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235)

作者:端瑜 时间:2025-02-09 11:01 标签:甜文 种田文 穿书 情有独钟 先婚后爱 天之骄子

  只要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就可以自己管好自己。
  郑山辞去了下一个地方。他在青州的几个县城里都走过了,遇见过好的县令,也遇见过尸位素餐的县令,这些他都写了奏折,等回京之后就可以呈给内阁。
  这样下来已经花去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到了岚县。
  岚县的县令换了人,是郑山辞的同年,他们都是武明十五年的进士。
  这位孙县令的年纪要大上一些,已经三十多岁了,郑山辞在他们进士中也算出名,毕竟是长阳侯的儿婿,结果没想到这个人爬得这么高了,从一个县令已经变成朝廷派下来的钦差了,这样的仕途,让人羡慕。
  在岚县耽误了三日,郑山辞把事情都安排好了。新奉县没有向州府求助,但他还是要去看一眼。就像青州瘟疫的时候,叶云初也去了一趟新奉县。朝廷不明真假,还是要亲眼去看心里才踏实。
  郑山辞想到新奉县,心里还有些忐忑。
  有跟在他身边的吏官跟他已经熟悉起来,他笑着说,“明日就去新奉县了。”
  郑山辞点点头。
  翌日一早他去动身去新奉县,天气太冷,这条水泥路上风沙小了,郑山辞掀开车帘,看着这条路,不由想到自己离开新奉县的场景。
  马车还在往前走,有的户部官员是头一次来新奉县,这第一次见到水泥路,还很稀罕。
  等他们到了新奉县已经是傍晚了,马车直接到了县衙。
  ……
  丁宣还在处理公务,一个小吏就快步进来见礼说道,“丁大人,钦差大人来了。”
  丁宣忙不迭起身,打算召人一起去迎。
  “丁大人,钦差是郑大人。”小吏激动的说道。
  丁宣的脚步一顿,面上露出一丝喜意。他带着县衙的人到外边去迎郑山辞。
  说是迎钦差,县衙上来心里都还是有些惧意的,这从京城下来的都是大官,他们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还不知道能不能让钦差满意。上次钦差来的时候有郑大人在,他们心里还是有底。毕竟郑大人就是长阳侯的儿婿,这身份足够,郑大人也不怕甚。现今郑大人走了,他们又来迎接钦差,心中还是忐忑。
  江县丞已叫人去把驿站收拾得干干净净,尽量让京城里来的大人满意。要是不满意,他们也只能窝囊的改一改。
  马车停在县衙,他们心里还是忐忑的,直到马车上的人下来——
  除了丁宣外,其他的人都有些惊讶,他们还是先向郑山辞等人见礼。
  “不必多礼,我奉朝廷的旨意来青州赈灾,新奉县没有向州府求助,丁大人要把缘由说明白。”
  几个官员跟在郑山辞身后,这次他们终于可以吃一顿接风洗尘的饭了。到了青州后都是在忙,现今终于可以歇息片刻。
  丁宣定了酒席,县衙里的官都来了,他们都是等郑山辞先坐下后,他们再坐下。
  这次吃饭宾至如归,他们吃了一会儿饭就打开了话匣子,一个户部官员说道,“郑大人,等明日探查完新奉县,我们就可以回京了。”
  “这一路上赈灾比算账累多了,很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这话一说,众人纷纷附和。
  以前他们哪里会这么细致,都是坐在户部把账算了,不管是户籍人口、田地、赈灾物资都是他们算出来的。这次出来也涨了见识,知晓他们在户部的计算出来的数字会影响很多人,他们心里就生出了敬畏之心。
  这次雪灾跟着郑大人一起来青州,他们大多都是靠自己的本领来帮助灾民,瞧见这些人活活被饿死、冻死他们也是于心不忍。
  以前没见到不算什么,只有看见之后才明白,这些百姓跟他们一样是人,一样怕冷怕热,怕挨饿,不仅仅是他们账本上的一个数字,他们同样有血有肉。
  想来惭愧,他们到现在才知道这个道理。


