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边小卖部(134)
宁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嘿嘿,我运气比较好。”
“要说什么事情都是有定数的。”老太太这会儿情绪平稳了一些,随后笑着说,“你之前吃的苦太多了,后面的路就会一帆风顺了。”
“我们今天去大佛寺了,伯母求了签,说以后都顺顺利利的。”向驰安坐在宁桥的旁边说。
“是这样的呀。”老太太看着他们,“你们都好好的。”
在林家吃的饭宾主尽欢,席间说起了很多从前的事情,宁桥都听得很认真。
吃完饭又说了很久的话,直到深夜,他们才从林家离开,明天就要准备回庆安。
林家人又说让他们在回京市前务必再过来一次,因为林飞要结婚了。
他们自然是答应,还要为林飞准备一份大礼。
第105章
看着车慢慢地开到熟悉的地方, 顾襄抓住了宁桥的手臂,宁桥轻轻地拍了拍她:“妈,我们回家了。”
二叔一家一早就知道了他们今天要回来, 一早就等在了桥边上。
宁正也提前回来了, 他承包果园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现在几乎已经扎根在南方了,就连他要结婚的对象,也是南方人,是他去谈承包的时候认识的姑娘,听说两人还是不打不相识, 他提前回来就是为了准备婚礼。
看着车缓缓地开近, 宁正也不知道为什么变得紧张起来。
回来的这段路是向驰安开的车的, 宁桥跟顾襄坐在后座, , 村里的路又扩建了一下,这会儿车停在路上也不会影响别人, 向驰安先下车, 给顾襄打开了车门。
二叔一家人都等在小卖部前面,顾襄下车的时候,二叔二婶都叫了一声嫂子。
二婶在看清顾襄的脸的时候明显愣住, 算起来顾襄的岁数是要比她大一点的, 但现在的顾襄跟宁桥站在一起,看起来也差不了几岁。
“秀英, 承志。”顾襄看着他们, 即使过去这么多年,她还是能记得他们的名字。
眼前这样的顾襄,让二叔二婶一家都有些拘谨, 顾襄往前上了一步,,轻轻地抱了抱二婶,随后又看向宁正:“宁正也长这么大了。”
二婶连连点头:“是啊,年纪也不小了,今年准备结婚呢。先回家吃饭吧,你们开这么久车也累了。”
顾襄看着眼前的小卖部,无数回忆涌上心头,她上前了两步,轻轻抹摸了一下已经有些掉皮的木头方子,她跟有哥开起这个小卖部也不算太容易那会儿他刚从邱市回来,国营饭店的大厨说起来风光,但实际上存款没几个,自己就更不说了,身无分文,最后还是把那件风衣卖了,凑上了最后的钱。
知道她卖衣服的时候,宁承有哭了出来,发誓以后一定会让她过上好日子。
知道顾襄还要一会儿,二叔他们说先回去准备,向驰安先去停车,留他们两人在小卖部里。
二叔虽然开着小卖部,但他不住在这里,平时只是白天在这里守着,小卖部里的陈设也与以前没有任何差别,顾襄一寸寸地看着这个小小的空间。
货架上有些积攒的灰尘,玻璃柜子经常开门关门,合叶已经生锈,她一点一点地抚摸着这些东西,又看到在货架底下的那个已经快发霉的纸箱,里面放着宁桥的课本,还有好几张报纸,上面都有寻人启事。
顾襄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对不起,对不起,我现在才回来。”
宁桥站在她的身后,从她手上把那几张报纸拿了出来:“没关系的妈妈,没关系。”
上次初见被安抚的情绪在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才真正地释放出来,她跌坐在地上,俯首在那已经发黑的木头货架上:“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爸爸,我……”
宁桥轻轻抱住她:“妈,回家了,那些事情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哭过之后顾襄的眼睛红得厉害,他想去冰柜里找个冰淇淋给她冰敷一下,但二叔也是节省,冬天了就关冰柜,于是两个人只能红着眼睛往村里去。
