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他心里下过一场雪(246)

作者:是一只小袋熊啊 时间:2025-02-20 18:30 标签:无CP 师徒 训诫

  很幸运,女孩的肺部没有出现任何可疑阴影,几次确认之后,开了放行医嘱。
  “发热就是太累了,心理压力太大,休息不好,身体免疫有反应。”
  “问了之后才知道,这两天虽然居家办公了,但自己吓到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这身体哪里吃得消啊。”
  “啧啧,小姑娘不容易啊。”
  还好是虚惊一场,吴乐和何霁明心里也松快了一点。
  交班时间到了,吴乐和何霁明这晚还算顺利,除了两个疑似的转到了主任那边,留观再做确认,这一晚,两个人接触的基本都是放行出院了。
  交班前,褪下了臃肿的防护衣,经过全面的消毒,两个人都收拾了一下才出现在了交班会议上,新一班的同事已经进入发热急诊。
  “乐乐,颜主任在会议室里等你呢。”
  听到护士传了声话,吴乐连忙拿起柜子里自己的东西,连手机也来不及看一眼就往跑了过去。
  颜瑶的表情有些焦虑和为难。
  之前吴乐跟妈妈失联的时候,颜瑶也出了很大的力,帮着询问,帮着联系,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准确地联系上前线其他医院内的人。
  所以看到她现在脸上的神色,吴乐立刻就反应过来,是不是自己的母亲出了什么问题。
  “你昨天晚上一直在值班,估计打你的手机,联系不上,所以联系我这里来了,而且暂时还没有跟你父亲说。”
  “乐乐,妈妈昨天半夜,肺部渗出突然增加,病情转重,呼吸困难插了管,需要转院治疗,现在应该已经送到金银潭了。”
  吴乐听到自己的心脏从高处摔落下来的声音。
  ————————————————
  针筒里是刚好可以入口的温热米汤。
  孙大爷从早上开始,就无论小杨怎么哄,怎么求都不肯把嘴张开,抗拒吃药,抗拒进食。
  小杨无奈拨通了总控电话,关珩不一会儿便从重症过来。
  走到病床边上,关珩也没有多问,语气也并不沉重还笑嘻嘻地说道。
  “是不是米汤没味道,大爷?要不要给您拿一份炖的汤?”
  孙大爷只是摇了摇头,不说话。
  “那不吃怎么行呢,虽然现在只能吃流质等您多少都得吃点的,不然得上鼻饲管呢,那东西可难受了。”
  不回应,就像刚才面对小杨一样,孙大爷直接闭上眼睛没有任何回答。
  小杨看着关珩,有些一筹莫展。
  “这么不听话,那我可就要打电话给您妹妹告状了,大爷,”关珩又说道。
  这次孙大爷的反应非常激烈,攥着他的手,另一只手努力地摆着,嘴里一直喃喃道,“不要不要!”
  突然的挣动连床铺都在摇晃,小杨连忙伸手把人扶住。
  “那您喝两口米汤,我就不跟她打电话好不好?”
  “就两口就好,行不行?”
  把门拉上小杨回头望了一眼里面安静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患者,护目镜后的双眼,分明是红了。
  “诶诶,别哭啊,你这样口罩会湿的。”
  关珩在一旁劝着,小姑娘摇摇头,说话的声音有努力带着的笑意。
  “没哭啦,只是有点难受,我猜他是想安安静静在医院走掉,不给家里其他亲戚添麻烦。”
  小杨说着整理着病房外推车上的药品。
  “我觉得还是应该给他家里人打个电话,我们安慰不了他太多,得他家里人跟他说说话给他信心。”
  “唉,的确是这样。”
  关珩感叹了一声,打算去办公台那里交代一声,让值班的护士还是给孙大爷妹妹打一通电话,还是让家人跟老人说两句鼓励的话,正要走过去,他身上带的对讲机就响了。
  “关老师,关老师,转入的病人很快就要送进重症监护室了,麻烦您先过来对接一下。”
  “好,我知道。”
  应答了一声,关珩跟小杨打了手势,把事情交给小姑娘之后就迅速往会议室赶过去了。推开准备室的门看到坐在里面的陆洋,走过去打了声招呼,“喂。”
  彼此身上都是防护遮盖,看不清楚脸庞和表情,只能从防护服上的姓名分辨彼此,关珩自然没有看见陆洋现在凝重的脸色,但见对方完全不理会自己,关珩觉得有些奇怪。
  “怎么了?”
