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现代耽美>

他心里下过一场雪(145)

作者:是一只小袋熊啊 时间:2025-02-20 18:30 标签:无CP 师徒 训诫

  “这样啊。”程澄点了点头,又带着几分若有所思。
  江述宁看了一下提示取餐的屏幕,看着就不像是打算在这里久留的意思。
  “我还得回去病房,韩教授放了我一个短假,让我下楼透透气带点东西上去,我也不太好在外面留太久。”
  拿着好几个塑料袋,他跟程澄还有何霁明笑着打过招呼就离开了。
  程澄看着他慢慢往医院大楼走去的身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过了几秒才转过头皱着眉看着自己面前的何霁明,语气带着些许无语。
  “你考个研是要请几个老师啊?”
  “我......”
  “你不是下班有一段时间了吗?这个点你不回家,写题写到现在明天又是正常班,你吃得消啊?”
  “今天出来的时候刚好看这里面没什么人......”
  “医院图书馆自习室不好吗?科室里面值班室也有人可以问题目,跑外面来干嘛?”程澄即便看到屏幕上显示了自己的取餐号也不急着去拿,脸上虽然带着一丝怒意,可也不知道是认真还是玩笑,“怎么?你觉得我教不好你,还要找外援?”
  “不是不是!江老师真的挺厉害的,但我只是偶尔有些不懂的会问问他,因为他之前也有做过西综辅导,而且我不想总是在你辅导我的时候,我表现得特别差......”
  一开始还解释得很急切,越往后越说得嘀嘀咕咕的,讲着讲着自己又不好意思地尴尬着笑起来。
  程澄被他有点蠢的模样给弄没脾气了,摇了摇头去端了餐点拿过来就往他面前一放。
  “你吃点吧,不够再点。”
  何霁明看着他,没有说话,但分明是在觑着他的脸色看他有没有真的生气。
  “我没生气,我为这种事情生什么气啊,”程澄白了他一眼,把手套和一袋原味鸡递给他,“只是你要自己安排好时间,又想在临床上学点东西,又想好好考研,本身就会很累,不要自己把自己弄垮了。”
  “......嗯,我知道了,”何霁明接过后,也乖乖的点点头。
  “还有,我既然给你讲题,给你上课,我就不会嫌弃你笨或者觉得你差,你啊,只要勤奋就好,”程澄喝了一口可乐,说话的时候也没有抬头去看何霁明,觉得这种话挑明了说还是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又怪怪的。
  “可是你总是说我笨啊,还能尺子敲我的手......”
  “你要是真当我学生,你看我......”程澄眉头皱得更深了,也懒得跟他多讲,“算了,你快吃快吃,吃完回家!”
  “噢。”
  何霁明没有再多说什么,正好也饿了,便不客气吃了起来。
  也不知道那么厉害手段有那么狠的妈怎么养出这样的儿子出来,程澄想起自己之前一开始故意刁难试探何霁明,他那动不动就委屈的样子,又瞧着现在他狼吞虎咽前还会撕开一半,傻傻地就要递给自己,一时也笑开了。
  “你吃!老子有钱去再买一份。”
  而在新生儿监护室外的团队,气氛却一直凝重着,整个治疗组所有的医生都站在值班室里,所有人的心都牵动在那个小小的孩子身上。
  尿量可以说是低心排症状最为敏感的指标之一,加上孩子从刚才就出现的监测数值预警,面色如纸白,手脚末梢都有些明显发冷,无一不在提示着这个最危险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正笼罩着这个生命。
  多巴胺,利尿剂,扩血管药......一瓶瓶药剂在斟酌着用量后,注射加入到了静脉输液泵的管道中。
  陆洋穿着无菌隔离衣,虽然医院的加护室内都是统一的温度调节的,并不像外头夏日夜晚的炎热,但这样包裹着在病房里来回忙碌,刚刚洗过澡就又是一身汗了。
  林远琛也站在床边,一直注视着所有数值的变化,眉头紧锁。
  “如果等会儿情况还是不好,我们要跟家属谈,考虑把握好窗口上ecmo。”
  本来这孩子虽然需要二次转机,但是能下手术台,状态也还勉强可以,以为是可以避免,但是林远琛在心里演算过种种可能之后,还是提了出来。
  对于患儿,对于家属,对医生都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夫妻俩还有身边陪着的老人听完了关于接下来可能需要采取的治疗措施的说明,陷入了有些沉重的沉默。
  从怀在腹中开始,这个原来被多处建议放弃的孩子,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许多权衡与考虑都在无声地摆上了台面。
  但孩子的父亲还是说出了之前就讲过的话语,不惜代价请医生尽全力。
  几位主任和教授之间又开了一个短会。
  而陆洋在值班室,身体就像下午刚把小孩儿从手术室里推到病房的时候一样微微发着冷,头脑总是一丝接着一丝昏胀着隐隐作痛。
  他今晚都会在这里守着,一旦再有任何危险信息出现,都必须要迅速作出处置和反应。
  值班的住院医师先回了一趟九楼病房,所以听到住院总的手机响起时看到来电信息,陆洋还以为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九楼出了什么事,心也跟着砰砰跳着。
  接起来,对方语气还好并不是很急切。
  “师兄,刚才有个电话打进值班室,是那个楷楷他妈妈的号码,但是我回拨过去了几次,就又是没人接了。”


