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232)
白县令脸上唰的一下就变白了,他本还想跟郑山辞攀交情,再这么说当时同为青州县令,也算是勉强有点交集,结果郑山辞见了他就给他一通批,让他面子挂不住。
白县令晓得这是一顶大帽子,他为自己辩白起来,“郑大人县衙里没有太多的银子,若是有多的银子我也愿意让百姓好好的过。再者雪灾之后,县衙里的粮食涨价,这般县衙去买粮食救济灾民也是要多费许多银两。只能委屈委屈百姓了。”
"你委屈百姓,怎么不委屈你自己。我是来青州赈灾的,不是来给你擦屁股的。你的所作所为,我会上报给朝廷。"郑山辞毫不客气的说。
“郑大人何必这么较真,他们都是一些贱民,怎么能跟我等相提并论。再者说,如果他们有银子还会住棚子么,这说来说去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跟县衙无关。县衙能救助他们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白县令说到这里振振有词。
“郑大人水至清则无鱼,做人还是要圆滑一点。”白县令意味深长的说,他话锋一转,“若是郑大人想要银两的话,我自当奉上。”
“你不是说县衙里没有银两了么?”
“县衙没有,但我有。”白县令低头恭敬说道,“都是下官攒下来的钱,下官愿意孝敬给郑大人。”
郑山辞摇头,“愚不可及。”
郑山辞没去理会白县令,他去看小吏给灾民们发棉衣,灾民们面黄肌瘦,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脚底上的鞋还是草鞋,这样的鞋一点也不保暖。
衙役拿了粮食开始烧火煮粥,有几个灾民过来这边烤火,衙役没赶走他们。
看见衙役煮粥,他们都去拿了自己的碗等着喝粥,这次从大锅里传来浓浓的米香味,闻着就比之前煮的粥更香,更浓稠。
灾民们眼巴巴的盯着大锅里,恨不得现在就伸手去大锅里抓一把塞进嘴里。他们有时候太饿了,还去饭店里蹲过剩菜剩饭,饭店的老板嫌他们不吉利,又脏兮兮的,宁愿把剩菜剩饭倒了也不会给他们吃。
有时候晚上饿急了,他们就抓地上的雪吃。有棚子的住在棚子里还能抵抗一时的风雪,没有棚子住的人只能在街上随便找个地方应付一晚上,像是破庙这类的地方早就被人抢占了,他们无处可去。
以前他们都是良民,也是知道要把自己拾掇干净进城,现今连命都保不住了,还管这些作甚,他们这些人能活一天是一天。
灾民们领了棉衣穿在身上,终于能抵御一部分的风雪,衙役们帮着去拿棚子先搭建起来,从户部拿过来的棚子很厚实,住在里面比县衙里的棚子好多了。郑山辞让一部分的人去街上买炭,他瞧见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忙不迭去把人扶起来,一摸鼻尖还有气,先把人带到煮粥的地方烤火,把自己的披风解下来披到刘老汉的人身上。
郑山辞凑近才听见老人嘴里念着,“饿……饿……”
“先舀一碗米粥来。”郑山辞把披风拢了拢,这披风是虞澜意给他买的,披风保暖的效果很好,刘老汉很快就感受到了温暖,衙役给郑山辞先舀了一碗米粥,米粥还有些硬,根本没熬好,现在也能勉强下咽。
郑山辞端着碗凑到刘老汉嘴边。刘老汉闻到米粥的味道,干燥的嘴唇一碰到碗,他就伸出手握紧碗,咕噜咕噜的喝粥,那么烫的粥,他仿佛觉察不到似的,依然在喝粥。这股热气一直烫到了胃里,身体发出被灼热后的痛感,但他的饥饿感还在,现在喝了一碗粥好多了。有一瞬间,刘老汉觉得自己要被活活的饿死了。
他觉得有人在靠近,他这才发现自己身上披着钦差大人的披风,钦差大人还看着他。他忙不迭跪下给郑山辞磕头,郑山辞扶着他。
“不必如此,这披风你就披着吧,天气寒冷先去棚子里待着抵御一下风雪。”
刘老汉眼眶一热,“多谢钦差大人,多谢钦差大人。”
