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20)

作者:蜀江春水 时间:2025-01-26 10:45 标签:穿书 无CP 年代文 种田文

  赵想现在不能告诉大家,他的师父在牛棚。所以只能暂时这么处理了,等以后他师父平反了,他就能大声告诉世人,他的师父叫张百草。
  是一位很厉害的中医,自己的医术就是他教的。
  “你做得对。”张百草对徒弟的做法表示了肯定。
  现在他确实不好露面,更不能让人知道他是阿想的师父。
  徒弟说他现在不能出事,他的爷爷奶奶,还有师父和牛棚的大家,都要靠他养活呢!
  是的,赵想把牛棚众人的责任也背到了自己身上。
  其实他只需要养张百草就行,他是赵想名正言顺,下跪磕头的师父。可是赵想却觉得,能被打成反动派下放到牛棚的人,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他爱国,他想着能救活几个人,国家的发展是不是会更快一些?
  他想到了那些屈辱,如果没有这场动乱,他们的国家是不是会发展得更好一些?
  赵想不知道,他只知道多活几个人,他们平反后发挥出的能力会更大。
  所以赵想经常送吃的来牛棚,大家在他的照顾下,身体素质好了不少,出门都要抹烟灰隐藏他们气色不错的脸。
  “嘿嘿,以后我会医术的事,算是过了明路了。”
  想想就高兴,他也不怕被人去举报了。
  自己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自学医术,他爷爷去回收站找书都光明正大了许多。
  问就是孙子需要,哪里的书籍最多,当然是回收站啦!
  那些不能见光的东西,都夹杂在医术和课本中间,让赵爷爷带回了赵家。
  还因为烈士父亲的身份,他甚至都没有被谁盘问。
  家中有一个过继来但很聪明的孙子之事,已经在他们镇上传遍了。
  孩子向学,成年人只会高兴,又怎么会阻止人家学习呢!
  学医好啊,一个能给人看病的医生有多重要,农村最有发言权。赵家村的人知道后,还处处给赵想便宜。
  他去山上采药,不仅没有人怀疑,甚至在看到赵想上山后,还刻意叮嘱他要小心山里的动物。
  他们这里虽然没有太过厉害的野兽,但是有野猪,偶尔还会有大熊。不过那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事了,近些年它们都没怎么出现。
  不过大家知道深山危险,平时都在自己村子附近的几个山头转悠,并不去深山里。
  因为比起不知道能不能抓到的野物,还是性命更重要。
  反正近些年也没听谁饿死,在饿不死的情况下,大家也不需要拿命去拼。
  赵想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去的地方是深山和普通山的交界处吧!这里很少有人来,严格来说又不算深山里。
  真正的深山危险性很大,哪怕有原主的记忆赵想也不敢去。因为原主的记忆里有大熊,野猪都不算是最危险的了。
  虽然在原主的记忆里,大熊出没是好几年后的事了,但是赵然也不敢保证现在就没有大熊,所以最好的方式便是不去深山。
  赵想从河边的悬崖上采到了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咯血、吐血、蛆血、便血等病症。
  因它生长在悬崖上,赵想爬得很小心。
  这玩意喜温润,便生在水潭上方的悬崖上。幸好这里只要小心点就能爬过去,不然赵想只能干看着。
  说起来现在并不是挖白及的好时间,现在都十二月了,九十月份是最好的时间。
  现在来也只看到干枯的白及和它没掉的果实,赵想把果实小心收起来。又用小锄头挖了一点根茎,没有全部挖完,留了一些做种。
  小锄头是赵爷爷从一个旧时期采药人的家中换来的,对方年纪大了,已经不再上山挖药。这药锄对他就没用了。
  用小锄头换点粮食,家里人也能好过不少。
  白及用来止血,爷爷奶奶和牛棚里的长辈经常受伤,这止血药就非常重要了。
  以前张百草知道它们可以用,但是他不能离开村子,干活都是在村民的视线中。
  因此每次受伤只能抹点草木灰,或是其他勉强能止血的药草,只是效果不如专门的止血药好用。
