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122)
他不仅是父母唯一的孩子,父母还感情恩爱,他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期望将来成亲是这样的幸福生活。
而裴侍郎夫妻疼爱他,也是尽全力给他筹谋这样的未来。
看着害怕着急的儿子。
裴夫人心疼不已,不由帮着劝说,“相公,陛下若真想联姻,不如咱们从旁支过继一个孩子吧,安然这性子,联姻说不好就是结仇。”
“这个办法也行……”
其实裴侍郎回家之前也这么想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皇帝赐婚十对有九对都是怨侣,他可受不得儿子受苦。
不过。
裴侍郎摸着胡子叹道,“但话说回来,谢家这门亲事其实真不错,我调查过,谢家虽然出身低,一家子人品确实挺好。”
“谢家三房是精明了些,可也并非没底线,谢二郎性格和善,是个会包容人的,咱们安哥儿嫁过去,不需要承担掌家压力,可以一直吃吃喝喝被宠着。”
仔细想想挺合适。
可惜安哥儿不喜欢,诶。
裴侍郎心中叹气。
结果下一刻,正在哭的裴安然突然停止眼泪,一秒变脸惊喜问。
“父亲,你说的谢家二郎,是不是叫谢文义?”
“嗯……好像是这个名字,怎么了?”
裴侍郎疑惑点头。
然后夫妻俩就看见他们儿子笑得像朵花,脸红红着急反水。
“父亲,我嫁我嫁,我喜欢谢二郎,您快去让陛下赐婚吧。”
裴侍郎:……
裴夫人:……
之后经过一番盘问,夫妻俩才知道自家哥儿和谢二郎已经见过面,安哥儿还因为人家英雄帮忙抓小偷的英武身姿,对人家一见倾心了!
裴侍郎心塞,“儿啊,你不是喜欢那种面如冠玉,还会作诗写文的书生郎吗?说那样的夫君,日后才能陪你风花雪月,诗情画意。”
“可我现在不喜欢那样的了!老话说得对,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我之前就是被花言巧语骗惨了。”
“那些文弱的读书人,除了一张嘴还有什么用?二郎虽然不会作诗写文,但他身手好啊,能保护我,我那天心情不好冲他发脾气,他都不生我气,还慢慢跟我讲道理。”
“他对一个陌生人都这么有耐心,我和他成亲,他肯定能包容我的坏脾气……”
“最重要的是谢二郎长得俊!”
裴安然红着脸,羞羞答答强调。
裴侍郎:……
行吧,谢家人其它不好说,小辈们一个个脸是真的好。
第104章 聘礼和嫁妆 2更~捉虫
别看谢家出身低,但谢家的基因是真不错。
谢爷爷年轻时候能干,赚银子多,所以请媒婆说的谢奶奶,无论长相还是勤快,都是村里出挑的姑娘。
谢奶奶也是个精明的,娶儿媳妇时,除了勤快能干也考虑到了长相问题。
想着将来孙女孙哥儿长得漂亮,更能高嫁贴补娘家。
因此给儿子们说亲时,便咬牙出大血,娶的都是模样好的儿媳。
尤其是给最喜欢的三儿子,找的更是十里八乡最漂亮的谢母!
所以。
谢家一群小辈的相貌,底子都是真的好,再喝过穿越堂兄的灵泉水美颜,一个个说如花似玉,英俊非凡真的不为过。
在这个盲婚哑嫁的时代,颜值还是很起作用的。
整个谢家,除了谢文彦这个超常发挥的存在,几个男嗣中就属二郎谢文义的相貌最英俊了。
上辈子,谢文义就是因为长得好,最后还娶到了个郡主!
