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33)
所以中午吃团圆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算是几十年后,家家户户有光亮的灯也还是中午吃团圆饭。
晚上虽然不吃团圆饭,但是大家会坐在一起玩耍。比如说打麻将,打牌,顺便再看看春节联欢晚会。
中午有肉有鱼还有虾,虽然只有四个家,但是量还挺大的。
红烧肉,清蒸鱼,白灼虾和一盘炒菠菜。
菜少归少,却装了满满一碗。
这些菜还只是一半,另一半被装在篮子里,由赵想偷偷摸摸送去了牛棚。
中午大家都在家里吃团圆饭,没有人出来,正好方便赵想行事。
“师父,碗我晚点来拿,你们好好吃。”
赵想说完把篮子往张百草怀里一塞就跑了,他得回家吃饭,爷爷奶奶还等着他呢!
“这孩子,你跑什么啊?”
张百草和牛棚的大家难得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坐在一起吃徒弟孝敬的饭菜。
“赵家的恩情,我们都要记着。”
老人对牛棚的众人说道。
“是。”
众人齐齐应道。
“可惜我们手里没钱,连个压岁钱都没办法给。”
张百草叹气,他作为师父应该要给压岁钱的。
“不急,以后补上就是了。”
老人安慰他。
“也是,以后多给一点,好让阿想有钱娶媳妇。”
另外几位大佬打趣赵想,哪怕本人没在这里,也不影响他们开玩笑。
“阿想还小呢!”张百草作为师父自是要替徒弟说话,徒弟娶媳妇可以,但不是现在。
徒弟的身体亏损太大,之前在老赵家受到了不小的虐待,如果他能平反回到京城,他还得想办法替徒弟补身体。
在身体没恢复前,别说娶媳妇,那种事连想都不能多想。
所以赵想后来不想娶媳妇,大家都觉得是张百草这个当师父的错。
有人替自己背锅,赵想当然不会傻到跟大家说是自己不愿意娶,顺水推舟地把这件事推到了张百草的头上。
因为自己害得徒弟终身不娶,张百草一直觉得亏欠了徒弟,对这个徒弟别提有多好了。
哪怕他后来又收了徒弟,但是在他心中最得他看重,最受他喜欢的还是赵想这个大弟子,哪怕后面的徒弟天赋比大弟子好,也无法撼动赵想的地位。
幸好赵想对这个师父十分孝顺,只要没有任务,逢年过节都会去看师父。
张百草没享到儿女的福,反而是徒弟的福先享受到了。
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赵想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已经坐在堂屋。
今天是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在厨房吃了。
所以饭桌被扔回了堂屋,祖孙三人坐在堂屋里吃。
赵爷爷面前摆着一杯酒,而赵想和赵奶奶的面前一人摆着一杯麦乳精。
麦乳精是镇上的干部年前看望两位老人时送的,这是专门给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喝的营养品。
和后世用香精勾兑出来的麦乳精不同,这是实打实的天然营养品。
香,真的好香啊!
顺着热气跑出来的麦乳精香味引得赵想口水都快下来了,他出生时这东西已经退出了市场,反正他只听说过从没喝过。
“喝吧,今天除夕,我们吃好喝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赵爷爷端起酒杯。
“爷爷奶奶,春节快乐!”
“阿想,春节快乐!”
