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快乐成长日常(308)
能够为国家创外汇的厂子,那可都是优秀的厂子!彭上行都能想象到如果红泰编织厂能走出口挣外汇,立马就会一颗豆大点的面团发酵成一大碗面团!
作为厂长,彭上行的身份自然也会水涨船高!越想彭上行越是兴奋,此时根本冷静不下来。恨不得立马大干一场!
彭上行把周锦绣叫过办公室里,要求周锦绣在三天内设计出一款优秀的作品。这一款编织品必须要绝对好看精美上档次,还必须要特别实用,用起来方便。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
接到这个通知,对于周锦绣而言是个新的挑战。她也对这次比赛满怀期待,赶紧去琢磨怎么设计出一款优秀的编织品。
戚苒向彭上行了解详情,听完彭上行的分析后,戚苒的情绪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如果说之前照顾周锦绣,她出了百分百的力气。这回照顾周锦绣,她会拿出好几倍的力气。一定要把周锦绣伺候好!让周锦绣心无旁骛的琢磨设计新产品。
正当编织厂陷入到一个兴奋的情绪中时,赵主任回来了。他的脸色一片灰白,面容憔悴,状态看起来很糟糕。
见状,彭上行心里的兴奋感立马褪去,立马关心的问道:“赵主任,这次去首都送货是出了啥事吗?”
赵主任一脸难受的模样,低声对彭上行说道:“彭厂长,咱的货这回没卖出多少。”
“你说啥?这咋可能呢?咱的收纳箱不是很多人争抢着买吗?”
对于赵主任的话,彭上行是持质疑态度的。可又理智的清楚赵主任根本没必要骗他。
赵主任叹气道:“津市那边的编织厂知道咱卖这一款收纳箱卖得不错。特地也弄了几款收纳箱。专门上架到百货大楼。他们的供货特别快。好多人都跑去百货大楼抢着购买收纳箱。这回我过去送货,只卖出去一半的收纳箱,剩下的收纳箱我送到供销社上架了。”
彭上行听完,立马怒了。拍着桌子骂道:“津市编织厂真是不要脸!这是瞧见咱生意好了,知道收纳箱享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所以也跟着咱生产收纳箱,直接抢占了咱的市场!简直是太可恶了!”
原本收纳箱没几家编织厂生产,红泰编织厂瞧准了这款收纳箱,这几个月一直在生产这款收纳箱。好好的一块大蛋糕,自己慢慢吃能吃很久!结果去挤过来一个人非要抢走他们的蛋糕,这样一来他们能吃到的蛋糕就所剩无几了!
这对于红泰编织厂而言,绝对是个坏消息!可偏偏彭上行当下想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周盼来看来,无论哪个厂子在竞争,都是在为国家挣钱。他实在是不理解为啥彭上行要气成这样。
周盼来出声问道:“之前供不应求,现在多了一家厂子生产收纳箱,这不是早点让人民群众买到收纳箱过上好日子吗!都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争来争去的有啥意思?”
彭上行:……
他解释道:“意义不同!津市编织厂挣的钱交给津市政府!咱红泰编织厂挣的钱交给西云县政府!明明各过各的!你来抢我的钱就是不对!”
“可是红泰编织厂生产速度太慢,跟不上供货。这不是耽搁人民生活嘛!彭厂长,如果红泰编织厂要是能像红星编织厂一样将编织技术交给公社社员们。那就解决了红泰编织厂供不上货的问题。同时还能增加社员们的收入,这个发展可以参考咱梅花公社!”
周盼来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不知道彭上行为啥不变通。
从五月份送货到首都销售,这两三个月的时间已经足够给其他编织厂反应过来,嗅到蛋糕的气味。所以才会蜂拥而来,争抢着同一块蛋糕。
明明这块蛋糕可以由西云县一口气吞下来的,现在却发展成这样。周盼来觉得这事儿怨不了津市的编织厂。毕竟这块蛋糕并不属于任何一方!人民需要啥,工厂就生产啥!产品生产得快,人民就早点用上!撇开利益的角度,周盼来认为这种竞争对人民而言是好事!
