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116)

作者:端瑜 时间:2025-02-09 11:01 标签:甜文 种田文 穿书 情有独钟 先婚后爱 天之骄子

  郑山成跟林哥儿送了药枕。自打郑山成的腿有希望后,两夫夫做什么事就更有劲。林哥儿见郑山辞给郑清音请女先生来教他读书认字,他便厚颜去找郑山辞说通后,自己有空也可以去找马氏读书认字。他跟郑山成管着食肆,在之前就学如何看账本,林哥儿读书,也是为了开阔眼界。
  他还自己买了一本医书,不懂的字去问马氏,不懂的意思就去找宋大夫身边的药童。以前没什么精力来读书,家里又没有钱,一个乡下的哥儿去读甚么书。现今有了机会,难得相公跟二弟不是迂腐的人,他也想多学学。以后没准儿有了孩子,他还教孩子读书念字。
  郑山成看重食肆没去掺和读书写字的事,晚上林哥儿爱念给他听,他就拣几个字认认,这般也是好的。
  林哥儿认字看了医书,愈发觉得身体很重要,注重起养生之道,送给虞澜意的生辰礼物,一合计就送了药枕。
  这药枕也有讲究,他特意去寻宋大夫亲自配的药方,再请工人做枕头。跟娇花一样的哥儿,哪闻得来什么药味,宋大夫考虑到这,用桂花中和了一下药物的味道。
  虞澜意拿到手的药枕带着淡淡的药香跟桂花的香气,一点也不难闻,反而闻着会很舒服,有一种安心的气息。
  “谢谢大哥大嫂,还有小弟。”虞澜意笑着把东西收好了。
  郑家的人真是太好,太用心了。
  虽说今天有些想家,但郑家对他是真的好。
  虞澜意看了一眼郑山辞,郑山辞还是笑吟吟的。
  嫁给这个人,虞澜意没想到家里的人还这么好。这不比京城中的有些勋贵子弟更好,虞澜意心里美滋滋的。
  新奉县自打来了新县令变化是巨大的,百姓脸上带了笑,把自己种的菜也运到县城里卖。县衙收辣椒跟大豆、芝麻,他们多是把这些卖给县衙。
  以前还怕县衙,现今跟县衙的人打交道打多了,也发觉以前的衙役讲道理多了。郑山辞没有亏待县衙里的人,月中旬都会把他们召集起来,让膳堂给他们煮一顿好饭好菜,每月不时还有水果可以吃。俸禄都是发足的,没有上面的人敢贪污。
  户房跟工房都抓了不少人,有的还是江主簿的亲戚,求情都没用,法不容情。来往的商旅多,还有在这落脚,打算长期做生意的。
  新奉县在一点一点的变好,外边的人看见了水泥路,看见了辣酱厂、纺织厂、榨油厂,他们单知道新奉县有了产业,但很少有人把这些联系到在这个地界上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百姓有地干活就能赚钱,县衙的人不欺辱他们,这便是世间顶好的,百姓心里对未来有盼头。
  “天气大了,郑大人说了修水渠,这修好了也要等到明年才能用。”一个老农挑着水给田地里的药材浇水。
  他们新奉县本就热,夏日气候就更热了,怕把药材热坏,他们家里的人都出动了来挑水。儿子们好歹是劳动力,二儿媳跟三儿媳在家做饭,他媳妇跟大儿媳都挑水了。
  这也勿怪把妇人都喊上,气候大,要是药材死了,他们就没多少收成。人多晒晒,这么多年都没事,忍着太阳多赚点钱。
  “要是郑大人早些年来,我们这就有水渠了。”
  二儿子:“当时梁大人也说要修水渠,不过是早早了事,根本就没什么用。还说这些官为了政绩,为了政绩这修的水渠也是一个假把式。看着是好的,实际上根本用不上,比绣花枕头还没用。”
  “郑大人不是这样的人,你也看见了我们去县衙里把枸杞卖了换银子回来。”老农没反驳二儿子的说,只说郑大人跟其他的大人不一样。
  他们没功夫闲聊,继续挑水去。忙到晚上回到家里吃饭后躺在床上就能立马睡过去,家里的婆婆跟儿媳轮流做饭,这般相互扶持着,各司其职,等秋季剩余的药材成熟就好过了。农户家都是这样的,有孩子的,回来逗逗孩子,乐呵呵的数一数家里的银两。看着家里的钱慢慢的变多,身体上的疲惫就少许多。
  ……
  虞澜意把长寿面吃了。
  徐哥儿,夏夫郎,高含他们三个也来了,县衙里其余的官都送了礼,金云登记在册。
  哥儿们都说着吉祥话,虞澜意谢过了。
  “虞少爷,我们还没有去过京城,你能讲讲京城的事么?”有哥儿问道。这哥儿看上去只有十六岁,眼眸天真。
  虞澜意便说说。
  其余的哥儿跟姐儿也是竖着耳朵在听,听着就露出向往之色。
  郑山辞同几个同僚在说话,他听见虞澜意在说京城的事,一看这些人给他围了一圈,跟说书听故事似的。他只稍看一眼,唇角就荡漾开。
  “水渠这是一定要修的……”
  让进府邸的人少,晌午吃了一顿饭,他们就礼貌的回去。虞澜意松口气,“他们不算吵闹,还很识趣。”
  生辰白日热闹过,晚上他更想跟家人在一起。
  虞澜意去寻郑山辞,郑山辞把最后一个客人送走。


