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林的陌生人(36)
他拿起电话听筒,拨了伯恩施坦家的号码,铃响两声就有人接起了,一个女人的嗓音,“这是伯恩施坦太太,您找哪位?”
安德烈挂上电话,离开了莱纳的公寓,脚步很轻,在老旧的地板上几乎没有发出声音。
作者有话说:
[4] Bundesnachrichtendienst的缩写,西德情报机构,成立于1956年(两德统一后仍然用这个名称)
第三十章
伯恩施坦一家住在一栋五层建筑的二楼,高而窄的窗户淹没在其他数十个一模一样的窗户里。街上的人开始多起来了,提着篮子的,抱着面包纸袋的,腋下夹着报纸的,骑着自行车的邮差像鳝鱼一样滑过,一手抓着车把手,一手按着鼓胀的帆布包。安德烈压低帽檐,混在他们之中,观察着公寓楼紧闭的大门。没过多久,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挎着藤篮出来了,安德烈大步跨过去,拉住缓缓关上的门,钻进门厅。
他按了门铃。里面传来一阵窸窣,夹杂着水烧开的呜呜声,一个穿着围裙的卷发女人打开门,疑惑地打量安德烈。在她身后,一个九岁左右的小女孩坐在地毯上用蜡笔画画,一个婴儿躺在摇篮里,啃自己的拇指。
“抱歉周末打扰你们,”安德烈摘下帽子,“我叫安德烈,君特的同事,我需要和他聊两句,不会很——”
一个男人走出厨房,高个子,套着一件蓝色短袖衬衫,一看到安德烈就马上冲过来,把妻子拉到身后,“安娜,把孩子们带到房间里去,锁上门。”他对太太说,但眼睛盯着安德烈,“我和这个人出去一会儿,如果我十五分钟后没有回来,给斯塔西打电话。”
他用力推了安德烈一把,催促对方往楼上走。两人爬到六楼,打开通往屋顶的铁门。这里的风比街道上的更猛烈一些,刮来雨水的气味。君特背靠着铁门,交抱起双臂,打量着安德烈:“我听说你离开柏林很久了。”
“在此期间,你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孩子,恭喜。”
“别把我的孩子扯进来。你想干什么?有没有人跟踪你?如果有人知道我在和你说话,我就完了。”
“没有人跟踪我。君特,我需要你帮我找一个人。”
“你听听你自己说的是什么疯话。你最好尽快想一个阻止我把你交给斯塔西的理由。”
“利益交换。我可以帮你们逃出东德,你和你的家人。”
君特干巴巴地笑了一声,“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免得被关在墙后面。”
“没有人打算建一堵墙,这太荒谬了,只是谣言。”
“对,电台是这么说的,你能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你百分百相信吗?”
高个子张开嘴,闭上,舔了舔嘴唇,移开了视线。两只鸽子落在不远处,似乎误以为能从这两个人类男性手里得到面包屑,绕着他们谨慎地绕圈,几分钟之后失望地飞走了。君特呼了一口气,看着安德烈:“你已经浪费我太多时间了。我没有理由离开东柏林,更不想再和军情六处扯上关系,走吧,在我太太打电话之前。”
“漂亮的台词,是斯塔西工作手册的一部分吗?”
“我是认真的。”
安德烈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点点头,按了按帽檐,独自下楼去了。就在他快要走到门厅的时候,楼梯上传来忙乱的脚步声,君特跑了下来,叫住了安德烈,紧抓着楼梯栏杆,好像那是一根能让他免于淹死的麻绳。
“你真的有办法给我们外国护照?”斯塔西雇员压低了声音。
安德烈摊开双手,“这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
君特摸了摸鼻子,垂下目光,又抬起头来,清了清喉咙,好像接下来的话会刮伤舌头:“你想我怎么帮你?”
“我相信在过去一周的某个时候,斯塔西逮捕了一个人,罪名也许是叛逃,也许是别的。这个人的名字是莱纳·沃格尔,我需要知道他被关押在哪里。”
“沃格尔?这个人和汉斯有关系吗?”
“他的弟弟。”
君特低声说了句脏话,拳头用力砸了一下楼梯扶手,“你就是不能不去毁掉别人的生活,是不是?就好像你害了汉斯还不够——”
“所以我才站在这里,君特,尝试修复我的过失。如果你不愿意帮我,想想汉斯,就当是为了他。”
“你别以为这样就可以绑架我。”
“不是绑架,交易。你有我需要的信息,我有你想要的护照,两本法国护照,附赠一位出色的伪造专家,你和你太太需要的一切文件都可以提供,没人能看出破绽。”
“先把这个‘伪造专家’的联系方式给我。”
“不。先找到我的人,然后我们再谈。”
“可能要花上几天。”
“我会等着。下星期四晚上七点,找个借口出来,我会在马路对面抽烟。如果一切正常,我带你去能够安全谈话的地方。如果你站在路边点烟,就是可以会面,没有烟,我就立即离开,会面取消,另约时间。”
高个子的斯塔西雇员深吸了一口气,点点头。
——
君特·伯恩斯坦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他没有在狱政司的名单里找到莱纳·沃格尔的名字,意味着莱纳虽然被捕,但并未入狱。自六月以来,关押人数大增,东德监狱不堪重负,没有多余的囚室容纳莱纳这种仅仅是“态度上”有问题的犯人。坏消息是,汉斯的弟弟很可能还在临时羁押室里,深藏在斯塔西总部大楼之中。那是斯塔西第二司的地盘,狱政司不知道那些水泥房间里关着多少人,他们都是谁。如果想找到莱纳,只能设法盗取第二司的文件,要不就逐一查看每个囚室。
“也不是不可能。”
“什么?”
“亲自去看每个囚室。有多少个这样的房间?”
“我不清楚,三四十个?你不能就这样走进去,那是自杀。”
“当然不能。你刚才说‘临时’羁押室?一般有多少警卫看守?”
“入口最多,进去之后几乎没有,我记忆中是这样的,我调离第二司很久了,也许他们改了规矩。这些羁押室也快要挤满了,因为很多人听信了关于墙的,”君特在两种措辞之间摇摆了一会,“……谣言。”
“你们的清洁工在哪里休息?”
“我不知道,没有留意过,一楼的某个地方,我想。”
“你能到那个地方去,而又不引起注意吗?”
“也许?从没去过,但有些人会去那里抽烟,离停车场比较近。”
“很好。”
“你不可能打扮成清洁工混进去的。”
“我也没有打算这么做。我还有一个问题,地方分局,比如说,莱比锡之类,大约相隔多久会来柏林一次?查档案,开会什么的。”
“他们每个星期都来两三次,很少开会,都是去档案室的。”
“身份证明是?”
“工作证,地方分局主管签名盖章的申请书。”
“就这样?”
“就这样。”
“安德烈,还有一件事你需要知道。莫斯科派来了猎人。”
“安德烈·奥尔洛夫?”
君特诧异地瞪着他,似乎想质问安德烈从哪里获知这个名字,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就是他。不过我不认为这个猎人是专门为你而来的,只是克格勃在‘风雨前夕’喜欢安插一支方便的枪在现场。”
“所以他们真的打算建墙。”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可能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快了。我和我太太谈过了。安娜同意了逃——同意了你之前提出的事情。”君特用手掌抹了抹脸,另一只手紧紧攥着装香烟的纸袋,快要把它撕破了,他找的外出借口显然是买烟,“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了,给我们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