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暴戾太子穿成小可怜哥儿(59)

作者:棠梨煎蛋 时间:2025-04-06 15:10 标签:爽文 穿越时空 情有独钟 宫廷侯爵 轻松 灵魂转换

  ……看来还是不够浅显。
  讲了约半个时辰,许是夫子也注意到了快要坐不住、面带哭丧的大公主。便让众人休息一刻钟,自己也倒了杯茶水。大公主立刻起身朝白檀跑去,瘪着嘴道:“姑姑,我不想上课了……”
  沈榶在一旁看到,到十分理解,哪有小孩想上课的……
  白檀也很是不满,将大公主交给其他侍婢,自己去找了夫子。她认为夫子讲的还是太深奥,根本不符合大公主的智力。这学是给大公主上的,又不是给伴读上的、让他过为人师表的瘾的,自然要主要考虑大公主的情况。
  付翰林却垂着眼,并不与她辩驳:“陛下便是这么交代老臣的。”
  笑话,真教大公主,用得着他这么一个老翰林?随便找个编撰、庶吉士都绰绰有余。本来陛下和他提起这事,他都不愿意,直接辞了。还是陛下说主要是为了教导未来的太子妃、太子侧妃,他才勉强答应。
  太子妃可是未来的皇后,一国之母啊,若是教导太子妃,倒也不算辱没他了。且太子殿下性情颇为暴戾,在朝中亦有凶名。若是能得知书达理的妃妾时时规劝辅佐,倒也于国有利。
  就是不知道陛下中意哪个做太子妃……付翰林的目光在几个伴读身上掠过,其中便有沈榶。这几个都是方才认真听讲的,今日头一课,他故意讲得深奥了些,便是想试试这些人的深浅。观察下来也就这几日能听懂了,到还算饱学……不过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年纪小的……
  付翰林的目光又朝沈榶投去。
  白檀气个倒仰,这老头张嘴就拿皇帝压人,丝毫不将贵妃、公主放在眼里!她正要再说什么,忽听外头有人通传:“太子殿下到!”
  偏殿中顿时惊作一团。大公主倒是听了这通传,往外跑去,一把抱住李洵的腿:“太子哥哥,上学好没意思,我不想上学了,哥哥带我去踢毽子玩儿吧!”
  前朝刚刚下朝,李洵便赶过来看看,此刻将她抱起来,笑道:“怎么可以不上学呢?之前哥哥上学时,你不是总也盼着来上学,和哥哥一起?前两天不还说要上学?”
  大公主继续瘪嘴,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她以为上学是和一群小姐姐、小哥哥一起玩儿,谁知道要枯坐在那里还不许动。作为一个智力低下的孩童,大公主没有哭闹已经是十分乖的了。
  “这样吧,”李洵坐到大公主位置旁边,“哥哥陪着你上课,如果这一旬你都坚持下来了,哥哥过些日子带你出宫去玩,可好?”
  大公主闻听此言,眼睛都亮了。她还从未出过宫,但偶尔会听到宫人们说起宫外的样子,十分向往。“好好好!”
  况且有太子哥哥陪着,枯坐也不太难熬了。
  白檀面色却变了:“殿下!”若是李洵骗大公主的,大公主之后定会哭闹好几日;若是不骗,就更糟糕了,怎么可以将大公主带出宫?
  李洵却随意地挥了挥手:“此事我自会向父皇禀明。”
  白檀脸色却更不好了,是向陛下禀明,却半点没考虑贵妃的感受。陛下会有任何事不答应太子的吗?
  而这时,原本坐在大公主附近的伴读,竟然不知何时已经偷偷撤到了很远的地方。李洵扫了几眼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倒也不在意,而是朝沈榶看过去:“你,坐过来。”
  沈榶:“……”
  他从李洵看过来时就心道不好,果然!他能抗旨不尊吗?
  然而还未等沈榶想好要不要抗旨,李洵身边以小栗子为首的几个小太监,已经狂风过境一般将沈榶的书本文具全都卷走了。沈榶只能憋憋屈屈的跟了过去。
  旁观这一切的付翰林:大善!
  他也觉得这小哥儿是可造之材的呢!难得太子殿下竟也中意,他定要禀明陛下,选此人入宫!