只不过那郡主的脾气,完全不是裴家哥儿这种单纯娇气可比的,对方纯粹就是嚣张霸道,蛮不讲理,后来把谢家众人折腾得很是头痛。
所以这辈子,谢文彦毫不犹豫选择把亲事换了,哪怕那郡主带来的利益更大。
被赐婚的双方都没有意见。
李将军、裴侍郎、刘侍郎表明态度后,乾元帝就高兴地下旨了。
赐婚消息一出。
震惊了整个京城的官员权贵。
如果之前大家只是正视谢文彦,如今乾元帝明晃晃地给对方拉拢势力,上赶着帮对方结党,大家就是傻了。
尤其是那些皇子们,简直酸气冲天。
“父皇是不是疯了,就算再怎么看重谢文彦,想扶持寒门势力,也没必要这么上赶着吧!”
不能怪一群皇子酸成这样,实在是他们作为天潢贵胄,皇帝的亲儿子,入朝后都没这么好的待遇。
如果不是大家知道乾元帝不好男风,也没表现出什么暧昧举动,大家都要以为谢文彦是不是不知廉耻,做了狐媚佞臣之举。
不然怎么能让陛下跟昏头了一样对他?
所有人都想不通乾元帝为何如此看重谢文彦,尽管他们承认谢文彦确实很有才华,可这也还是太偏心了些。
—
只有几个年纪大,眼睛毒的老臣,仔细把谢文彦上上下下推敲一遍后,有些震惊地发现了一件事。
那就是……谢文彦好像跟陛下年轻时候,长得有点像啊!
几人私下聚在一起讨论。
其中一位老臣道,“你们觉不觉得,那谢文彦和陛下年轻时候的模样有点像?”
“之前没注意,如今回忆陛下年轻时,两人当真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长相还是有些区别,不过那神态,那举止,那眉眼气质……说他俩没点关系,老夫都不信!”
“听闻十几年前,陛下宠幸过一个宫女,那宫女被后宫娘娘们陷害逃出宫时,是怀着孩子的……”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
毕竟几十年的时间,谁对谁年轻时候的模样,还能完全都记清楚?
五官早已模糊,就剩下一个轮廓而已。
众人之所以觉得像,是两人身形相似,举止神态给人的感觉,眼睛欺骗了记忆。
还有如今情况影响了主观判断。
“如果谢文彦是当年那个宫女的孩子,那陛下对他这么好,就说得通了……”
众人交流后得出猜测结论。
因为除了这个理由,根本没办法解释乾元帝的态度。
哪个皇帝重视人才,能重视到主动帮对方拉拢势力的程度?
很明显,乾元帝是想在给自己儿子,增加保护自己的筹码,毕竟一个没有家族底蕴的寒门子弟,单靠圣宠,想在朝中立足还是有些危险困难的。
“你们说……还有其他人发现此事吗?”
有个老臣询问。
另一个老臣道,“可能还有,但应该不多,朝中见过陛下年轻时候模样的老臣,都基本离开得差不多了。”
“但就算知道了真相又如何?陛下此举很明显没打算让人认祖归宗,如今的扶持偏心,不过是对亲儿子的弥补,以及慈父之心。”
“出身在宫外,注定血脉存疑,谢文彦影响的是我们朝臣,并不影响那些皇子的局势……”
只要还有一个正统皇子好好的,哪怕对方是个三岁幼儿,皇位也不可能落到一个血脉存疑的皇子身上。
但有这层身份,谢文彦将来位高权重却是肯定的。
因为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自己的亲儿子屈居人下,除了父子感情,也是面子问题。
“既如此,让下面的小辈们能交好,就交好吧。谢文彦本来就有能力,倘若真是这样的身份,只要陛下在,他就不可能出事。”
“而陛下行武出身……怕是少说还有个十几二十年。”
这么久的时间,与谢文彦交好利大于弊。
至于中途有成年皇子忍不住逼宫咋办?
呵呵,当年乾元帝是怎么上位的,他们这些老东西可最清楚。
看看先帝二十几个儿子,如今宗室却只有寥寥几个亲王郡王,就知道了。
……
赐婚圣旨一出,外面会有怎样的风风雨雨。
谢文彦都能料到几分,甚至有人会怀疑他和乾元帝之间的关系,也都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