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快乐成长日常(373)
周锦绣问道:“你爸回家了,你爷爷奶奶会让他进门吗?”
金旺摇头:“不知道。”
这两年林化生产队的变化很大。不单是生活水平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林化生产队特别注重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对此,金山特地设月考,对全体队员们每月进行教育考核。
现在大队里岗位很多。每个工作岗位都凭考试成绩上任。思想、文化、法制考试都达到优秀水平就能上岗!在岗的队员,如果月考成绩下降,会进行补考。连补考成绩都达不到优秀,就得下岗!总之,现在林化生产队的岗位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金山的所有精力全都集中在林化生产队的发展上,早就忘了还有个叫金盛的儿子!金盛这次回家,金旺觉得金山十有八|九心情不会太好!
金盛扛着两大袋粮食沿着石子路走了很久,被乡下的变化震惊到了。
离林化生产队与越来越近,金盛的心情就越发忐忑。
金盛正在接待新一批调研学习的同志,带领着大伙儿参观林化生产队的养猪环境,又坐上汽车,带着大伙儿沿路去地里参观。
路上,他指着路旁种植的草,告诉车上的乘客们:“大伙儿可千万别以为路旁的都是野草!这其实是咱大队种的灰灰菜!是专门种给猪吃的!”
“前面是咱大队的水库!以前县里把水通过渡槽供到生产队的水库里。咱得从水库挑水到地里浇灌庄稼!自从引水工程开始后,咱大队也加修了渡槽,直接把从水库修到地里!浇灌庄稼,变得轻松省事儿了!沿路的灰灰菜,也都能得到灌溉!”
到了庄稼地里,金山又指着大片的庄稼地,向这些干部们介绍耕种情况。
从四面八方来到林化生产队学习的干部们大开眼界。林化生产队能发展起来,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真是方方面面,都得发展起来!
汽车从庄稼地开回到林化生产队,金山率先从车上下来,其他乘客陆续下车。
戴眼镜的年轻干部小李指着金盛叫道:“老乡!你回来了!”
金盛看到汽车出现,正准备找地方躲藏起来。可这条石子路太宽敞了!道路两旁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砌起了墙,墙上写的不是宣传标语,就是介绍林化生产队发展历程。压根没地方能躲起来!他只能狼狈地转身背对着众人。
金山回头一看,不知道那人是谁。
小李干部告诉金山:“金书记,这位老乡也是你们林化生产队的队员!在县城的时候,刚上车就坐我旁边。他说自己两年没回家了。然后突然就下车走了,半道上乘务员同志让他上车,他也不肯上车。不知道怎么回事,宁可自己扛着两大袋粮食走了一路!”
听了这些话,金山抓住关键的信息。林化生产队的人?两年没回家?能对上这两点信息的除了周盼来跟周建国之外,那就只有他那个蠢儿子了!
金山的脸色瞬间不太好看。此时他的想法跟金旺一样,都怀疑金盛是从农场逃跑回来的!要是金盛真敢逃跑回来,金山一定会打断他的腿!把人送回去!
深吸一口气,金山故作镇定地对大伙儿说道:“各位同志,今儿的参观就到这儿!明儿公社的领导会安排大伙儿去其他生产队参观。”
“其他生产队跟林化生产队的发展情况一样吗?”小李干部好奇地询问金山。
金山告诉对方:“林化生产队作为试点,走在前面儿!现在全县各个公社下面的生产队都沿着林化生产队的发展历程展开学习!”
“那可得好好参观学习!”小李干部觉得今天的收获很多!期待明天能够收获更多见识!
等这群人坐上汽车离开后,金山黑着脸朝金盛走去。
听到脚步声,金盛夹紧两大袋粮食,企图用粮食遮挡自己的脸。
金山见他这个狼狈窝囊的模样,看着就来气,呵斥道:“金盛!你是不是偷跑回来的!”