第53章
  ECMO,体外膜肺氧和,心肺得到休息,功能暂时会被代替,循环交换的压力被挪到了机器身上。
  之前在心外icu和急诊重症icu里面都有见过上级操作,陆洋看着一件件套管零件准备着排开,连接前的组装非常迅速,争分夺秒。
  林远琛的观点是应该当机立断,把握好指征就上,用这个去争取更大的生存可能。
  然而陆洋在ICU里穿上手术衣的时候,还是有些迷茫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对方的表情始终沉稳,对于决定了的事情没有任何犹豫。
  “以前在心外我做的几次你好像只有一例在场看着,”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就算目睹过估计也忘了,林远琛看向他,“在急诊危重症的时候,程澄有带过你做这个吗?”
  “...也是打过下手而已。”
  没见过几次是正常的,这东西毕竟不是寻常人家用得起的,从开机转流当日的管道耗材,后续的维持每日的化验和药物支持,万一出现问题了还要更换管道,重新调整,这样的仪器用上了便是高昂的费用。
  “小孩儿的情况实在是比较糟,这真的是非常少见的。”
  左心发育不良这样的罕见复杂先心病其实在西方国家会更多一些,在经历了胎儿心脏介入,出生后又经历了手术治疗,但情况并没有如理想的那样稳定下来,林远琛在术后第一次于话语里流露出有迹可循的受挫感。
  “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到最后。”
  小孩子颈部的皮肤脆弱得仿佛透明,皮下隐约的血管都能看得见,无菌单铺好前,陆洋再一次抬头看了一眼孩子的面孔。
  真的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
  很多小孩在出生几天后,脸依然还是皱皱的,但这个小姑娘已经有了粉嫩的模样,嘴角还微微向上长着,稍稍咧嘴的时候就像带着笑意一样。
  但现在她只能安安静静的睡着,无论是术后还是马上要进行的ecmo,都需要充分镇静镇痛。
  超声引导着进针和导丝的置入,林远琛在做的时候,抬头看了一下陆洋,又转头对着一旁同样配合着自己工作的新生儿科的值班主任说了一句。
  “把那边两个学生也叫过来吧。”
  是新生儿科监护室里值班的专硕和轮转护士。
  ecmo于实际治疗的难点,不仅仅是因为其费用的昂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对于这项技术操作的掌握。
  引进运用都仍然在初期阶段,只有少数大城市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或者是胸科医院、心脏中心才支撑得起这样的设备与技术,才拥有能够组装机器,实施这样技术的团队。
  临床教学就如同救人一样,也要把握住每一个机会。
  心外,新生儿科,麻醉,超声,体外循环......一张小小的床旁,十几名医生和护士围着。

作者部分作品更多

他心里下过一场雪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