去,你二哥就惨了。”
  “二哥还有三个月就要成亲了,你就可怜可怜二哥吧。”
  谢明这话倒是没错,他那未婚夫郎叫秦竹,自小跟谢宁交好,谢宁来到京城后,两人书信来往一直没停。除了各自的生活现状,更多的是讨论各类话本小说的内容。
  秦竹远居北疆,北疆没有那么多新奇的话本子,大多是靠谢宁寄过去。
  谢宁这里有很多难找的话本杂记,不是在京城出版,比较小众的书籍,大多是谢明为了他未婚夫郎搜罗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谢宁自己。
  一个是未婚夫郎,一个亲弟弟,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便一起给他们搜罗了。
  想到竹哥哥的性子,谢宁身形一僵,他办报纸的事情还没跟他说,上一次写信是在年前,若是让他从二哥口中得知这事儿,怕是会恼了他。
  谢母看够了热闹,才出言打断谢明:“行了,老二,别为难宁哥儿了,他只是个东家,下面的人办的事儿,他也不可能事事都清楚。”
  大嫂笑着出来打圆场:“是啊,二叔,竹哥儿若是喜欢,把这报纸寄过去也是可以的,这上面其他故事也不错,我猜想他肯定也会喜欢。”
  说到这个,谢母也跟着附和:“没错,比起那本《修仙传》,我更喜欢那两篇短篇的故事,代入感太强了。那孩子太可怜了,那些拐子更是可恶,幸好老二你前些日子把那伙拐子抓住了,否则不知还会有多少孩子遭殃。”
  相比于他们年轻人喜欢的《修仙传》,谢母这种有一定岁数的人,对那两篇有关拐子和被拐的故事感触更深。
  谢宁有了母亲和大嫂的解围,也反应了过来,现在最要紧的事摆脱他二哥的纠缠,至于竹哥哥,他写信多说点好话,他一定会原谅自己的。
  “这个报纸是会一直办下去的,一期连载一章,这样一本书就可以看好久了。而且竹哥哥很快就会嫁来京城,到时候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剧情了。”
  “反正我就一句话,没有后续,给竹哥哥一期期寄报纸过去吧。”
  谢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谢明也不好多说什么,竹哥儿若是有什么不满,就让他找宁哥儿这个东家去吧,他可不理这么多了。
  这几日报纸的销量日益增长,报童们出去卖报纸的时间越来越短,他们也从一开始的一百份,到现在一次性领三百份,能赚到的提成更高了。
  谢宁一开始下发毛衣的时候,说法是借给他们当工作服,若是不干了要还给报社。
  现在这些报童有吃有住的,手上赚了点钱,便想买下报社发的毛衣,谢宁说不要他们还不愿意,硬是要买下。
  谢宁无奈,只好把钱收下,转头又让人给他们每人做两双鞋子。这些孩子每日出门奔波卖报,鞋子都是破烂的,大冷天的露出脚指头冻得通红,都长冻疮了。
  那些孩子本来还不想收,还是荣斋先生劝说:“这也是卖报统一的鞋子,由报社提供,否则露个脚丫子出来,影响我们报社的形象。”
  大河想想也是,这才带头收下鞋子。
  也是这几天销量好,他们赚了不少铜板,才敢收下这鞋,因为他们有能力可以还得起了。
  这几日的卖报生活,使他们变化巨大,不再是当乞丐时或畏缩或谄媚的模样,好像有了一些谢公子所说的自信感。
  卖报童的变化如此巨大,可见报纸的销量如何。
  报纸发行的第一天,销量对比五万的印刷量,是惨淡了些,但对比往常售卖畅销话本,这个数量还是很亮眼的。
  所以报社里的众人并没有气馁,反而很兴奋,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了不起了。
  就连荣斋先生也不例外,认为这个销量很不错。
  没想到接下来几天销量直线上升,每天看到一报童出现,就开始有人上前来卖报,三百份都不够卖。
  第一天买报纸回去的人,看过了里面的内容,大多数会选择推荐给身边的亲友。哪怕是正经的读书人,平时基本不看话本小说的人,也会买上一份来看,因为上面有林仁松先生的时政文章。
  就因为上面有这一篇文章,他们买报纸的时候,长辈师长也不会说他们看报纸是不学无术。
  平时本就比较爱看话本故事的人,一本《修仙传》足以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第一章结尾更是卡得刚刚好,勾起了他们想要看下去的欲望。
  年纪比较大的人,则喜欢看那两篇新闻故事。
  这第一期报纸,可谓是把京城里大部分阶层的人一网打尽了。能在京城里讨生活的人,大多数都识得几个字,报纸写得又直白,价格也便宜。
  现在京城的潮流已经变成了讨论大安周报的内容,为了跟上大家的话题,即便是一开始没兴趣的人,也会买上一份来看。
  于是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供不应求。
  没错,报纸已经卖脱销了,就连一开始十几家书铺定的报纸,也被广大百姓找到,一下子卖光了。
  他们还想向报社和翰墨书斋订货,可惜翰墨书斋里也没有一点儿货,看到这个现象,大家都高兴得不行。
  有了这个好开头,报社当即向翰墨书局追加十万份报纸。
  但印刷需要时间,谢宁就干脆暂时关闭报社,给大家放两天假。
  这期间报社会继续给那些报童提供餐食,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报社,便有饭可吃。为此谢宁还特意给黎星加了几天工钱,让他继续负责这些孩子的一日三餐。
  谢宁则终于可以从忙碌中清闲下来,他从年前就一直忙活到现在,可算有了一点空闲的时间。可惜陆川还要上学,不能陪他玩乐,于是他便回娘家去蹭吃蹭喝。
  谢宁自从大年初二之后,就没回过谢家了,以前可是经常回娘家的。若不是谢明说宁哥儿准备开一间新铺子,有很多事情需要忙,谢父谢母都要以为他出什么事儿了。
  报纸发行那一天,谢宁往家里送了十几份报纸,他们才知道谢宁最近干了什么事儿。
  新铺子原来是这样的,不卖东西卖报纸。
  那几日谢宁确实很忙,既忙着第一期报纸的销售,也要忙着下一期报纸的选题。
  谢宁也是在定了新一期报纸的新闻主题,并定稿后才会给大家放假,如今报纸大火,翰墨书局既要加印第一期报纸,也要赶紧把第二期报纸印刷出来,而且第二期报纸暂定刊印十万份,加起来就是二十万份。
  翰墨书局的印刷坊,里面的印刷工日夜赶工,就为了印刷报纸。
  谢父谢母知道谢宁最近很忙,一直等他吃完饭,吃饱喝足了,才把他抓到花厅去问话。
  他们实在是对这个报社和报纸很感兴趣,京城里头一份的玩意儿,这几天把那报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是觉得新奇。
  谢宁对这个还是很有自豪感的,一开始他只是想找点事情做,在夫君的建议下,基于自己对话本小说的喜欢,办报社发行报纸,每一步都是他亲力亲为。
  现在这报纸能卖到这样的程度,足够他骄傲自豪。
  于是在爹娘的询问下,他兴致大发,畅所欲言,把自己办报纸的经过全都说了。
  还说了自己就是报社主编安麓居士,谢母听到宁哥儿就是写出那两篇新闻故事的人,顿时惊讶得不行。

上一篇:花田喜事

下一篇:皇子生活指南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