金盛被这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吓得双手发抖,两大袋粮食直接掉到地上,砸到了他的右脚。顾不得疼痛,金盛吸着凉气回答道:“不是!爸,公安都调查清楚了!我是喊冤入狱的啊!农场那边把我放了,还给了我这些粮食作为补偿!这两大袋粮食都是我这两年努力劳动挣来的……”
金盛一脸委屈的面对金山,也不知道是脚太疼了,还是心里太委屈,说话的时候泪水哗哗流。
金山冷着脸打量着金盛,冷漠地说道:“这事儿我会去跟县里的公安确定清楚的!这几天你先待在大队里!不许乱走!”
金盛老实巴交的点头。金山的反应,让金盛松了口气。好歹他爸还愿意接受他回家!
回家的路上,金盛感叹道:“爸,咱大队的日子可真是好起来了!听说咱大队的猪肉,天天吃都吃不完!”
金山面无表情,没有搭理金盛。
金盛偷偷瞅了眼金山,讪讪一笑,没好意思继续说话。
回到家里,金盛把两大袋粮食放到地窖里。
金山打开柴房的门,手里拿着一把锁。冷淡地说道:“进去歇息吧!”
金盛:……
他指着自己的房间,小心翼翼地试探:“爸,我能不能回自己的屋?”
“那屋现在是金旺在住!你要是不愿意待在柴房,就去外面待着!”金山一瞅金盛就心烦。
金盛没想到自己离开家两年,连自己的屋子都没了!
但是眼下不是争论这件事的时候。金盛想要留在家里,就得乖乖听金山的话!
“爸,那我先歇息了!”金盛僵笑着脸走进柴房里。
金山把柴房门关起来,将锁头随意一扣,其实压根没有锁上门。转身出去,该干啥干啥!将金盛抛在脑后。
第142章
汪向阳从首都回来后, 先是在市里汇报在首都的工作汇报情况。
凌部长表态支持汪向阳的工作,让汪向阳多选几个县作为试点。一同进行城乡合作养猪工作。
汪向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凌部长,打算带上红昌县跟宝山县一同开展城乡合作养猪工作!
凌部长对此表示支持。还打算增加人手, 帮助汪向阳顺利展开城乡合作养猪工作。
汪向阳拒绝了凌部长的好意。他现在好不容易把叶文森跟方念雨栽培起来。这两个助手用得很趁手,现在方念雨跟叶文森都能独当一面了,让汪向阳很省心!
当初最困难的时候,没人加入城乡合作养猪小组,现在眼瞅着城乡合作养猪工作能给自己的履历添光,肯定会有很多人争抢着加入到城乡合作养猪小组中。
人一多,关系乱七八糟, 各种裙带关系,管理起来很麻烦。汪向阳现在只想专注发展城乡合作养猪工作。压根分不出精力处理这些勾心斗角的算计!
既然汪向阳有能力处理工作,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凌部长只能任由对方行事。再三叮嘱汪向阳有困难一定得说!市里与省里会全力相助!
汪向阳再三谢过凌部长。去西云县之前,他特地联系了红昌县跟宝山县两地的领导。让他们到西云县学习。
红昌县跟宝山县的领导自从上次拦车跟汪向阳见过面后,这段时间一直待在西云县学习工作经验。
汪向阳回到西云县, 立马组织会议。他没有把这次去首都汇报城乡合作养猪工作的事情告诉大伙儿,在会议上,汪向阳重点提出带动红昌县跟宝山县一同开展城乡合作养猪工作。整场会议一直围绕着如何为城乡合作养猪工作做准备讨论。
得了汪向阳的准话后, 红昌县跟宝山县的领导信心大增!开完会, 立马回去组织县领导班组会议,将汪向阳的指示传达到县里。再一级一级的传达下去。
对此, 两县的宣传标语都是——想要养猪!先得改变思想!只有思想领先!才能养出好猪!
为了能养上猪,过上好日子。各公社的干部严抓思想, 严抓风气。县里定期组织公社干部学习班, 公社干部学完思想后, 立马回到公社,将县里的思想教育传达给各个生产队的干部。一级一级将思想工作传达到每一位队员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