第69章 吃货
  新奉县的来往的人多了,不尽是好处,两地的商人会产生冲突,最近就有几起案子,见了血,幸好没有出人命。这对朱典史跟胥吏们又有压力,他们的工作量增加了。
  外地的商人有的打听到虞澜意今日生辰,得知郑府只让少许人进去,只能遗憾而归,只送了礼,尽一份心。商人们精明着,知道自家有钱无权,要倚靠官员才成。像是镇上跟县城的乡绅、富商要是得知有寒门子弟考中了秀才和举人,他们都会携重礼拜访,拉拢,甚至结亲。他们从商后,三代不能科举,这注定跟权力无关。
  商人们除了拉拢官员为其提供庇护跟捷径,还喜欢把家中的哥儿和姐儿嫁给官员,商户人家的哥儿跟姐儿一般嫁给官员不是做填房、就是做妾、不然就是嫁给比他大几十岁的人,用年轻漂亮为家族牺牲。
  钱老板叹息:“要不是这郑大人太难拉拢了,我们也不想把心思费在虞少爷身上。”
  这虞少爷身世成谜,在李御史从新奉县走后,他们都说虞澜意是长阳侯府的哥儿,他们能不尊重的。这身份让他们忌惮,心里又发愁。这样的人家送什么礼才合心意。
  至于郑大人,也不敢给他送什么美貌的侍女跟哥儿的,这不仅不是为郑大人好,这还是害了郑大人,这是怕他活得太痛快了,要他死。
  郑山辞又是一个不收钱的,这根本不好下手。他们有的是想在新丰县做生意,打通一下县衙的关系。有的野心更大,想打通郑山辞,长阳侯府的贵婿趁他还没发迹,打好关系,以后郑山辞前途无量,在官场有这么一号人,扯出去还能做虎皮。
  关老板:“还是先回去吧,我在新奉县做过几桩买卖,县衙没故意卡着人,要给了银子才行得通,这边的关口只要是合法的,通关文牒给得很痛快。”
  马老板和诸位老板却是不信。郑山辞不贪,底下的人多多少少都要越轨贪一些,只是贪多贪少而已。他们这些商人在这些当官的人眼里,就是一个稚子抱着大元宝从他们面前走过,他们能忍住不上前薅一把么。几个商人是打青州各个县来的,他们见范平赚了银子,又吃了新奉县的辣酱,穿了这的丝绸,便觉这里有商机。
  还有些对新奉县的风沙畏惧,有去新奉县行商的人便说有水泥路,从岚县到新奉县只需一日,这样一想,就有些商人来了。
  到了岚县城门口,一看这水泥路实在是好的,雨热不侵啊,直直的一条隐入风沙中。他们在岚县待了一天,翌日一早就打算去新奉县。
  被人劝着买了蹄铁,这马的蹄子还受不得这水泥路。
  钱老板、关老板,一众老板见不能去找县令套近乎,他们回客栈去了。
  他们虽是回到客栈了,有的老板还是带着人去新奉县的集市上瞧,有的刚到听说过郑家食肆的名头,订了一个包厢打算先把肚子吃饱,刚在门口就被宰了一顿,钱老板本吃了一根烤肠,他没刷辣椒就吃,几口吃下去还想吃。
  立马又掏钱买了三根。
  有人提醒道:“你刷辣椒吃更好吃。”
  钱老板闻言把三根烤肠刷了辣椒,一口咬下去,他觉得味蕾都绽放了。吃了四根烤肠,钱老板背着手进食肆,想着等在食肆吃了午食,他回去时再买五根回去吃个痛快。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