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刑侦](148)
当然了,这些只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可能是因为以前她家里比较穷,受了不少气,所以她发财之后,就特别喜欢炫耀。
喝到了茅台酒,要回村里炫耀一下。
买了一辆摩托车,要回村里炫耀一下。
打了一只金镯子,要回村里炫耀一下。
换了一套新房子,要回村里炫耀一下……
言归正传。
尸检结果显示,孔思莲和邢兴邦身上除了一些擦伤之外,身上并没有致命伤,而且两人的血液中,酒精含量都超过了150mg/100mL,所以法医给出的结论是,两人的死因是醉酒驾车发生事故之后导致的冻死。
这一结果也跟孔思莲和邢兴邦的亲友们的说法一致。
据他们所说,12月18号是刑兴邦的大哥的六十大寿。
所以当天下午,孔思莲和邢兴邦专程从市里赶了回去,给刑大哥庆祝。
因为孔思莲和邢兴邦准备再开一家分店,而且非常顺利地就把看中的店面盘下来了,所以晚上吃饭的时候,他们都多喝了几杯。
连峙:“余队那边怎么说?”
他口中的余队,是原高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第三大队的大队长余天和,因为那件连环强/奸杀人案,他被降职成了副大队长。
年轻公安:“余队让我们去调查了一下两名死者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待人接物都很大方,自己做不成的生意,就会介绍给街坊邻居,所以哪怕是他们的竞争对手,也对他们赞不绝口,因此在他们的人际关系里,跟他们有恩怨的人只有一个,就是他们的小儿子的初中班主任汤宏盛。”
“他们的小儿子比较调皮,学习成绩也不太好,汤宏盛知道他们家的情况之后,就经常借口被他们的小儿子气到了,又或者是给他们的小儿子补了课,找他们要红包。”
“一开始还好,他都是几十一百的要,渐渐的,他就开始得寸进尺了,每年逢年过节的时候,他都带着老婆孩子去他们的店里买衣服,但是从不付钱。”
“可是几年下来,他们的小儿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进步多少。”
“等到他们的小儿子毕业了之后,他们就把汤宏盛给举报了。”
“随后汤宏盛就被学校开除了,学校还把他当月的工资和奖金全都扣了下来,赔给了他们。”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三个月前。”
“但是案发时,汤宏盛远在海市打工,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
“所以余队也断定这两名死者的死应该只是一场意外。”
也正因为如此,在这名年轻公安看来,他把这份尸检报告送到连峙这里来,只是走个过场而已。
等连峙在后面的结案书上签完字,他们就可以直接结案了。
连峙:“这样啊。”
他当下也准备放下那份尸检报告了,并从旁边的笔筒里拿出一支签字笔来,但是下一秒,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又问道:“18号那天晚上,两名死者在刑大哥家吃完饭之后,为什么不回市里,而是跑去了距离刑大哥家十几公里外的宋家村?”
那名年轻公安愣了一下:“这个……”
他们还真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连峙:“去查一下吧。”
那名年轻公安虽然觉得这件事情并不重要,但还是说道:“好的。”
很快,他就把这件事情查清楚了:“邢大哥他们说,他们也不知道这件事情。”
“但是我们在死者孔思莲的手机里,找到了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是,一个名叫劳博实的高家村人,约她们18号那天晚上,到他家拿钱。”
“我们随后就传唤了这个名叫劳博实的人。”
“据劳博实所说,他弟弟种的菜大多是批发给了两名死者,去年他弟弟建房子,借了两名死者一万块钱,今年年初的时候,他弟弟车祸去世了,那笔钱他弟媳妇是还不上了,他就准备帮他弟弟把那笔钱还了。”
连峙:“也就是说,两名死者明知道他们吃完饭之后,还要骑那么久的车去高家村收账,却还是喝了那么多的酒?”
“他们吃完饭离开的时候,刑家人明知道他们喝大了,却没有一个人关心他们的去处?”
听见这话,那名年轻公安的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
因为连峙的话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他之前去朋友家吃饭,喝多了,朋友的父母还会问清楚他的去向,然后安排人送他,而不是让他自己去骑车呢。
但他还是说道:“有可能刑家人当时也喝多了,就没有顾得上两名死者,再加上乡下人没那么讲究……”
不过下一秒,他就闭上了嘴。
因为破案最怕的就是模棱两可。
“我这就再去查。”
很快,他就把这件事情也查清楚了。
“刑大哥的邻居说,那天晚上,刑大哥他们吃完饭之后,还打了好几个小时的牌。”
还能打牌,就说明他们当时的意识还很清晰。
“除此之外,我们还查到,死者邢兴邦的二哥半年前也跑去市里开了一家店,但他显然不是个做生意的料,半年下来,不仅一分钱都没有赚到,还亏了两万多块钱,这个窟窿还是两名死者借给他钱,帮他填上的。”
“而刑家人现在正在和孔家人争夺两名死者的两个儿子的抚养权。”
说白了,他们就是在抢夺两名死者的遗产。
说到最后,他深吸一口气:“连队,你是对的,两名死者有可能是被刑家人有意灌醉的。”
第138章
就是不知道, 这件事情是邢家所有人都参与了,还是其中某一个人做的。
所以连峙说道:“一天之内,我要知道邢家所有的情况。”
那名年轻公安:“明白。”
第二天下午, 那名年轻公安就把刑家所有的情况全都调查清楚了。
“死者邢兴邦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上面一共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
“18号那天晚上,除了他大姐因为远嫁去了外地,所以没有去邢大哥家吃饭之外,其他人都到了场。”
“据刑家村的村民所说, 邢兴邦其他四个兄姐中,除了邢三姐因为和刑兴邦年纪相仿,所以和邢兴邦关系比较好之外, 其他三人其实都跟邢兴邦夫妇有不少的矛盾。”
“先说邢大哥,在邢兴邦夫妇没有发家之前,刑大哥因为顶替了他父亲在粮站的工作, 原本是邢家六个兄弟姐妹中条件最好的, 在其他人家过年的时候, 连个素饺子都要勒紧裤腰带才吃得上的时候, 他们家就已经吃上红烧肉了。”
“但是后来他因为手脚不干净, 被粮站开除了, 为了不被送进监狱,还赔了粮站一大笔钱, 之后家境就一落千丈。”
“刑大哥的老婆似乎是觉得,是邢兴邦夫妇把他们家的气运吸走了,所以他们家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而邢家村的人平时没少听到他老婆在背地里咒骂刑兴邦夫妇俩。”
“刑二哥就不用说了。”
“刑兴邦和孔思莲刚生下大儿子没多久, 他们的大儿子就得了重病,整宿整宿的发烧, 最高的时候甚至烧到了四十度,他们跑遍了附近几个市县的医院,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都没把孩子治好。”
“后来有人给他们出主意说,干脆让他们带孩子去北京看看,但是去一趟北京,至少也得准备个千八百块钱,他们家没钱了,就想找他们兄弟姐妹们借一点钱。”
“他们也没想多借,就想一人借两百块。刑大哥他们还好,只是为难了他们几句,就把钱借给他们了。”
“只有邢二哥,找了一大堆的理由,就是不肯把钱借给他们。”
“刑二哥显然是觉得他们的大儿子肯定是治不好了,而且他们以后也不可能还得上这么大一笔钱。”
“所以半年前,邢二哥开店失败,倒欠了供货商两万块钱,去求刑兴邦和孔思莲帮忙的时候,直到他跪下给孔思莲磕头,刑兴邦才松口把钱借给他。”