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快递(257)
“行,把那些板子,那几个大袋子,还有那些电风扇和电灯都带上,要小心一点,东西容易坏。”
其实都不用江济堂提醒,整个村子才有一个广播和一盏用来开大会的灯,他们可知道灯是容易坏的稀罕物。至于电风扇,没听过,但一看这造型就是要花工业票的,肯定也很贵,哪里敢随意拿着玩?
于是一群人大包小包往学校所在方向走,还有一部分年轻人留下来,美其名曰‘保护卡车’,其实就是想凑近了摸一摸。
走过好几道弯,他们终于到了落在山脚下,被溪流和杂树包围的学校。
说是学校,其实更像是有一个大院子的民居,是这边少见的砖瓦房,一共四间,后面还有老师办公室和厨房,还搭了竹棚子。
桌椅都送进教室,钢琴放在办公室,球放进小木屋,一切井井有条。
在众人隐隐期待的目光中,江济堂走进这间村里人引以为傲的学校。
房子前头的地得有个两三百平米,虽是泥地,却很平整,似乎用重物来回碾压过好几遍。现在两个篮球架一左一右放着,有几个小孩抱着篮球兴奋的玩着拍皮球的游戏。
而和‘操场’连着的就是四间红砖房子,每一间都带着两扇玻璃窗户和一扇木门。宽宽的屋檐下挂着不知道哪儿来的铁锹头,大概是作为‘上课铃’用的。
教室里,桌椅已经排列得整整齐齐,此刻正有人抬着讲台桌进来,并且挂上三米长的黑板。
“上一点,哎哎,歪了,往左,再往右……”围着教室的村民在那瞎指挥,气得几个抬着黑板的年青人都要撂担子不干。
好在最后黑板还是装好了,窗口探过来几颗脑袋,脸上都是皱巴巴的老橘子皮,目光里那对神圣知识的向往却一如当年——他们还是孩童的时候。
“真好看啊,咱们孩子以后能坐在这么好的教室里学习?”
“还是新社会好,我老马家也能上学认字了。”一个老人笑得眼褶子都闪着泪光。
“你老马家祖上可是富农。”
“富农咋了?富农也是一天两顿,一顿干一顿稀,富农不也是泥腿子?书记,啥时候开学?我让几个孩儿都来上学,女娃子也来上学。”
“可说好了,女娃子也来。”村支书还没说完,村里妇女主任先应声,“这么好的学校,咱不能让它空着,女娃子也得来上学。”
“女娃子上学没啥子用。”人群里一个老人低声哼哼。
“你说没啥用就没啥用?你是领导?领导都说有用,你说没啥子用,你比领导还能?”
村里人讨论得热闹的时候,安排完布料入库的大队长急匆匆跑来,生怕自己错过。
“小同志在干啥呢?”
“摆动那个铁叶子哩,我也不晓得他干啥。”
江济堂已经把两个电风扇和两个日光灯拿过来,村里没人会装这个,没关系,他会。
他们就看着这个白白净净的城里小伙戴上安全头盔,搬过来高脚凳子,然后从一个箱子里拿出锤子、钉子之类的东西。
“小同志,你这是干啥?”
“装电风扇,装电灯。”江济堂找到了位置,已经开始砸钉子了。
“啊?”大队长一愣,犹豫着问,“要扯电线过来吗?”
虽然他们村里已经扯了电线,还安装了大喇叭,可这个东西实在贵,账户上没什么钱了。
“不用,我带了太阳能发电板。”
“那又是啥子?”
这下就是最聪明有知识的校长都没听懂:“太阳能发电板?”
江济堂也没解释,他在两边墙上装好电风扇,再在天花板上装了日光灯,把电线拉好,固定住,再装好开关。
村里人看着他坐在两米高的高脚凳上仰头作业,都替他操着心,还好人还是安安全全下来了。
接下来还有其他三个教室,虽然他们有心帮忙,但电风扇和电灯太贵重了,他们又不懂,就不敢动手,只能看着江济堂熟练地装好。
最后便是太阳能发电板,这个稍稍容易点,在屋顶安装好,接好线,最后将开关等物固定在学生们接触不到的位置。
蓄电池里已经有一些电,接上之后打开开关,灯亮了,电风扇也摇着头转动。
光落在那一双双惊喜的眼睛里,风吹着他们的脸,每个人都有一种不知是真是假的梦幻感。
“没风,铁风车咋转哩?”
“妮儿,爷带你去吹风。”
深秋的季节,冷得都穿上薄袄了,这会儿却有一群傻子一个个进来感受风扇吹出的风。风扇头往哪儿摇,他们就往哪儿走,四五十的人,和他们的孙孙一样。
生平第一次,他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大家都吹风去了,人群中只有校长激动地指着屋檐上那些光伏板,那双已然苍老的眼睛里猛地绽放出对知识的渴求:“我能学吗?”
“能。”
“真好,真好。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176章
江济堂把围着太阳能发电板团团转的校长拉过来,教他看显示器上的电量,也和他讲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原理。
五四年联邦就有太阳能电池了,平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阴天或者太热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电灯和电风扇使用。
当然,说这么多也没什么用,得有材料。
他想到自己在五十年代末送出去的那一批太阳能光伏板,不知道会不会加速这个世界太阳能发电的研究呢。
“暗了开灯,热了吹风,这么好的条件要是读不出东西,我把他们腿打断。”大队长背着人用胳膊擦擦眼睛,转头又是一副死板老人家的模样。
考虑到电量不足,每间教室只有两根日光灯和两扇电风扇,后世人肯定觉得少,但他们拥有的太少,此时已经有了被馅饼砸晕的晕晕乎乎。
“这东西很贵吧?”村支书拉着江济堂到一边说话,连县城里都没有这种能把太阳变成电的东西,他们学校居然用上了。
“小同志啊,这些东西都是咋来的呀?我这心有点儿悬哪。”
东西太好啦,他们不配用。
“私人用,自然价格高昂,但给孩子用,就不值什么。”江济堂笑着说。
“村里领导干部这么重视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不论出身,不论男女,可见是很有远见,也肯付出行动的。老实说,我们很愿意伸手帮助这样的村子。
“如果孩子能通过学习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人,我们也会觉得十分荣幸。”
村支书不知道说什么,只是握着江济堂的手上下摇:“谢谢,多谢你们。”
他们村里砸钱搞小学,被人冷嘲热讽,村里也有人不理解不支持,尤其是妇女主任,到处宣传让女娃儿上学,遭人厌,没想到这个小同志和背后其他人这样支持,甚至是下大力气支持。
这些桌椅这些黑板,这些电风扇和电灯,都是花了大钱,还不容易买到的。最后还让人小同志开着大车送过来,里里外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让他们费一点心。
村支书越想越鼻酸:“小同志,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搞,搞出成绩来。”
主要的东西都装得差不多了,但门口还有好几个大袋子。江济堂把装着标语的袋子解开,拿出一个个背面贴着白色泡沫板,正面是大红色塑料晶片的标语。
这一次就不是他爬楼梯安装了,很多年轻人踊跃报名来帮忙,很快,后墙就贴上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下面还贴上以‘美丽校园’为主题的不织布贴画,看着更有教室的气氛了。
“这里还有些教具。”江济堂把教学用的尺子、圆规、黑板擦、圆头磁贴、粉笔等东西拿出来,一分为四,每个教室都有一套。
“都试试。”他鼓励人群里的老师出来,试试这些东西。
结果自然是很好,但他们最惊喜的还是磁贴:“这样就不需要用胶黏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