身上的披风还带着暖意,一看就是值钱的。刘老汉回到棚子里,见有一个女子在睡梦中喊冷,刘老汉把披风盖在她的身上。他已经喝了粥,现在身上暖和多了。
披风盖在女子身上后,她的眉眼顿时就舒展开了,嘴里也不喊冷了。
衙役大喊一声出来喝粥了。
灾民们拿着自己的碗就出去了,刘老汉已经喝过一碗了,他就没有再去喝了。他毕竟认过几个字,还是不想太难看。再者朝廷派的钦差大臣已经到了,他们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刘老汉去吏官那边登记,吏官给他发了一件棉衣。
刘老汉穿上棉衣回到棚子里,灾民们已经把一碗米粥吃完了,现在正在舔碗,他们都穿上了棉衣,眉眼终于能窥探到一丝的安心。
“这里的棉被售价几何?”郑山辞招来一个小吏问道。
从户部带了东西过来,更多的是粮食跟药材,这些棉被之类的带的少,要就地买。
“跟老板砍了一下价,一条棉被一百文,拢共要了五百条棉被。”
这般算下来花了五十两银子。
户部出去的官就是会砍价。先是挑一些毛病,再说要买许多,本来还是穿着官袍,这老板就更不敢甩心眼了。
“先把棉被给他们送过去吧,先将就一下,两三个人盖同一条棉被,看着人发。”
第131章 回县
现在他们还饿着不能吃太多的粮食,不然对胃口不好,一人先喝一碗粥,先住进棚子里抵御风寒。这里的情况比青州府城的情况要糟糕,他要江县多停留几日,把诸位事宜都安排好后,留一个官员在这里主持大局,这里的县令让他信不过。
“去买一些菜叶,做菜粥,他们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吃过菜了。”郑山辞把这一层都考虑到了。
他还是找了户部跟着他过来的吏官,“你去买造屋子的材料,另外多买三个大锅,这里只有两个锅根本不够。”
吏官应声去喊了几个衙役跟在身后去办事。郑山辞看见衙役去给百姓们发棉被,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一口气松下来,他觉察到寒风的冷,打了一个寒颤。
一件披风披到郑山辞的身上,很快就带来了暖意。旺福说道,“大人答应过少爷要保重身体,大人可不要再这么做了,可以把棉衣给灾民们。”
身上的披风还是虞澜意给他买的披风,郑山辞拢了拢披风,“当时没想那么多,以后我会注意的。”
这个局势,郑山辞确实还不能生病。
衙役们从推车里拿了棉被掀开棚子,把棉被发给他们,一个棚子里发了五六条,这样下去还有十几个棚子没有棉被。
另外的官员已经去别家去买去了。
“你们放心,等会儿就有人把棉被买回来了。”郑山辞安抚他们。
郑山辞招人先把炭火放在棚子里,让他们取暖。
“大锅里烧了药,驱寒的,你们若是冷了便去喝一碗暖暖身子。”
灾民们听了这话,拿着碗去外边排队。他们以为他们等不到朝廷的帮助,已经撑了两个月了,差点就要熬不过去了,幸好他们熬过去了,幸好他们遇见了一个好官。这个官一点都不嫌弃他们,眼神中也不像是在看脏东西一样。其余人都对他们嫌恶得很。遭遇雪灾并非他们能控制的,遭灾之后却是被万人唾弃。
穿上了棉衣,喝了一碗浓稠的粥,再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药喝下去是苦的,余味却有甘甜。
吏官把新的棉被买回来让衙役去发了,还有几推车的棉鞋。
“我瞧见那边还有棉鞋,一并就买了,就是这个尺寸还不知道合不合适,多买了几个码数。”吏官说道。
郑山辞颔首,眼中有赞同之色。
吏官得了郑山辞的肯定,心里越发有干劲了。
刘老汉喝了一碗药躺在大棚里,身子过了半晌就开始生热了,连胃都是暖呼呼的,他舒服的哼了几声。有衙役掀开大棚,数人头把棉鞋递给一个人,“朝廷发的棉鞋,你们自己先穿上。”
衙役们对他们的态度也好上许多,以前说话都是不耐烦,凶神恶煞的,现在平和多了。
“谢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