彭上行沉默。如果要安排工人去乡下教学,必然会耽搁厂里的正常生产。况且,万一以后乡下人都学会了编织技术,编出来好多产品,产品编多了卖不出去,最后怎么收场?
这些都是彭上行要考虑的问题。
赵主任呐呐地开口说道:“咱供货的速度的确是太慢了。在彭厂长回来之前,我就跟周围几个县谈好了往供销社上货的事儿。但是前两批货生产出来后彭厂长要求先给首都那边送过去。几个月交不出货,咱这没法跟这几个地方的供销社交代……”
赵主任也顶着巨大压力呢!
彭上行咬咬牙,最后说道:“这事儿我会找领导商讨的!”
来到县政府,彭上行将红泰编织厂遇到的情况告诉刘长生。
刘长生听完后,皱着眉头说道:“小彭,供货有压力你应该早点跟县里开口!”
经过汪向阳的整治后,梅花公社现在都在奔着好的方向发展。引得其他公社羡慕不已!但是只有一个公社行动起来,尝试用整治美化公社那一套来整治所辖公社下面的各个生产队。虽然效果一般,但好歹摆出了态度。
林书记心里一直惦记着再安排一个公社效仿梅花公社的整治发展。前两次开口,被彭上行委婉的拒绝了。
现在彭上行顶不住压力才开这个口,耽搁了多少工作!
听出刘长生话里带着淡淡地指责意味,彭上行面色羞愧,低声说道:“是我考虑不足!”
“现在就开会商讨这件事儿!”
刘长生本来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有问题那就得尽快解决!
磨磨蹭蹭能成啥大事儿!就是得动作麻利的奋斗才能取得成功!
经过县里开会商讨,最后挑选出整治工作比较积极的大元公社,让红泰编织厂安排工人下乡教编织技术。社员们学到编织技术,编好东西把货交给红泰编织厂,就能增加红泰编织厂的供货数量。
这消息通知到大元公社,可把大元公社的干部们高兴极了!公社立马通知各个生产队的干部过来开会,就这件事做好准备工作!
第118章
大元公社的陈书记老姑家的闺女嫁给了屠宰场的学徒, 先前梅花公社从屠宰场拉走了两头大猪的事儿。
传到陈书记耳朵里,就变成了梅花公社因为政治思想工作,积极落实新工分制度所以得到了县里的奖励!这两头猪就是县里给梅花公社的奖励!
这事儿可把陈书记馋死了!赶紧组织会议, 力排众议也要学着梅花公社落实新的工分制度!
这不,因为大元公社表现得积极,养猪场第二批跟第三批猪苗送来西云县的时候,县里优先分配给梅花公社跟大元公社!
大元公社从这件事里尝到了甜头!陈书记越发坚定学习梅花公社!对方干啥他们就跟着干啥!
对梅花公社关注越多,陈书记了解到的情况就越多!得知梅花公社的社员竟然有第二份收入,可把陈书记馋得直流口水!他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梅花公社的社员们的第二份收入跟编织有关。
陈书记为此还特地去过红泰编织厂找彭上行谈论这件事。希望彭上行也能跟大元公社合作。
这事儿被彭上行拒绝了, 从彭上行口中陈书记了解到梅花公社的编织品是供货给市里的红星编织厂。从编织技术到编织品收货,人家红星编织厂全包了!
这可让人酸死了!陈书记纳闷梅花公社咋就那么好的运气能够搭上市里的编织厂。当时他就向彭上行提议让红泰编织厂向红星编织厂学习,安排编织师傅下乡教上元公社的社员们编织技术。等社员们编出东西后直接交货给红泰编织厂。
这一提议又被彭上行给拒绝了!说不气那是假的,眼瞅着梅花公社以前的发展都不如他们大元公社,可现在人家梅花公社一下子就起飞了!怎能让人不嫉妒!
现在可好了!县里指名道姓要求红泰编织厂跟大元公社合作!县里的工作会议结束后, 陈书记立马笑呵呵地跟着彭上行来到编织厂,督促对方安排编织师傅赶紧下乡教学。
“彭厂长,咱就别耽搁了!早一天学会, 咱农民也能早一天多一份收入!日子也能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