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快递(251)
这年代普通人的年收入在2000刀左右,这就是两个月的收入。只有喜欢时尚,又有钱的富二代们才会买。
都说五十年代是联邦的黄金年代,这是真的,有钱人是真的多,舍得花钱的人更多。大家都觉得未来很美好,可以贷款消费,反正能还的。
“真好啊。”江济堂看着这个生机勃勃的国家,然后毫不犹豫的转头。
他家会更好。
“现在我有一万六千五百二十刀。”
联邦货币和黄金绑定,这个年代一刀约等于一克黄金,所以这笔钱的购买力可以想象。
“所以我这一趟赚了普通人家八年的收入?用这种无伤大雅的娱乐产品赚时代差价,想出这招的我真是个天才!”
接下来该购物了,他抽出第一个客人留给他的介绍信,带着署名的。
那时他说自己是带着任务来的,那一箱的音乐机就是礼物,一切都为了开拓市场。他们家族想要在联邦开餐厅,需要稳定可信且性价比高的供货途径。对方就给了他这个,说有它可以拿到内部价。
内部价是不想了,能比市场价便宜一点就行。
他便来到那家超级大市场的门口,花80刀在附近租了两间带冰库的临时仓库,然后带着巨款走进这间超级市场。
五十年代末的联邦已经出现这种占地几亩的超级市场,里面什么都有。好些摩登女郎带着孩子在购物,她们随手拿下包装好的商品。
若是不看那些有时代印记的打扮,这一幅画面和几十年后没有什么区别。
江济堂找到经理,出示介绍信后,对方表示,这一次的采购就算是他们的第一次接触,部分商品可以对他打八折。
说完,经理还把一个商品册递给他。
“事实上,我们可能会有长期的合作。”江济堂说。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所以江济堂现在就是在试探餐饮市场的东瀛富家子弟。
在他不断的画饼,和无形中透露势力和资产的前提下,经理退了一步,他表示部分产品可以打七折,这已经是内部价了,他们基本没有赚。
江济堂不太相信,但也知道已经压到经理的底线上。所以他也松口表示可以,并且大方的邀请经理以后去东瀛玩,他们家族在当地还算有势力。
经理没有当回事,只是把另一份产品报价单递给他。
江济堂对这个时代联邦的商品一无所知,他只知道价格,所以就买最便宜的面粉,最便宜的土豆,最便宜的大豆和最便宜的生猪肉。
这里的人不吃猪脚,所以猪脚特别便宜,几乎被他包圆。
他另外还买了鸡蛋、奶粉、植物油、调味料、食盐和廉价糖果。都是论箱买,十分豪气。
一万六千刀买别的可能没多少,但买这种政府压到低价的生存物资,那数量就相当大了。以至于他原本租下的两个临时仓库竟不够用,又临时租了两间仓库。
经理咬着烟斗,等全部商品入库,他就把单子交给江济堂,示意他签字和付款。虽然打了折,但这个单子他还是赚了一点。
其实正常情况,一个陌生人买这么多基础物资,肯定会引起注意,但这是熟人介绍,属于他们‘人情交际’的一部分,自然可以特事特办。
事实上,因为江济堂要的多,其中一部分东西还是别地调过来的。
“非常感谢。”江济堂麻利付款,等超市的人离开,他装作检查,把三个仓库都转了一圈,之后开车离开。
他这一离开,就出现在了大洋彼岸,那神秘的东方国度,辽阔荒凉的大戈壁上。
江济堂在联邦待了三天多,这时的夏国刚好在凌晨三点,科学家们裹着棉衣在灯下干活。
他们已经三夜没睡,要么拿着纸笔和扫描仪研究核潜艇,要么抱着电脑不放,实在困得不行,就闭上眼眯半小时,爬起来又继续。
看到江济堂,大家都紧张起来:“到时间了?这么快?”