第132章 升升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1]
  现今他们已有惆怅。
  丁宣给郑山辞敬酒,“郑大人恭喜您升官。”
  郑山辞唇角含笑,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江县丞瞧见郑山辞的官袍,已经知晓他的老上官从从五品官变成了正五品官了,郑大人果然非池中之物。三年未见了,江县丞又想起郑山辞离开新奉县的时候,他有些感伤的用袖子擦了擦眼睛。
  他跟着郑大人,多是迎合上官,结果郑大人临走后还给他升了官,他以为他这辈子都只能做一个主簿了,其实郑大人什么事都看在眼里。
  他们把饭吃完就要去驿站休息,丁宣忙不迭说道,“诸位大人今晚有没有时间,我想请大人们喝点小酒。”
  几个随行的官员见状了然,他们在官场上都是人精,知晓这不是在请他们,这单是在请郑大人,这该是要说说私心话,这也正常,毕竟郑大人以前是这个县的县令,他们拒绝了丁宣,跟郑山辞请辞先回去了。
  郑山辞应声,他们换了一个包厢,这个包厢只有糕点跟一壶酒,郑山辞说道,“酒我就不喝了,怕明天醒来头疼。”
  丁宣从善如流。
  除了丁宣外,还有江县丞跟谭和,还有朱典史,旺福在门外守着。
  “郑大人,见到您太好了。”丁宣本来堆在肚子里的话很多,可是到了郑山辞跟前,他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心里只剩下激动和感慨。
  “郑大人,我们也没想到您是这次的钦差大臣。”江县丞忙不迭说道,他端着酒杯给郑山辞敬酒,“下官的官职低,不好意思在酒席上给您敬酒,这次只剩下我们几个,我想敬郑大人。郑大人明日有要事在身就不用喝酒了。”
  江县丞把酒杯的酒喝完。
  郑山辞拿着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饮而尽。
  明明郑山辞都说了晚上不想再喝酒了,他还是喝了一杯。
  谭和看见郑山辞心里也高兴,眼巴巴的瞧着他。他成为主簿后,还是战战兢兢的为县衙里做事。他跟戚少爷的事结束了,谭和这几年娶了一个新夫郎,日子过得安稳平静。主簿的俸禄足够他养活一家子,年前还有了一个孩子,把父母从乡下接到县城里来住了。
  如今他是官身,父母在外边把他当做骄傲,他主持过修路,新奉县的人都知道他,对他感激着。他的这辈子就是因为遇见了郑大人才改变了,谭和一直心存感激。
  “我来青州赈灾,知道你们没有向州府求助,心里很高兴。说明新奉县在这次雪灾中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有影响你们也能自己解决,这样我便放心多了。”
  众人听了这话,心里都涌现出一股被认可的感受。
  丁宣把自己的做法说给郑山辞听,“都是照搬了郑大人的做法,刚开始确实是有灾民,我们先是搭建了棚子,然后把县衙储备的粮食给灾民施粥,让工房的人帮着百姓一起建造房子。因为之前郑大人在时,冬日已经坍塌了不少房子,所以这次雪灾大,坍塌的房屋还好,我们用水泥做房子,这样都很牢靠了。”
  丁宣说得简单,实则还是要县衙的人都配合才能做到。郑山辞没有戳破丁宣,他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你做得很好。”
  丁宣低头有些不好意思,他还说了一些其他的。
  郑山辞跟他们说了一会儿话,临走前拍了拍朱典史的肩膀,“你做得一直很好。”
  朱典史望着郑山辞离开,嘴角笑裂开了。
  他回去的路上还在傻乐。他是典史本来就没有入流,而且他又没有功名在身,升不了官。
  郑山辞回到驿站,旺福给他端来醒酒汤,郑山辞喝完后让旺福先去歇息,他也要休息了。
  他想到新奉县,心里还是高兴的。郑山辞高兴的睡觉了。
  翌日,郑山辞跟随行的官员在新奉县转了转,随行的官员看见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百姓脸上都是带着笑的,百姓的生活安稳幸福,他们心中称奇。
  正是春耕的时候,百姓们都在田地里忙,丁宣带着他们走了走。邓老爹跟两个儿子在田地忙活,他们瞧见丁大人带着一行人在路上走,张望了几眼。
  “瞧见一个穿绯色官袍的人,这该是从京城来的大官吧。”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