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209)
国子监祭酒这个官职虽不算高,但也是从四品,并且掌管教育很重要。
当即就有人反对,“陛下不可,谢文齐不过是一个新科进士,怎能一入朝就担任从四品官职,我朝从无先例……”
谢文彦打断,“从前没有先例,现在就有了,别跟朕叽叽歪歪说这些,只要是人才,能给朕办事,朕就破格提携。”
“在朕这里,唯才是举。”
“尔等无需劝朕,劝了朕也不会听!”
声音掷地有声,强势不容拒绝。
反对的官员脸色憋红。
有激进的官员不服气,忍不住倔强道,“陛下如此不听朝臣劝谏,就不怕史书工笔,天下骂您昏君吗?”
眼神坚决,言语犀利。
一副就算陛下您要杀臣,臣也要说实话的死谏模样。
面对强势的帝王,怕死的官员只能憋屈忍着,但对不怕死的臣子,他们就敢以死明鉴,去赚史书留笔的身后名。
若是其它皇帝可能就会犹豫了。
但谢文彦是什么人?
从来只有他威胁别人,没有别人威胁他的份儿。
谢文彦眯起眼睛,“怎么,爱卿这是想死谏不成?”
“是又如何?为了大楚国祚,臣便是粉身碎骨亦不悔!”
那官员挺直背脊,傲骨铮铮的模样。
谢文彦冷笑,“那你就去死吧。”
死谏官员:……
众臣:……
谢文彦不理会众人呆滞的表情,看向旁边负责记录的史官道。
“你把今天这一幕,全都一个字不落地记下来。朕到底是不是昏君,自有后世之人评说,无需尔等断言。”
“楚国的未来需要改变,一味遵循祖制只会原地踏步,如今诸国掣肘,只待时机争锋,楚国不胜则败!”
“在朕这里,才能便是第一,有才之人,无论年岁,无论性别,无论伤残,无论身份,只要有利楚国者,朕便不介启用!”
“反之,碍朕大业者,杀无赦。”
“朕倒要看看,将来史书上,到底是朕昏君,遗臭万年;还是尔等迂臣,后人唾骂,挖坟碎骨!”
说罢。
谢文彦看向那想死谏的官员,冷冷道,“爱卿,你不是想死谏吗?去吧,朕肯定让史官,把你的名字记下来,让你扬名千古。”
死谏官员:……
算了,我觉得我还能活一活。
第179章 诈出装穷的官员
谢文齐虽说性格惫懒,但对方确实是有真材实料学问的。
所以,面对世族挑动起来的质疑作弊声音,他与几位代表学子进行了一场交流辩论,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谢文彦不仅直接把堂兄提到了从四品的祭酒官职,主管教育事业,更是趁此宣布了增加专门的残障人士科举。
只要不是残疾到完全失去行动力的人,就都可以参加。
此决定说出,又是震惊百官的一天。
众人都很是不解,“陛下,官员事关朝廷脸面,如何能够让面容有损,肢体有残者任职啊,这实在太荒唐了……”
朝廷官职本来就僧多粥少,每三年一次科举选拔出来的进士,都还有很多无望等着补官呢,再来一群残障人员竞争,如何使得。
面对大家质问,谢文彦这次倒没有生气,很耐心解释。
“各位爱卿说的问题朕都明白,此次让身体有疾者参加科举,选出来的人员并不入朝为官,朕打算让他们去教书,毕竟普及教育之事,需要大量夫子到官学任职。”
“民间有不少读书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面容和肢体受损,从而断掉青云路,但他们身体残疾,腹中学识却没有。”
“他们寒窗苦读多年,实在不该就此沉寂,如此也能表现楚国对有才之士的重视,吸引诸国大儒前来,为朕楚国增加优势……”
此举确实有扬名和笼络读书人的作用,但谢文彦也想满足自己前世断腿后,那几年低谷不得志的遗憾。
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世族为了稳固自己对人才的垄断优势,一直不折手段打压被他们看中,却不愿意投靠的读书人。
重则家破人亡,轻者断手断脚毁容……
这些人无不都是学富五车,真材实料的能人,但凡因他此举扶持,能有那么一两个混出头,对世族来说都是巨大隐患。
世族势大,想要瓦解,自当群起攻之。
谢文彦心里盘算,嘴上就用办官学缺少夫子的理由,忽悠质疑的朝臣们。
他手段态度强势,官员们一时没猜到他打算,虽觉得哪里不对,但最后也只能无奈同意,拱手称赞。
“陛下爱戴百姓,实在圣明之君。”
算了,只要不入朝为官,皇帝想开残障人员的科举,那就开吧。
毕竟这消息传出去,那些读书人只会高兴附和,他们若是极力阻止,实在得罪天下读书人。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二天,谢文彦就趁热打铁把圣旨宣布了出去,避免朝臣们反应过来事情半路夭折。
不出意外,民间读书人们听到消息都非常激动。
不仅仅是那些因毁容和伤残失去科举资格的读书人,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同样的高兴,因为这代表他们未来若是倒霉伤残,也有其它途径出头。
“张兄快去看皇榜,陛下新增了一次科举机会,允许身体有疾者参加,张兄满腹经纶,将来定能榜上有名……”
“儿啊,你还能继续科举,咱们家没有白供你读书啊……”
“爹,我还能继续考试,我还有机会考功名,呜呜……”
民间因身体有疾失去科考资格的读书人们,看到皇榜全都喜极而泣。
天知道,他们寒窗苦读多年,结果中途因为身体原因断掉青云路,是怎样天崩地裂的打击。
那些家中富裕的还好,那些靠全家之力供养的读书人,才是真的惨。
如今,他们总算有再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当今陛下真是仁君!
……
未央宫。
听到民间百姓们的反应。
乔玉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搂着谢文彦脖子满眼笑。
“我就知道夫君最是良善不过,朝中那些官员竟在私下骂你狠毒,一个个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如今百姓们都在夸我仁君呢,夫君,你怎么就那么好呀!”
小哥儿嘴叭叭像蜜甜。
朝中官员们:……
他良善?
骂骂咧咧!
谢文彦愉悦翘起嘴角,环住爱人的腰道,“倒也不是良善,不过是弥补当初的遗憾罢了,再有能替皇儿们积福,举手之劳何乐不为。”
他是没什么良心,但又不是天生坏种。
为了夫郎和孩子,举手间就能做的事情,他也不介意发发善心。
乔玉景开心又吃醋,“夫君,你就想着皇儿,不想着我啊?”
“因为他们是夫郎的孩子。”
谢文彦眸中情谊缱绻。
他没有说爱,却处处都是爱。
他喜欢两个孩子,除了前世今生第一次当父亲的喜悦,最重要的还是两个孩子的爹爹,是他所爱之人。
这就是子凭父贵了。
“夫君,我好喜欢你!”
乔玉景被哄得喜笑颜开。
谢文彦揉揉他头发道,“不许撒娇。对了,过些日子就是卿哥儿和尊亲王(二皇子)成亲的日子,咱们那玻璃工坊怎么样了?”
“我打算在卿哥儿成亲前,给他府邸再好生修缮一下,他最是喜欢富丽堂皇,到时候把他府邸的窗户,都换成玻璃,他肯定高兴。”
“还有这皇宫的窗户,也都得换一下,光线亮堂,咱们住着也舒心……”
好不容易当上皇帝,他可不愿意委屈自己和夫郎,该享受的必须享受。
乔玉景道,“夫君放心,玻璃这么赚钱的工坊,怎么可能拖沓?早就弄好了,这些日子已经烧出不少玻璃制品的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