“还没呢,还有十六个小时。”
“只有十六个小时了。”众人半是庆幸半是失望,也是江济堂实在神秘莫测,说得又是这样坚定,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意思,否则跪都要把这艘潜水艇跪下来。
“你吃了吗?”科学家们争分夺秒搞研究去了,负责人凑过来找话聊。
“没吃。”江济堂摸摸肚子,这几天他累了睡在郊外车里,饿了吃自备的食物,但从买粮食开始,还没吃过一滴米喝过一滴水。
“没吃,那我们……”负责人正要请他吃糊糊汤。
“这个不重要,”他转头问负责人,“你要面粉吗?”
第173章
面粉?
要!
肯定要!
虽然三年特殊时期还没开始,但今年已经有兆头,分到他们这个地区的东西也在减少。别说营养的东西,以前还略略能吃到七分饱,现在连七分饱都没了。
但也不好抱怨什么,连大领导都在缩衣节食饿肚子呢。
可是负责人也知道,科学家的脑子要运转起来,没有营养不行啊。现在没条件,他们咬咬牙,也得让他们吃饱一点。
所以,这些日子,士兵们好些都吃上树叶汤了。
他们还不敢让科学家们知道,这些知识分子也都是倔驴,要是知道了,肯定就不肯吃那些省下来的粮食了。
“小哥,你能弄到面粉?”负责人的眼里冒着红光,“什么价?咋换?”
“这里不方便,存粮食的地方在哪儿?”
按理说,存放粮食的仓库很重要,是不能随便让人进来的,但江济堂用他带来的那些东西赢取了整个基地的信任,所以负责人没怎么犹豫就把人带到仓库了。
仓库里堆放着一些杂粮,少得老鼠来了都叹息。江济堂没有问他们这么多人,这点粮食怎么活,历史已经告诉他答案。
他只是拍拍负责人的肩膀:“老哥,辛苦啦。”
“嘿嘿,不辛苦,哪有什么辛苦?”
说着不辛苦的负责人,努力咽下那突然涌上来的酸意。他正要问面粉的事,就看到江济堂和变戏法一样,挥一挥手,嚯,一座面山出现了。
“这,这……”
一袋一袋的面粉叠满了粮仓,从门口到角落,几乎顶到屋顶上。
“放不下,还有别的仓库吗?”江济堂问。
“有!有有。”负责人的嗓子干哑,他要带人去另一个早就空了的粮仓,走的太快,还踉跄着差点摔了。
“你看我这,毛毛躁躁的,见笑了见笑了。”
负责人有种手不知道应该往哪儿放的局促不安,江济堂安抚般笑着:“老哥,不着急,都会变好的。以后咱顿顿白面白米饭,顿顿肉,吃到看见肉就觉得恶心,吃到太胖了喊着减肥。”
“要有这样的好日子,那咱……那咱就不算白忙活。小哥,你这些都是哪儿来的啊?”
“我不是说了吗?我去联邦,给你们弄点吃的喝的。之前那个放歌的机器知道吧?用那个换的,一个值250刀呢。”
“这么值钱?”负责人张口结舌。
“科学技术值钱,很值钱。老哥,辛苦了,你们要给夏国种一棵永远不会倒的苹果树,保护千千万万这样值钱的科学技术。没有这棵树,咱们说话没人听,挨欺负。”
面粉放好了,还有土豆蛋子,土豆蛋子装好了,还有大黄豆,江济堂又变出一座肉山。负责人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多肉,一块块肥滋滋的都有四指肥膘,还有好多袋猪蹄子。
“亲娘嘞,这得宰多少只猪呀?”
“生猪肉放不住,得做成腊肉或者熏肉。我这里有盐和调味料,你看是不是找人做?”
江济堂看着小山堆一样的肉,都是饲料白猪肉,口感没有土猪肉好,也没土猪肉香,但营养差不多。
只是这里也没有冷柜,只能做成腊肉熏肉。
“长官,俺来俺来。”一个小兵实在忍不住了,“俺老娘做腊肉可好吃了,先腌制,后烘烤,那腊肉啊一个个颜色鲜红香气扑鼻。俺跟着俺娘学了这一手,现在也让兄弟们瞧瞧俺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