村里的孩子这个时候也都放假了,三年来村里的小孩儿们的个子都往上蹿了好大一截,尤其是丁二毛,看起来都是个半大小子了。
他们每年回来过年的时候,小孩儿们都愿意到向驰安家去玩一圈,再小一点的时候是因为他们会给糖吃,稍微大了一点之后就愿意听他们讲外面的生活。
原来不爱学习的丁二毛听说了大城市的生活之后也愿意学习了,本来成绩就很好的果子更努力了一点。
他们没急着去二叔家吃饭,先回了他们的家里,原本年久失修的房子现在已经焕然一新,从前的一应器物都还好好地摆着,像是主人家从来没有离开过一样。
院坝里的杂草已经被铲得干干净净,破旧漏风的窗户已经被换成好的了,屋檐上的蜘蛛网也被大扫把扫干净,没做多余的装修,仅仅只是把房子修缮了一下,是个能住人的状态。
门没上锁,泛黄的木门上还有着刻印的福字,曾经昭示过这也曾经是个幸福的家庭。
屋子里的东西很旧,带着一股潮湿和灰尘的味道。
宁桥说:“我后来就不在家里住了,都住在小卖部的旁边,秋收的时候,就在这里晒粮食。”
顾襄朝外面看了一下,果然发黑还有破洞的晒席就摆在一边。
堂屋的两侧就是两间卧房,一间是顾襄和宁承有住的,另一间是宁桥的房间,旁边就是灶屋和厕所,虽然是小点儿挤点儿,但一家三口过得很是幸福。
只是现在,一家三口缺了一个。
“咱们明天去看爸爸吧?”顾襄说。
宁桥自然是答应,看过房子之后他们才去二叔家吃饭,顾襄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有烟火气的饭了,虽然在京市他们也是自己做饭,但到底不是柴灶,没有这些锅气。
二叔二婶在顾襄面前还是有些拘谨,也不敢提她不见的这些日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一味地让她多吃点。
“宁正婚期是在什么时候啊?在哪里办?饭店还是?”顾襄问。
“腊月二十六,不去饭店了,就在村里,请坝坝宴。”二叔开口说,“全村都请,大家都热闹热闹。”
顾襄点头:“那挺好的,都准备好了吗?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开口啊。”
“都准备好了。”二婶端上最后一个碗,“大嫂我记得你以前喜欢吃这个的。”
面对顾襄的时候,二婶总有些心虚,当时大哥家出事的时候,她没让宁承志全力帮助宁桥,只是在宁桥饿的时候给他一口饭吃,可现在宁桥自己做生意也没忘了带宁正一起,可以说是毫无芥蒂,但他越是这样,越让二婶觉得臊得慌。
“谢谢秀英啊,还记得我喜欢这个。”端上桌来的是一道蒸芋头,以前的她很喜欢吃这个,蘸点糖就甜甜糯糯的。
“家里外面是收拾出来了,床品还没买,今晚在家里凑合一下?”二叔问。
“我们住向驰安家就行。”宁桥说,“明天再去采买。”
“那也行,他家大。”二叔说。
在二叔家吃完饭,他们带着顾襄去了向驰安的家里,向驰安一向妥帖,早在回来之前就已经让人把房子收拾出来,又另外给顾襄布置了一下房间。
今天坐了一天车大家都有些累,洗漱之后顾襄先去休息,临睡前又说明天要给家里买好家具,宁桥可以一直住在向驰安家里,但她不行,她很想回到自己的家里住。
又说明天要去看看饭叔,要感谢他,还要去山上看爸爸,安排得满满当当,宁桥自然是依他。
村里的夜很安静,向驰安趴在宁桥的身上,动作很重,又把宁桥的呻,吟都吞了下去,在熟悉的地方两个人都很激动,闹了大半夜。
第二天一早,宁桥是被楼下的说笑声吵醒的,他起身朝楼下看,才发现是向驰安和顾襄在跟村里的孩子说笑。
他伸了个懒腰,也下了楼,顾襄在给一群孩子发零食,这以前都是向驰安做的,这会儿丁二毛看着顾襄,有些不敢相信顾襄是桥哥的妈妈。
他最是自来熟,这会儿跟顾襄聊得很高兴,不过都是围绕着宁桥,顾襄想在这片土地上,一点点地拼凑出宁桥在没有她的时候的生活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