  赵然现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出门挖药,还不会被村民举报。
  所以这挖药的工作就交给了他,挖回来后制成药也是他的工作。为此,赵爷爷给大孙子编了不少簸箕和木架,专门用来放药晒药。
  这一天下来,赵想的时间被排得满满当当,可他甘之如饴。
  他不怕累,累代表他学到的东西多,而且炮制中药不累人,只是麻烦。炮制中药时有些药不仅要洗干净切成片,不仅要煮还要蒸,蒸完了再晒,晒好了再蒸,几晒几蒸麻烦得很。
  而且中药处理不好,药效就会打折。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副作用,赵想在时可不敢大意。
  师父怎么教,他就怎么处理,每一处都认认真真完成。
  可惜没有专门的炮制中药的工具,切药他用的还是家里的菜刀,菜板爷爷倒是给他打了一下。
  要磨成粉的,他就只能用家里捣蒜的石臼兼职一下。家中用蒜时,直接用刀拍碎,就不和药草抢工具了。
  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赵想能制的药有限。有时候面对村民们的求助,赵想能帮可以帮,但是不白帮。
  别的不说,成本费给一下吧!
  他花了时间,花了精力,一点钱不给说不过去啊!
  而且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他小学时就学过了,并且还记得很牢。
  比起后面大家用道德绑架他,不如一开始就定下规矩,免得以后有麻烦。
  “这不是你在山上采的吗?怎么还要钱啊!”
  来求药的村民不高兴了,在山上随便采的药,一分钱没花,怎么给他们就要收钱了?
  “我时间不是钱吗?我费心费力把它们制成可以使用的药材不是钱吗?你要是觉得给钱不爽,就自己去山上采吧!不是说山上随便采吗?你们去采啊,来找我做什么?”
  面对村民的话,赵想一点也不惯他们。
  给他钱就给药,不给钱想都别想。
  赵爷爷赵奶奶早就躲出去了,他们知道自家孙子能应付这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们也知道大孙子心中有胸中有丘壑,村民们想用道德绑架他,那是想都不要想。
  而且大孙子才十二岁,一个没成年的少年天天往山上跑,爬山从来都是很危险的。要点钱怎么了?
  他们留下来反而是给孙子添麻烦,还不如避开让村民没有借口找他们求情。
  两老不在,一群人没办法只好给钱换药。
  赵想说的是真的,只用成本收了他们的药钱。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没贪到便宜,买药的都不太高兴。
  不是没人想去举报,可是一想到赵想以后再也不采药,他们就得去镇上买药,那可是比赵想这里的要贵出一半呢!
  赵想没和他们收各种杂费,真的只是成本费,如果这样还不满,只能说这些人是贪心不足。
  幸好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人还是不错的。赵想一要说,大家就拿钱换药。


第18章
  赵想一个十二岁少年的辛苦大家都看在眼里,冬天上午山上都是露水,赵想一身干衣服出去,一身湿衣服回来。
  如果他们连一个孩子的辛苦钱都贪,那还是人吗?
  于是这件事便这样定下来了,从一开始的不满到后来的习以为常,赵想这步棋走得不错。
  他没有免费送药,时间久了大家反而感激他。
  若是让村民们习惯了他的免费,以后他家要是有困难再跟村民收钱,绝对会被村子里的人骂死的。
  赵想这一做法,真正做到了杜绝以后的麻烦。
  村民如果不是忍受不了,也不会来赵想这里拿药。还有一些人有医生开的方子,赵想这里只有一小部分的药有。他们用便宜的价格在赵想这里拿了了药材,再去药房买其他药材,中间也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师父,这是我用白及磨的药粉。”
  赵想用油纸包着一包药粉,把它递给了张百草。
  “阿想做得不错,虽然不是最佳的采摘时间,但是你处理的手法是正确的,发挥出了它最大的药效。”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