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前世忠犬找到后(5)
楚樾的脸像蒙了一层雾,陆青泽总是看不清。
他只听得到他的声音,那像是冬林里终年屹立不倒的巨大松柏一样沉稳清冽的声音。
楚樾最后如何了,陆青泽始终不知道。
小时候,他长大到十几岁的时候,随着梦做得越来越多,陆青泽开始很好奇楚樾的结局。
于是没等梦到大结局,陆青泽就先一步找到了陆勇强,想看剧透。
——陆勇强知道太子祁昭,这个人在史书上有记载。
那他也应该知道楚樾。
大约是上中学的初二那会儿,陆青泽去找陆勇强问了楚樾和“祁昭”。
念着陆青泽已经十四五了,很懂事了,陆勇强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翻出了历史资料给他,也给他细讲了讲。
当爹的还是以自己儿子最优先,于是陆勇强没管楚樾,先说了祁昭。
他说,太子祁昭是衡国第三代衡安帝之子,据传闻,是个为人宽厚大方开朗乐观的人。
博学多识,能参朝政,学得能文能武,只是也有调皮的地方。他会偷偷翻墙出宫,不顾自己是太子,大大方方毫无戒备地溜进民间偷玩了好几次,惹得衡安帝每每勃然大怒。
本来,他该继承天子之位,但只可惜朝中忠臣通敌卖国,导致衡国覆灭,太子也死在了敌国手中。
太子还没继位,所以朝中几乎没有与他推心置腹的忠臣。
除了冠军侯楚樾,楚不辞。
不辞是他的字。
“楚樾这个人,很有名。”
“历史上一共只有八位冠军侯,楚樾和他父亲楚闳就一人一个。”
“他和他父亲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武将。”陆勇强说,“两个人都是冠军侯,也都在年轻的时候就得了封狼居胥……你也学历史了,应该学到封狼居胥了,知道这是什么吧。”
陆青泽点点头。
他既然知道,陆勇强就没有过多解释,继续说:“一家出了两个封狼居胥,楚家的地位极高,是皇家最亲近最信任的将门世家。”
“和他父亲一样,楚樾从未打过败仗,身上战功累累,是守卫塞北边疆的大将军。在他小时候,皇帝就考虑到太子年幼,后宫与朝廷之中恐会有许多人对他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为了给旁人警示,皇帝和楚闳都将楚樾指给了太子祁昭做臣。”
“所以楚樾,是太子祁昭身边唯一一个,从小到大最忠心得力的心腹。两个人十分要好,在去边疆打仗之前,楚樾时常会进宫去看太子,相当于是一起长大的。”
“他十分忠心,忠心到十四岁为自己起字那时,为了向太子宣誓忠诚,为自己起字‘不辞’。”
“至于他是怎么死的……这个一会儿再说。他打的最好的一场仗,是他最后一场复国的战役。”
“当时,衡国虽然京城被袭,但也剩下了几个臣子。太子祁昭被敌国虏获,余下的臣子都觉得已经没有希望,武臣更是没有一个愿去冒险救出来。”
“毕竟京城里恰巧还有一个皇子祁烽没死,所有人都想拥立他为天子,从而聚集军心,与敌国相抗。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冒险去救祁昭。”
“只有楚不辞骑上马逆行离开,去救了太子,并且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据说他把人带走隐居雪藏,不愿再问世事,但还是被敌国找到了。”
“敌国用太子相逼,要楚樾帮他们占领他的旧国衡国。被迫无奈,楚樾就替敌国做了事——但都只是表面。”
“暗地里,楚樾和过去与衡国交好的诸国偷偷往来,暗中布下了天罗地网,最后奇袭兲国。也就是屠了衡国京城的敌国。”陆勇强说,“楚不辞立下赫赫战功,大破兲国,太子祁昭也在此战役中身亡。至于究竟是怎么死的,就没有记载了。”
“而那一战,是楚樾赢了。他带领军队,占领了兲国,彻彻底底地打了胜仗。只是太子已死,所以继承大统的是衡国留下的另外一名,也是最后一名皇子,祁烽。”
“祁烽这人,喜怒无常生性多疑又自视甚高,虽然是得以复国了,但他摒弃了衡国,转头就开立了新国,做了开国皇帝,并且直言说衡国已灭,自此是他的新国新朝。那皇帝都这么说了,就只能灭了呗。衡国就这么没了国号,算是亡在他手里了。”
“复国之战中,楚樾立下汗马功劳,又是开国功臣……可都没来得及开立新国,在最后一战胜利当晚,他就自裁了。”
“只是……”
陆青泽:“……只是什么?”
