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的小太监(86)
可是等他真的躺到了床上,反而却又毫无睡意。
米价又涨了。
千尧虽然不懂做生意,但是学过历史,古代打仗米价便会上涨,汉武帝时米价甚至涨到过每石万钱,而米价上涨到如此疯狂的原因便是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所以会打仗吗?
又或者是……会连年打仗吗?
毕竟北朔和南鄢的对立已不是一日,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终会有这么一仗,只是不知会什么时候真的打起来而已。
想到这儿千尧不由叹了口气,才三年而已,他才刚得了三年安宁而已。
距离他从南鄢逃出来已经三年有余。
千尧还记得那漫长的一路,车队的马车摇晃而颠簸,载着他和小麦子从南鄢一路入了北境。
千尧对于北朔的第一印象是冷。
哪怕他们经过两个多月漫长的跋涉,已经从冬日走到了春日,可是他依旧觉得很冷。
空气里都像是凝着冰碴,冷意随着呼吸进入,稀碎地切割着他的身体。
因此千尧很不适应,刚来的时候动不动就流鼻血,把小麦子吓得不轻,拉着他去看了大夫,不过这在大夫眼中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说气候干燥,他不适应,喝两天药就行。
说完还问了一句,“你们不是北朔人吧?”
彼时的千尧简直草木皆兵,听到这句话后连头也不敢点便拉着小麦子出了医馆,然后便想继续逃跑。
还是车队的人劝住了他,“别怕,这里是北朔,陛下管不到这里。”
大概是多罗吩咐过,车队的首领对他们很是尽心。
为了安置好他们连货物也没第一时间去送,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买下了一座偏僻处的院子,甚至还托关系帮他们办了两个假的身份证明。
不过虽然有了身份证明,但千尧第一年依旧没敢出过门。
只每月出去一次采购吃的和用的东西,剩下的时间便和小麦子窝在那座小院子里。
院子很小,只有两个房间,和一间厨房,不过院子里有一棵树,不知种了多久,足足有一人粗,即使在这么冷的地方依旧长得枝繁叶茂,树枝向上生长,像是要直直扎破头顶的天空。
小麦子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又或者是想为他减轻负担,在院子里开辟了一片菜地。
只是北朔不知是土有问题还是气候太冷,种得很艰难。
千尧本来想帮小麦子,但他对于种地实在是一无所知,再加上他怕虫子,因此只能给他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终于,在小麦子的不懈努力下,还真种出来了些菜。
有了自己种的菜,他们花的钱就更少了,但尽管如此,千尧身边所剩的钱也不多了。
当初虽然逃跑时带了不少钱,他也尽量挑最值钱的金子带,但他当时连包裹都没有,只能藏在身上,因此能带走的钱终究有限。
加上逃跑时一路的花费,到了北朔后又买了一座小院子,以及怕岐岸还在找他们,所以千尧和小麦子在这里几乎一年都没有出过门,自然也没有任何收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座金山也不行,因此第二年的时候千尧觉得实在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于是决定出去想办法赚钱。
小麦子听了后立刻要跟着他一起去,但被千尧毫不犹豫地拒绝。
一来虽然古代没有童工一说,但让这么小的孩子和他一起打工,千尧心里还是过意不去,二来他们两个人目标太大,若是万一在外面被发现的话,只要小麦子不和他在一起,说不定还有机会活下去。
小麦子自然不愿意,抱着他的胳膊央求,千尧被他磨得不行,只好换了个角度劝他。
“你也出去赚钱的话就没人做饭了,我又不会做饭,到时候咱俩都得饿肚子,而且你这片菜地也没人管了。”
小麦子虽然知道千尧不过是在找理由,但奈何拗不过他,最后还是点头同意。
千尧打定了主意后准备出门,出去前又多加了一身衣服,但出去之后千尧还是觉得有些冷。
这儿怎么这么冷?
千尧抬起头,看着头顶白惨惨的太阳,从它身上洒下的阳光十分凄凉,照在身上有气无力。
这让千尧一点都不喜欢这里,但他现在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力,因此只能紧了紧身上的衣服,继续向前走去。
虽然已经来了一年多,但千尧还没怎么出过门,因此并不清楚这北朔到底是什么样子,今日才终于得以一观。
北朔和南鄢看起来差不多,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天气的缘故,总觉得这里戚戚冷冷的,远没有鄢都的热闹繁盛。
街上的人脚步匆匆,各自奔着前路,只有千尧漫无目的,看着两边的街道上有没有招工启示。
很快还真被他找到了一家,是一家米店。
规模不算大,但也不算小,足足有八九个伙计,给出的条件也丰厚,每个月有八钱,因此千尧几乎立刻便心动。
毕竟民以食为天,将来万一出了什么事,在这儿工作的话,总不至于买不着米。
因此千尧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了进去,一切都很顺利,掌柜的就这么雇下了他。
每月八钱,每日巳时到戌时,不管饭,但闲的时候可以换着回去吃饭,而且买米会比正常价位要低。
因此千尧对这份工作还算满意,于是就这么在这里工作了下来。
刚开始上班的时候千尧还很害怕,总怕随时会有人出现把他抓回去,然而并没有,岐岸似乎早已把他忘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困在过去,草木皆兵。
米店人来人往,因为两地间隔太远,所以千尧并不经常能听到有关南鄢的消息,但偶尔也有一些。
比如岐岸停了选秀和立后大典,登基这么多年,后宫依旧空无一人。
比如岐岸励精图治,不拘一格,广纳天下贤士。
比如岐岸以一己之力推动变革,废除世卿世禄,推行选拔军功。
比如南鄢部分地区,逐步设置路引,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皆需当地政府部门发放”路引”,否则便会获罪。
比如……
千尧听着这些,不知为何总觉得有些不真切,像是听着他乡的异闻,那已经是别人的事。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
岐岸于他已是别人,他于岐岸亦是。
因此千尧对此并不多加关心,常常听完便抛之脑后,然后继续开始忙自己的活计。
就这样,他在北朔度过了他的第二年,第三年。
千尧以为日后的每一年都会如此,平平淡淡地过下去。
然而没想到的是,千尧第二日刚一来到米店,便听他们在讨论着一个消息,官府已经开始征兵。
第45章 重写(二)
“征兵?是要打仗了吗?”千尧有些惊讶道。
米店里的人皆人心惶惶, 谁也说不明白,只知官府今日突然下达了征兵的命令。
要求年龄17岁以上,身高五尺二寸至五尺八寸之间的男子都要去校场参加体能测试, 合格者皆需入伍。
千尧没想到会这么紧急, 毕竟一般征兵都在秋收之后,粮食收割完毕才会开始打仗,这样即使交战也可以不给对方留有余粮,这才刚入夏, 怎么会这么急?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但上层之间的事向来不会在百姓之间流传, 因此大家也只是猜测,但这已经足够人心大乱,因此这日米店的生意也更加繁忙。
千尧心中不安,晚上回去时又囤积了不少米。
晚上的时候还给了小麦子一些钱,让他明日到街上买着储存耐放的吃食。
小麦子一向听他的话,立刻答应了起来,但也意识到了什么,于是问道:“哥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没有。”千尧本想安抚, 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开始征兵, 其实根本瞒不了多久,因此最终还是告诉了他,“可能快打仗了。”
“打仗?”小麦子一听面色立刻惨白了下去, “是和南鄢吗?”
“应该是。”
小麦子一听瞬间沉默了下来,千尧明白他心中的感情, 毕竟他们现在虽然身在北朔,但南鄢毕竟是故国,小麦子从小在那里长大, 感情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