  一刻钟很快过去,付翰林又重新讲起了课。李洵却并不让大公主听,而是翻出一本千字文,开始教大公主认字。
  大公主今年十岁了,然而她的智力却只有四岁左右,并且不能确定她的智力是会继续随着年龄迟缓的增长,还是就永远停留在四岁。之前李洵也和贵妃一样因疼惜这个妹妹只是宠着,然而在福昌伯府待了一段时间,李洵却有了别的想法。
  福昌伯府很多负责扫洒的小丫鬟、小侍从都还未留头。这些小丫鬟十岁留头,便可梳少女发样了。之前则和男童小时候一样,都是垂髫发样。而那些小丫鬟、小侍从不过七八岁,已经要做扫洒、跑腿的工作,熬上两三年优秀的便可升二等丫鬟侍从,到主子身边近身伺候。
  李洵和他们闲聊过,这些侍婢大部分是家生子,但也有外头采买来的。似福昌伯府这样家大业大、奴仆众多的,非十分出挑卖不进来。而这出挑或是十分伶俐,或是十分美貌。
  有两个是外头买的,他们自述三岁便可以做简单家务,四岁就能踩着凳子烧饭,带下头弟弟妹妹就更不用说了。到了五六岁,能做的活儿就更多了。
  这固然有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但李洵想象自己三四岁的时候,不也早就开蒙,能识字背诗了吗?就算大公主智力只有四岁,李洵也希望她能做一个四岁的聪明伶俐的小孩,至少生活能自理,不要显得太呆笨。
  他在下面教大公子认字,大公主倒也耐得下性子学。学了几个字,李洵便让大公主自己练着写,他则从袖子中拿出几册奏折。之前嘉文帝早将政务交予李洵,甚至放权让李洵用朱批,只是颜色略淡些以做区别。李洵昏迷这些日子,嘉文帝半退休状态重新上岗,颇觉力不从心,积累下了不少政务。
  沈榶听着课也情不自禁关注着李洵和大公主。没办法,纵然李洵压低了声音,但沈榶坐得太近,还是被他教认字给打扰到,这会儿终于安静下来,倒是惹了沈榶好奇,目光往那边瞟了好几眼。
  这一瞟就看见李洵拧着眉,十分不悦的样子。但是不得不说,便是这十分不悦的模样,也是很好看的……这野鬼倒是生得一副好皮囊。他待要再看,夫子在上面轻咳了两声,沈榶赶紧转回注意力。
  终于熬到上午的课程结束,白檀带着大公主回毓庆宫,伴读们飞速散去,只李洵留了付翰林讲话。他也希望付翰林不要只专注于教导那些伴读,至少腾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教导大公主,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大公主自己练字。
  付翰林敢不给白檀面子,却不敢拿嘉文帝压李洵,只得委委屈屈答应了。可谈他一鸿儒,竟要从认字教起,可怜可叹。
  李洵和付翰林聊完之后,再一转身,沈榶早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摇了摇头,但今日有正事,便也无暇去寻沈榶,只拿着方才一本没有批复的奏折,去了勤政殿。
  这本奏折里写的却是,崇平府的知府发现在其辖区境内,兴起一太平教。此教目前尚未有任何不法之举,只是为百姓延医施药,看似只是如和尚道士一般在做普度众生的好事。然而不同于和尚道士——这年头做和尚和道士是需要考试的,并不是说谁心情不好奔上山去,就能看破红尘剃度出家。甚至私自剃度还是犯法的,每年官府发放度牒的数量亦有限制。
  这就限制了佛教和道家人数上的扩展,而这太平教招收教众的速度却十分之快,便被崇平府的知府给注意到了。
  然而不仅是崇平府——这知府和自己的同年通信,发现临淮南一带许多府县都有这太平教的痕迹,这才紧急上报。
  历朝历代对这些“教”都持警惕的态度,甚至许多教都是开启乱世的导火索。尽管目前这太平教还未有任何动作,但那知府也不敢大意。
  李洵也同样很重视这奏本。不仅如此,因事发在淮南一带……李洵不知为何,联想起了被柳玉拂抵给骗子的那些庄子。
  他让华项明派人去查过那些庄子,在两年内就转了几手,如今洗的十分干净。但反过来说,福昌伯府的庄子在柳玉拂接手之前一直都打理的很好,买到这庄子的人应当感觉十分幸运、用心经营才是,又为何会频繁转手?洗的太干净,反而不正常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