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谋士我不当也罢!(121)
“不不不,司徒阳你是为了崔月娘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而我屠门明光才是为了姜寰清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司徒阳嘴角一抽。
屠门明光昂着脖子强调了一遍: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不要跟我抢,不然我会翻脸弑主哦。”
司徒阳:“。”
他已经从月娘那里知道屠门明光对姜寰清那见不得光的心思了。
但现在屠门明光并没有对姜寰清做什么、且乱世之中连生死都难以保证谁又会管男子间的情爱之事呢?
所以他不跟这个注定断子绝孙、求不得的家伙多费口舌。
姜寰清可是姜氏一族最为优秀的麒麟儿,无论如何姜家都不可能让姜寰清与一男子在一起的。
哪怕那个男子是屠门明光。
“……我对阿山只有敬佩之谊。”
屠门明光哼了一声:“你最好是。”
然后他特别骄傲地看姜山:“阿清,我请你去吃太白楼的醉虾啊!”
姜山一笑,“再加一盘醉蟹。”
于是两人就这样十分愉快地离开了,而等他们离开司徒阳看着院中正用一种特别沉静无波的目光看着他的甄贾,忽然心虚耳赤、忍不住一个拱手:
“之前是司徒阳得意轻飘了,还请先生放心,日后司徒阳绝不会再行如此之事。定会时时刻刻三省吾身、坚定心性。”
甄贾看着他的样子许久都没有说话,最后也露出一个和姜山极像的笑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希望你能如你所说。
司徒阳心中更加羞愧,连忙低头转身便走。崔氏兄弟迅速跟在他身后。
而看着他们三人的背影,李飞扬强笑着说了一句:“总算是阿山没有离开、大哥也改了。一切都会好的……都会好的!”
便也离开了。
小院中就只剩下了甄贾和宋通达二人。
甄贾开始死死的盯着宋通达。
宋通达摸着胡须慢慢地有点摸不下去了:“你那是什么表情?盯着我作甚?”
甄贾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李飞扬说一切都会好的,你觉得呢?”
宋通达:“……关我何事?”
甄贾再问:“你说姜寰清真的已经心无芥蒂、真心留下来了吗?”
宋通达:“……”
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就凭老夫被迫和他共事一年多的经验来看,这小子每次笑的越假越温和,动起手来的时候就越干脆利落。
就刚刚司徒阳那一跪,直接就把那小倔驴给跪假笑了。
从此以后在江州,他只怕都要开始混了。
甄贾猛地吸了一口气,最后贴在宋通达耳边问了最后一句:
“姜寰清前面的三个主公,都是这样把自己送上了天的吗?”
宋通达啪嗒一下拽断了一根胡须,猛地嘶了一声。
“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司徒阳还恶不至死!”
甄贾却像是失了灵魂的落魄中年丧猫一屁股坐在矮凳上:“封不测那老东西真是有毒啊!”
“不是他说的得姜山者得天下吗?!”
“怎么现在谁得了他谁就要死啊!”
“他的测算根本就是错到底了吧?!”
甄贾一边拍桌一边骂骂咧咧:“中州魏力举是个加强版刘阔赵广、晋州赵大熊龙霸天两个憨货!难不成真龙是那个宴崇山?”
“可他只有掌兵之能没有治世之才!姜寰清也没选他为主,放眼天下到底还有谁能与他们一决高下?!”
甄贾忽然狐狸眼一瞪:“别是真龙还没出世、要等到老夫死了他才来吧?!”
宋通达没忍住,狗狗祟祟的笑出了声。
甄贾:“?!”
*
而在这个时候,回到自己院中的崔氏兄弟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终于再也不忍。
崔斌一脚踢翻旁边案几:“欺人太甚!姜寰清欺人太甚!!”
不过就是仗着神算子那辅佐真龙的谶言逼迫他们与主公罢了!
若不是得姜山者得天下,他们早就把姜寰清给赶出江州了!
“难道就为了那谶言,我们便要一直忍他吗?!”
崔斓许久都没有开口。
崔斌不悦的转头看他,却看到他手中拿着一张极薄的羊皮小卷沉默不语。
崔斌瞬间瞪大了眼。
“二弟,你——”
崔斓收起了那羊皮小卷,然后抬头露出一个微笑:“大哥,封不测都已经死了四年了。”
“谶言之所以成谶,不过是因为它最终实现了罢了。”
“而没有实现的预测,我们一概都叫它——胡言乱语。”
“得姜山者得天下?”
“若是这世上没有了姜山,那天下就分崩离析、永不存在了?”
崔斓说到这里目光陡然阴厉:
“错!”
“天下永远都是天下!”
“而姜山……不过是一个谋士罢了,死了也就死了。”
作者有话说:
姜姜:我觉得,随时可以嘎了。
屠七:嗷~
第74章 四顾茅庐
大概是因为司徒阳那一跪伤害力太大、终于让他意识到此时江州军虽然相对中州军占优,但到底与平定天下还有相当的距离。
于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司徒阳似乎真的回到了还未成亲前的模样,对待兄弟们更加关爱公正、对待姜山和甄贾极其尊崇。
甚至就连最不会说话的、理论上他该最为不喜的屠门明光,司徒阳也认真道歉、把之前压下的军功毫不吝啬的都给他加上,让江州军中多了第五个上将军。
至此屠门明光最高可统领江州五万军马。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李飞扬脸上的笑容也跟着他大哥的“康复”一起恢复了。
若是能一直这样下去,或许江州也还有角逐天下之力。
毕竟江州如今已有十五万大军、比之魏力举的二十二万军马也只差七万人。
但江州还有姜寰清与屠门明光。
只姜寰清一人便可抵五万兵马,剩下的两万屠门明光能给抹平。
毕竟之前只要是有姜寰清和屠门明光所在的战场,江州军都是轻易的以少胜多、或者相同兵马伤亡极轻。
所以不过是七万兵马的差距,对此时的江州来说不值一提。
时间来到闰六月二十九日。
便是南方也到了极其炎热又多雨的夏日。
湿热的天气让人很难适应,而更让打工牛马痛苦的是敌人在这个时候疯狂开战。
三日之前魏力举亲自率领八万大军攻下太湖、直指汉城。
若是让他夺下汉城,那中州大军便可以汉城为据点、绕过黄石改水战为陆战直下九江,与江对岸的中州剩余十万兵马对江州形成包围之势、极其危险。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魏力举夺得汉城。
而此时的汉城虽名义上已经投奔归属江州,但真正江州的驻兵只有五千、剩下的都是汉城世家柳家的私兵。
战力不值一提。
于是司徒阳第一时间召集江州将领议会,商讨谁去守汉城、直面魏力举。
议会之中,李飞扬、常良、马达等江州将领都接连自荐,崔斌也在其中但表现的却不如其他人坚定热切。
然而面对这些人的请战司徒阳都垂眸没有应允,最终他把目光落在了姜山与屠门明光身上。
姜山面带微笑,而屠门明光直接低头翻了个谁也看不见的白眼。
“按理说咳、魏力举亲率大军攻打汉城,我为江州首领自当该领兵与他对战。”
“只是咳咳、只是我三日之前偶感风寒、咳咳咳咳……至今、至今未愈。”
“军中医者说我短时间内不得着风、且与人对战。”
“所以我虽心中焦虑,却实在不得行。只能先遣一队实力最强、我最信得过的兵马前去、唔咳咳咳!去守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