两大一小三个杯子碰在一起。
碰完杯,三人才开始吃菜。
菜很简单,不过赵奶奶的厨艺很好,所以不管是红烧肉或是清蒸鱼,甚至是白灼虾的味道都很好。
难得有鱼虾肉吃,就连菠菜的味道也变得好吃起来。
别的菜可以吃完,只是鱼肉留下头和尾巴,因为这象征着年年有余。
赵想帮着爷爷奶奶收拾完厨房,三人轮流烧水洗澡。
赵想是最后一个洗的,他洗完还把洗间澡也收拾了一下。
因为是特殊年代,过年没有鞭炮,更不能给过世的长辈们烧纸,于是这个新年除了门上贴着的对联,整个村子的过年气氛全靠村民自己烘托。
一直到初八,大家都不会干活。
因此村子里的人一下子变得多了起来,赵想也不能去牛棚了。
没办法,他除了去村子里长辈家拜年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在屋子里学习。
是的,大过年他也没休息,而是在家里学习。
本来想找赵想玩的赵磊赵三石他们,见状后悄悄离开了赵家。
“赵想真辛苦。”
同样的年纪,他们除了帮家里干活外,就是在野外玩到不想回家,而赵想他们好像从没见他玩过。
原主没时间玩,赵想本人同样没时间玩。
“他和我们不一样。”
三石抬头望着天,原来的赵想没机会学习,自然可以得过且过。现在赵想有机会学习,他要是还和大家一起疯玩,那只能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了。
显然他那个小伙伴脑子很清醒,没有大家一起疯玩。
赵想确实很清醒,他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再多的玩乐对他来说也就这样吧,可能是他穿越前该玩的都玩过了,现在的人想象不出来的娱乐方式他都玩过,乡下孩子玩的东西他也不感兴趣。
于是在大家痛痛快快玩上七八天时,赵想则是在学习。村民们开始整理农具,准备春耕时,赵想还是在学习。
到了二月底三月,赵家村的人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有些种得比较早的油菜已经开花了。赵家附近有一块油菜地,偶尔有油菜花的香味飘来,赵想推开窗户闻着油菜花香味醒脑。
看了一会儿外面的绿色植物,赵想再次坐回书桌前继续背书。
他要背很多书,除了课本,他还有医书要背。师父说了,他现在背的医术还不到他小时候的十分之一。
赵想不知道真假,不过师父让他背就背吧!
只是有一些医书在他们这里找不到,回收站找到的那几本医书又太过普通。初学者学习还够用,等到赵想的学习程度加深后,就有些不够看了。
赵想也没办法,他们镇就这么大,肯定比不上县里或是市里,更别说京城了。
张百草把自己记得的医书每天默写一些,默写好的就让赵想背,赵想每天拿着师父默写的医书背书。
走路在背,烧火在背,拔草在背,就连去山上挖药草也在背。
他的认真全村人都看在眼里,连过年那几天都没有玩,所有人都震惊于他的勤奋与自制力。
要知道就算是在成年人身上,赵想这样的自制力都不常见。更多的人在坚持几天后就会放弃,可赵想从没有听说他放弃甚至是贪玩的时候。
大家都很普通,因此更佩服赵想这样的人。
他是不是天才大家不是很清楚,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是赵想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啊!
如果是天才,只会让大家更加佩服。如果有一天赵想成为不得了的大人物,大家也不会妒忌,因为他的努力与刻苦所有人都看到了。
做不成赵想这样的人,不妨碍他们佩服赵想。
因此村子里关于赵想的流言没有了,反而大家说起了老赵家的坏话。
毕竟赵老家,甚至是老宅那边的人,对赵想都不好。
本以为是赵想太笨不受长辈们喜欢,可是看赵想在过继后的表现,大家一致认定是老赵家和老宅他们不做人。
赵想可不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的样子,让老赵家和老宅他们有苦说不出,大家认定是他们对赵想不好。
“现在怎么办?老大的婚事难了。”
周菊花坐在堂屋,看着丈夫说道。
家里看了好几家的姑娘,可对方一家说他们家,立即就拒绝了,更不要说安排两家的年轻人相个亲了。
“还能怎么办?不是有一家同意了吗?如果不想你儿子打光棍,你就把之前拿回娘家的钱要回来。”
赵德抽着叶子烟,对妻子说道。
他现在看妻子很不顺眼,家中大半的钱都让她搬回了娘家,现在家里缺钱,周家就跟死了一般,人影都见不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