  “新转入的病人资料你看了吗?”
  “没呢,我接到消息就来了,管他什么情况呢,干活儿呗。”
  红区内的手机是同一分发的,陆洋还没有用习惯,加上隔着手套,调好了界面之后,陆洋把手机递给了关珩。
  “汪倩?那不是......那不是乐乐的妈妈......”
  滚轮在医院的瓷砖地板上碾过的声音,似乎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匆忙仓促,金属机械的摩擦声听着就让人不由自主地绷紧了精神。
  病床上的人即便离得很近,可是容颜模糊,或者模糊的不知道是自己的镜片还是对方的脸庞。
  “来来来,这个接上,快快。”
  “管子管子!不要压管!小心一点!”
  “来来来,仪器先接,仪器先接!”
  无论是做了多少次,在这种时候还是非常容易就紧张了起来,陆洋能感受到一层一层的汗水从自己的后背上渗出来,又热,又冷。
  “没事啊,没事啊,阿姐,放松一点,我们马上帮你抬过来就好了啊。”
  转出医院负责跟车过来的医生一边紧张地指挥着,一边还抽出空安慰着在昏迷中意识偶尔清醒的患者。
  “出来没有,监测出来没有!赶紧看一下!”
  “出来了出来了,心率血压出来了,出来了。”
  “来来赶紧吸痰,吸痰。”
  很多时候,在医疗纪录片里,在影视剧里,这样的画面都是配着急促的紧张的背景音乐,层层递进,鼓点逐渐加快,人声画面都渐渐被音乐淹没,直到戛然而止,直到观众情绪的紧绷被推到顶点。
  而在现实这样的场景,极致的紧张都是无声的,动魄惊心分秒必争的残酷往往要沉默得多,压力和恐惧就像是生生堵在喉咙耳道的棉花,话语简短急切,手上几乎是凭着日积月累训练出来的本能在操作。
  指端冰冷,内心空白,精神高度集中,头脑迅速运转,所有个人感受都被稀释蒸发,他的感知迟钝,只有分析和专业反应区域在工作。
  “肾上腺素先配两支。”
  “血气针,血气针。”
  “针打进去了没有?挂上了没有?”
  在情况渐渐稳定下来的时候,陆洋在抢救的间隙看了一眼床上病人的面容。
  的确模糊。
  苍白,病态,消瘦得凹陷的面颊,凌乱的头发,被气管插管装置遮挡覆盖的五官,是病痛最真实最残忍的痕迹。
  “辛苦了,刘教授,辛苦辛苦,一路送过来。”
  “还好,还可以,这个病人的情况还不是很糟糕,一路上情况还算稳定,”负责转运病人的组长也是上海医疗队的成员,刘教授是隔壁985高校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师,也是程澄的熟人,“本来昨天之前都还稳定的,昨天半夜里突然不好了,紧急插管,唉,这汪倩还是本地医院的护士,是咱们的同行。”
  程澄叹了口气,两个人正站在医院的通道出口,趁着这点空档聊上两句,“我知道。”
  “你们这里的年轻人还挺可以的,手上的活儿不错啊,”刘教授见他眼里语气里都很沉重,想要说点轻松的话题,便随便提了一句,“就那个衣服上写着小陆的那个。”
  “噢,陆洋,我学生,其实远琛的学生。”
  “远琛的?是不是就那个...那个?”
  “对对对,就是专硕能做夹层的那个,啧,”程澄皱眉,但也不像是真的不耐烦的样子,“颜瑶到底出去吹给多少人听了,真是的。”
  “你少赖人家,我又不是听她说的,老苏跟我讲的。好了,我不跟你多说了,我要快点回去脱衣服,快闷死我了。”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他心里下过一场雪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