陆勇强犹犹豫豫地欲言又止了会儿,说:“只是有别的古籍上记载说,楚不辞的自裁是带着玄学色彩的,好像那种自裁之法不会入轮回什么的。神神叨叨的,也没什么根据,现在又不信封建迷信这套,所以很快就被当成胡咧咧的了,没人当真。”
“……”
“他这人打仗厉害得很,跟他爹一样没打过什么败仗。正因为有他率领,衡国当时才能奇迹性地反败为胜——虽然最后衡国也没留住。很多人都研究他,为什么最后打了胜仗他还会自裁,这一直是个研究课题。”
陆勇强说,“研究来研究去,也没人研究得明白。不过说实话,好多人没敢直说,但大家其实都这么想。”
“是为了跟太子殉情。”
“太子”陆青泽:“……”
他抽了抽嘴角,他爹陆勇强却大大方方地乐起来。
“别那个眼神啊,古代人比你想得开放多了。再说也不一定真是爱情,没准是君臣之情呢。男人嘛,能为老婆死能为老妈死也能为兄弟跟上司两肋插刀而死,世界上的感情多了去了,不一定全是爱情。”
陆勇强这样笑着说着,把一沓子资料塞进他的怀里。
“回去好好看看吧。”他说。
陆青泽干笑着收下了,又问他:“对了,那当时通敌卖国的朝臣……是谁?有记载吗?”
“没,”陆勇强说,“只字未提,史料上只说是衡国的朝臣。”
第4章 红衣鬼 小楚将军又俊了
陆青泽拿着陆勇强给的资料回去了。
陆勇强给的资料很多,陆青泽翻来翻去,每一纸资料上确实都没写那位通敌卖国的朝臣究竟是谁。
关于他,就只有一个代称——“衡国的重臣”。
没有名字,也没有指向他的描述,一点儿蛛丝马迹的线索都没有。
陆青泽心下觉得奇怪。这么一个叛国的罪臣,照理来说应该洋洋洒洒写上十大篇的,尤其按史书记载,衡国又把兲国反杀了个彻底,重夺了天下的情况下。
既打了胜仗,那有关于这一篇的史书记录,撰写的权力就在衡国手上了。可为什么衡国对这样一个背叛故土的昔日重臣却丝毫不提及?
这很不对劲。
陆青泽心里纳闷,又仔细翻看两遍,也是没翻到自己上辈子到底是怎么死的。
有关于他,也只轻描淡写地写了一句“太子祁昭死于镇北山一战”。
镇北山战役,就是楚樾带领其余诸国将领与衡国余下臣子,兵临兲国城下与其一战的最终战役。
陆青泽连续翻了几页,都只有寥寥一句太子祁昭死于此战。怎么死的,一句话没提。
楚樾的功绩倒是洋洋洒洒地写遍各个角落。
衡国的历史只有三代,占领兲国后,太子祁昭的皇弟祁烽接过帝位,又开立新国。
然而好景不长,亲手灭了衡国的祁烽坐上帝位不到二十年,国力便越发衰颓,最后与旁的小国合并,他的新朝算是也覆灭了。
这样一小段皇家这边十分不给力的历史里,唯一亮眼的人就是楚樾和他爹。
两人攻守都如烈火燎燎一样屠原的架势,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两笔,每一张资料上都写满了楚家的功绩。
陆青泽翻了好几遍那些资料,对楚樾的印象越发深刻。
可每每回到梦里,他还是看不清他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